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失恋三十三》结局解析

影视台词 > 影评 > :《失恋三十三》结局解析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失恋三十三》结局解析的正文:


  一个人跑去看了《失恋三十三》天,
  
  观影后得出来的结论是:这是一部值得推荐大家去电影院观摩的诚意好电影。
  
  (毕竟是一把血一把泪孕育出来的孩子啊~~)

  首先对于肢解电影结构为乐、审视剧情逻辑为趣、检测元素营养为已任外加偏执又挑剔型的观影人来说,可能就不用你们破费去影院观摩了。
  
  毕竟滕华涛是电视剧导演的行家,遗憾的是大热的《蜗居》和《裸婚时代》都没有时间看过,不过相当高的收视率足以说明人家的功力不浅。
  
  其次,电影结构基本平行且离散,影片名字中的失恋天数层层累进也仅仅起到提醒观众影片结束时间还有多久的作用。
  
  逻辑上更无从谈起,就是生活中一个视爱情为全部的女人在突然丢掉这块珍宝之后,不断的自我摧残自我涅槃自我鞭挞后发现人间尚有友情在,男女真有纯洁般友谊的平凡故事。
  
  不过向百合演得很是让观众有代入感,平凡,真实,伤心戏哭戏做足了情绪。
  
  文章的男人婆表演喜味十足,有着让观众不言即笑的内力。
  
  两人合作的还原小说中的经典桥段甚是精彩,尤其是婚礼那段,真是很有诚意的表演。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元素营养方面就体现在对白了,影片整个的推动和亮点也就是对白的功劳。
  
  当然这完全归功于原著小说作者的功劳。
  
  跟冯小刚的电影台词对白和《男人帮》的台词对白来横向比较,个人感觉更加上了一个层次台阶。
  
  总体来说,影片基本忠于原著小说,除了结尾部分有部分改动。
  
  想不通的是为什么编剧把那位勇斗小三的老奶奶给编死了呢?
  
  本来看过原著小说的我本是对书中结尾的大雨蓬勃中骑着自行车儿接着美人儿归的桥段甚是幻想,可惜影片却给omit掉了,而且结尾的替代部分有很重的《单身男女》的桥段copy墨迹啊....个人猜测可能是在北京把公交车当做道具使用的难度太大,恰好拍摄期间老天爷又死活不下雨的缘故吧。

  关于影片所传达的价值向导,我认为有很大的弹性。不能单单的从暴利励志,勇猛对抗失恋,重获新生的单元思维来看待。
  
  老实说,我很同情一出来跟黄小仙分手的出轨先生,这位先生出轨固然不对,但在他表露自身的委屈和看法之后,我觉得是很值得广大女性同胞引以为戒的。对于爱情,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但至少,相互尊重是第一步,而且一定要以彼此看的见的尊重,因为即便你很爱我,我也很爱你,但我不是你,你也不是我,每个人始终都是以独立的个体存在,所以我不能每次都猜中你的心中回荡的话语,不能每次都一击即中你给的默契困题,彼此信息的不对称,爱意传达的递减性都会造成彼此的误会,有误会不要紧,但千万不要培养误会,爱情不是万能的,因为它是需要呵护的。至于黄小仙被出轨先生一致强调的自尊心,我相信男士都有体会。只是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没有不能伤害女人的男人,只有不愿伤害女人的男人。
  
  那么,我想的是,如果以这位出轨先生的视角在拍部电影出来,是不是大家也许又会产生什么新的落脚点来看待这件客观性压根就原封不动的失恋事件呢?BTW,我实在忘记不了,那位出轨先生最后的眼神,以及嘴中呢喃的再见。
  
  正如黄小仙后来自己感悟的一样,仇是报了,但结果都统统输掉了。
  
  一个输掉了梦想,一个输掉了承诺。
  
  就这一点上黄小仙的感悟,我在回来的路上思考了很久。
  
  心理学上在人格定义上有三种,第一种是自我,即自己认为的我。第二种是他人客观认为的我,完全不带主观性,也是我们极力想营造的一种人格。第三种人格是我认为他人眼中的我。
  
  就个人感知而言,往往我们通过第一种和第三种人格的整合来到达第二种人格升级的目的。但往往内在的认知一定要通过外在的刺激因子在验证甚至重构,所以我们的成长部分都是以自我的人格不断修饰和细节重构的过程,有点类似于瞎子摸象的典故。
  
  那么,在人类最伟大的激励:爱情下,我们完成了一系列复杂且有趣的过程。
  
  在爱情初期,我们激励扮演的是第二种人格,甚至我们不断说服自己第三种人格在此时也是第二种人格。由于他人的期望性和人类本身的心理激励,第二种人格蓬发后的结果是,我们是高于了实际本身的人格体。所以这一过程是感觉最美好的过程,自然而然你美我也美,所以爱情暧昧谁更美的问答中,后者的答案往往是多数的。
  
  在后来双方的交往过程中,信息近乎大量对称交换,第二种人格受到了威胁,第一种人格浮现,由于边际效应的恶劣影响导致第二种人格和第三种人格的重叠程度急剧下降,这就促成了人类最原始的愤怒和困扰的原材料急剧增加且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人是越发看清了自己的三种人格差距以及关系,加上对自我人格的重新构建,间接导致了对对象的强行扭曲,随之而来的就是误会,爱情万能逻辑的变态使用当然也是说的过去的情理之中。(也就是所有有关事件判定的因果关系都可以以因为爱情作为开始,所以完全可能为结果的强盗逻辑)。
  
  最终,我们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自以为看清自己,却越来越看不清他人。这种潜意识崩溃即人格重构的痛苦中最容易做出极端的决定。虽然我们还不挺的说服自己此时是最冷静最清楚的状态。
  
  写了这么多,就无非想表达一句话,
  
  我们最爱的人使我们认清了进一步真实的自己,然而我们却悲哀的发现,原来进一步真实的自己却并不喜欢昔日认为最爱的人。
  
  
  
  
  
  影片中最成熟的男人,莫过于黄小仙的第一个客户,对于他得出现,人人网上的一篇《难以取悦的姑娘》已经透析的很明白,只是电影中没有展现小说描述的那一部分:那位成功先生,最终放弃了婚礼,去追寻未来值得他不惜一切代价取悦的姑娘,毕竟恋爱不是经济学,机会成本,利益最大化都不是计算或者推理出来的,而是感受出来的。
  
  
  
  
  
  最后,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说,比较讽刺的是,三十三天前,恰逢一段旅程的终结。而这段旅程终结的导火线,恰恰是三十三天前的前八天我满眼兴奋的熬夜看《失恋三十三》的小说,却没有留意身边已经没电自动关机的手机。

  PS:
  
  1.下午偌大的电影院就我和一对情侣观影。片尾的时候,情侣顿时爆头痛哭...我在旁边灯泡瓦数瞬间飙到上限。亮的我是一愣一愣加一愣的。
  
  
  
  2.黄小仙是左撇子,左手刷牙,左键挎包,右手戴表等都可以看出。由于原著中没有特别说明,我曾一度怀疑向百合是左撇子,但是看了最新一期向百合出席《快乐大本营》的表现后,给否定掉了,这点很是疑惑。
  
  3.黄小仙的客户送给她的那个玩具娃娃,有一个很长很长的小鸡鸡,注意观察哦~
  
  4.一句话共勉之:情义千斤不敌胸脯四两,无论是谁,错过也好,过错也罢,都值得你衷心的谢谢他们的陪伴,因为正是他们,你认识了你自己,从而让更好的自己有资格去迎接更好的幸福。

《失恋三十三》结局解析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失恋三十三》结局解析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失,解析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