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拆弹部队》影评

影视台词 > 影评 > :《拆弹部队》影评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拆弹部队》影评的正文:


《拆弹部队》同样遵循这样一个弧线,主人公通过几次任务从战争中得到了成长。成长开始源于一场排爆的突发情况,前任拆弹员的牺牲为角色的出场做了铺垫,这个铺垫同时把一个残酷的战场环境与生存状态近乎直白地摊开在我们面前。可以说这样的出场方式是好莱坞惯用的手法,这个一开始就被导演设置的恐惧感伴随着主人公每一次任务,而附加在观影之上的排爆威胁一直到影片结束都没有消散。
随着故事推进,詹姆斯首次排爆描写更加强了这种危险,同时也流露出他的性格缺陷。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不断觉醒的意识中被摧毁,而逐渐树立的价值体系与人文关怀亦开始浮现。詹姆斯纠结则源于不顺利的婚姻,未婚先孕继而离婚让这个中年男人开始逃避,而善良背后隐藏的责任同样使他踌躇,直到那个在基地周围兜售DVD的小男孩出现。小男孩的死唤醒了詹姆斯内心作为一个人和父亲的责任,于是才有了影片结尾处较为温馨的一幕。

与詹姆斯一同转变的还有战友西蒙与欧文,西蒙对詹姆斯的态度从敌对到信任的转变也源于其自身的成长。前任战友的死让西蒙对排爆工作的态度从轻松转为紧张,而前任排爆队友的死亦让其更重视排爆的环境,除此之外,这其中还夹杂着对前任队友的不舍与自责。欧文对于个人生死的担忧作为更次要的成长线也穿插在其中,而这些对朋友和自己的不信任最终通过一场中途遭遇战而消弭。执行任务途中的遭遇战是詹姆斯播下信任种子的开始,而这个种子顺利发芽成长也成全了拆弹小组三人的关系,只不过在欧文的成长背后还夹杂着战争的伤痛。
爆发源于人性未泯
从心理和行为上来解析战争的经历能对一个男人带来怎样的变化,即使在他狼狈逃离后,战争依然能严重腐蚀他的灵魂,这是詹姆斯的内心写照。透过《拆弹部队》看詹姆斯的变化可以看出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少不了有宣扬主旋律与美式英雄的企图。从题材上以及影片最终效果看《拆弹部队》看似一部标榜着正义与救助的影片,而从战争爆发的根源寻起,影片则是一部伪正义的略带记录片意味的战争片。
巴格达市区内,从排爆机器人旁边走过的羊群把战争双方实力展现开来,一边是用高科技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一边是贫穷且饱受战火内乱侵扰的伊拉克,遍地的汽车残骸与土制炸弹也在控诉着这场战争,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同样是这群宣扬自由的美国人。对于美伊战争,影片自始至终没有从反思战争的高度出发,而是从剖析战争中的人性变化入手,这样的的角度一方面为了迎合政治,另一方面则是文化侵蚀,用人性的爆发回避战争的真实目的。通过塑造这样一组排爆队员的生活来平息世人对这场战争的负面舆论,而处处流露的人性、关怀其实掩盖不了真实的历史。

如果影片从反思的角度入手,相信也难逃《决战伊拉谷》的宿命,凯瑟琳?毕格罗的妥协成全了自己这个“第一”。在人物刻画方面凯瑟琳?毕格罗没有妥协,有关西蒙与欧文的那段对话,道出战争的黑暗与罪恶,被战争侵蚀的灵魂差点谋杀掉并肩作战的兄弟。第二个贩卖DVD的小孩与前者呼应,这个呼应让男主角的内心开始出现了变化,而影片中首尾出现的对前妻的态度,也是主角内心的松动与沉淀。

《拆弹部队》影评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拆弹部队》影评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拆,影评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