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金陵十三钗》关于妓女的故事

影视台词 > 影评 > :《金陵十三钗》关于妓女的故事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金陵十三钗》关于妓女的故事的正文:


  在具体阐释我的一些想法之前,我想说说这次我的观影经验。说实话,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我是真的不看好的,想着老谋子连三枪这种烂货都拍出来了,回归自己的农家拿手菜山楂树之恋又那样不尽人意,所以我觉得老谋子拍战争实在是太扯了,在英雄里连基本的价值立场都没有站对,怎么可能把一部战争片拍好,所以当很早有传闻说老谋子要拍一个战争片时,我真的不抱期望。然后呢,金陵十三钗上映了,第一个吸引我的不是老谋子,是贝尔,贝尔是我非常喜欢的好莱坞男星,因为在他身上有着一种和温丝莱特类似的不温不火的独特气质,第一个让我感到震撼的由贝尔出演的电影《机械师》就奠定了他在我心中日不落的地位(PS:推荐大家看这部电影,演技超牛逼,献身堪比德尼罗在愤怒的公牛中的增肥,人家贝尔是减肥,减得不成人样了)第二个吸引我的是轰炸式的各类影评,影评之奇葩真的难以想象,大家可以搜搜关于十三钗的影评,真的叫做中国影人的装逼劣根性的集体无意识爆发啊!什么探讨老谋子是同性恋的可能性,什么十三钗就是一个被日本人操完了美国人操的故事,什么处女膜保卫战,而且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些影评几乎受到了影迷们的一致肯定和拥戴,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影评还貌似说得头头是道,很占理的样子!!我当时没做任何批评,因为我还没有来得及看这部电影,不好做评价,现在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觉得影片整体是很不错的,但也存在剧本和故事上的缺陷,但还没烂到像某些批评那样不负责的态度,至少这是一部很有诚意的电影。
  
   言归正传,现在我想首先分析一下本片吸引我并感动我的地方:
  
   1.二战题材+边缘关怀+独特视角=奥斯卡?
  
   在所有片子中,以二战题材为主的电影基本上都会成为好片,因为人性的两面性和矛盾情感的爆发都会集中在战争这一非常规的险境中。但是,单纯的二战片因为拍烂了,所以不一定会持续受到青睐。因此,大多数导演开始以另一种手法拍战争,即挖掘战争中的“墙角”和“缝隙”,这个“墙角”即边缘关怀。比如《朗读者》中温丝莱特饰演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监狱勘察员,《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中集中营里的一对同性恋等。这两部影片中的主角都具有一个共性,他们身上都体现着难以确定的道德立场和复杂的情感经历。如果主角是一个共产党员,毫无疑问,你懂的;如果主角是一个叛变了的共产党员,毫无疑问,在中国他的下场是什么;但如果主角是一个根本不具备共产党员条件甚至反共产党员的行为却最终做出了比共产党员还要伟大的事,这就有戏了。边缘关怀的意义在于,重新挖掘并让人们看到所谓边缘人最值得令人尊敬的人性光芒,然后在这种性价比极高的价值落差中审视战争。第二点值得注意的是二战题材需要借助一个独特的视角,用戴锦华老师的话说是“历史叙事”,或者是叙事体系。一个表现宏大命题的战争片往往借助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视角,比如《潘神的迷宫》中小女孩的视角,《太阳帝国》中小男孩的视角。视角常常会作为一个叙事体系下的切入口,你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切入,这个片子的叙事风格与基调便会与这个切入点有着密切联系。很经典的例子就是《最后的武士》视角是英国人来看日本武士的没落,这就势必会带着西方关于人性的价值评判特征,而日本本身的价值评判特征便成为视角下的他者,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日本人不太能接受《最后的武士》中关于武士的理解,但经受过“人性”熏陶的非日本人的世界人民会很自然地接受《最后的武士》,当然我并没有仇视二战时期日本军人的意思,只是很想扁他们,但我重申在接下来的分析中,绝对不会再有狭隘的民族情绪了,即使有,那也是应该的,凭什么日本人来中国做了这么多恶心的事,中国后代却连最基本的“情绪反应”都不能有,体现你所谓的崇高吗?对不起,我下贱。
  
   大家肯定看到这里会烦了:“你他妈说这么多屁话和金陵十三钗有个半毛钱的关系!”呵呵,金陵十三钗在我看来就基本沿用了以上这个模式,二战题材不用说了,妓女的边缘关怀也不多说,独特的视角值得一说,这个片子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以片中女学生书娟的“南京话”讲述的,南京方言与书娟的画外音成为一个战争中的“孩子视角”,于是这场非人性的战争便会体现着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与思考,这一点太常见了,基本上一半的战争片都是站在孩子的视角上,因为人性的至善与至恶都会在视角和视角下的世界这对两极摩擦中彻底暴露。但是,金陵十三钗不一样的一点是,以书娟为视角的叙事不仅仅体现着孩子与战争的关系,还在与玉墨的交流中体现着女儿与母亲,处女与妓女的双重女性关系。这就有意思了,大家一定非常清晰地记得表现书娟的主观镜头最多地用在哪里——是的,基本上全部的表现书娟主观视角的主观镜头都用在了其偷窥妓女特别是玉墨身上,导演这样做用心良苦,书娟——处女/女儿 与 玉墨——妓女/母亲 这种双重女性互动关系在视角的主体(书娟)与视角下的他者(玉墨)之间体现得淋漓尽致。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女性主义学者的一本书《妓女与母亲》就把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推向了两个极致——即代表性和情色意味的妓女和代表爱和救赎意味的母亲。也就是说,男性视角下的女性有着关于“性”和“爱”的混杂情感。十三钗中的妓女形象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在我看来就是在书娟这一独特视角的陪衬下,作为看似彻底代表“性”之极致的妓女群体,重新在女学生这一“女儿”符号面前,唤起了作为母亲的拯救和救赎之“爱”。这一点在女学生集体准备跳楼以保节操的一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大家看到妓女们焦急万分并声称愿意以命换命的样子时,你想到的还仅仅是妓女是她们的姐姐吗?这分明是妈妈吧,天底下只有母亲会为了女儿舍命。因此,这也是我所认为的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离谱甚至不可能的以命换命的故事得以在本片成立的原因,因为,这些妓女在“性”的巨大压抑下,找到了一个施展母爱的缺口,而且被“性”压抑后的母爱,远远超过了寻常的母爱,这是带着以命换命鲜血的母爱。所以,请不要再说“这帮妓女死得活该了,她们该死,她们就是干这一行的,被日本人干死也刚好,既经济又实惠”,这一句话是我看完电影后不知道哪里传来的一个人的喃喃声,我当时没有感到愤怒,真的觉得很悲哀。
  
   但是话说回来了,这样的模式一定能得奥斯卡吗?不一定,经过导演课的讨论交流,我认同纪妍和陈宇老师的观点,应该是得不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原因在后半部的影片缺点里会分析。
  
   2.色彩救赎,镜头空间
  
   下面说说我最拿手的技术分析。这片子我非常喜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实在是太他妈牛逼了,不过话说回来,六亿的成本,技术如果没有创意或不牛逼的话,也对不起我们这群学电影的学生啊。大多数人在看影片的时候几乎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剧情和演技上,然后看完电影就说,剧情好好啊,演技好好啊,真想不到这些群众演员演得这么好啊!!!!实际上,一部好的电影,这些东西不是本身发光,而是借电影语言发光。镜头,色彩,机位,声画关系,构图,打光等等都对演员演技和剧情推展起着辅助作用。下面具体来谈谈本片的技术:
  
   色彩——救赎象征:
  
   大家这几年批评老谋子这种烂那种烂,但是唯一没有批评的就是他对色彩的掌控力。的确,他把色彩的象征性和塑形性挖掘得非常充分。本片是一个战争片,大多数反映二战的片子在色彩上基本采用两种处理方式——黑白或低饱和度的整体色调,配以零星出现的彩色,而且这彩色在黑白主调下一定要有象征意味。比如《辛德勒名单》中小女孩的红色大衣,结尾时蜡烛的彩色,象征希望;《鬼子来了》中最后姜文头被国军砍下来后主观视角里的红色,隐喻批判;《现代启示录》中黄色的天空与飞机,象征强权。而在本片中,饱和度低的色调与绚烂的彩色形成了一个对等的色彩结构,更有意思的是,在彩色本身中,也形成了一个二元对立的色彩体系。
  
   首先我们来看饱和度低的色调与彩色的对等结构:“妓女身上衣服的彩色与胭脂彩色+教堂彩色玻璃与烛光+李教官所处的彩色纸店+红十字会大旗”构成了一个彩色色彩体系。而“女学生身上衣服的灰蓝色与黑色+战争废墟与天空的灰色+教堂低饱和度室内装饰+贝尔饰演主教的黑白衣服”构成了一个饱和度低的色彩体系。两种色彩体系构成一个完全对等力量均衡的色彩框架,而且两两之间的冲突都形成了独特的象征意义与内涵:
  
   (1)妓女的彩色与女学生的灰色:在影片前半段形成强烈对立,凸显二者身份差异,但是在影片最后妓女换上学生装后完成了一个色彩上的仪式——彩色向灰色的蜕变,妓女与女学生重新统一,二者身份关系从妓女与处女变为母亲与女儿。
  
   (2)教堂彩色玻璃与教堂低饱和度室内装饰:影片开始,光线透过彩色玻璃多次形成光柱照亮处于低饱和度的室内空间里女学生和男书童;当贝尔换上衣服身心均被触动变为主教后,彩色玻璃形成的光柱开始照亮他;之前妓女一直是在地窖,彩色玻璃形成的彩光一直没有照亮她们,直到影片最后她们为学生赴死时(唱秦淮景时书娟的想象以及摔镜子一幕)彩色玻璃光柱终于照亮了她们,而且彻底地照亮了她们。因此,彩色玻璃形成的光柱似乎是一种隐喻符号,用现代西方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和现代光线艺术大师詹姆斯特瑞尔异口同声的一句名言来说:光即上帝(Light is god),因此被照亮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灵重获救赎,重获上帝洗礼的过程。
  
   (3)李教官所处的彩色纸店与战争废墟的灰色:这是全片我最喜欢也最有创意的一个地方,非常中国化的色彩设计,但真心是我看过这么多战争片唯一一个把色彩与战争结合得如此惊人的一部。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李教官最后是在一个彩色纸店牺牲的,当时彩色纸店这个场景出现时我就在想很有中国特色,因为我小学和初中布置教室的时候就经常用这种彩纸,当时我们管这个叫皱纹纸,颜色非常俗气,而且饱和度极高,我看到这一幕就特别亲切,想起了无数个校园时光里的各种节日布置~~~但是我心想这应该不会有什么包袱抖出来吧,毕竟这彩纸太丑了,然后就淡忘了,直到李教官在彩纸店被炸死一幕,我的天哪!!!!!!!!这个镜头是一个超高速镜头,非常慢地展现爆炸过程,只见有几个彩色的色块夹杂着灰色的被炸飞的瓦砾闪烁着,当时我还没反应过来,说谁做的校色这么烂,直到越来越多的各色彩纸夹杂着灰色瓦砾如同烟花一样在我眼前盛开,太有创意了!!!头一次可以把战争爆炸以这种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李教官的牺牲真的不用多说了,因为饱和度极高的各色彩纸与饱和度极低的灰色瓦砾在整个银幕上慢慢地爆炸,盛开,我们知道,此时的生命,此时中国军人的生命,亦如战争中盛开的烟花,因彩纸而绚烂,饱满,因灰瓦砾而异常辛酸!
  
   (4)红十字会的红白彩色与贝尔所饰主教的黑白色:这一点不再详述,也非常有意味,当贝尔拿着红白相间的彩色大旗挥舞,向闯入教堂强奸少女的日本兵们大声呵斥“这里是教堂!”之后,日本兵貌似被吓到了,一般电影的处理方式是,他们走了,但是这里处理得很有讽刺性,日本兵拿着军刀砍断了红白相间的大旗,大旗缓缓落下,他们继续更猛烈地施暴。最后真正救了这群人的不是彩色的红十字旗和彩色玻璃,而是主教和那俩灰绿色的修好的军车,这一色彩反讽象征着战争期间宗教信仰对挽救现实生命的无效与阳痿。
  
   以上可以看出,四对彩色与饱和度低的颜色构成了一个二元对立的色彩结构,意味深远啊。
  
   继续啰嗦,在彩色体系内部,也显现了一个二元对立的色彩矛盾,即妓女的彩色与教堂彩色玻璃的彩色。大家一定对本片的两个个镜头有很深的印象:第一个是书娟的主观镜头,书娟透过彩色玻璃的弹眼孔第一次看到妓女进入教堂的一幕,这一幕也是影片结束定格的一幕。第二个是妓女们唱秦淮景时,书娟想象妓女们排成一排卖弄风姿地朝前迈步的一幕。这两幕把妓女的彩色和教堂的彩色彻底地完全地重叠交织在一起。教堂彩色玻璃的彩色象征崇高与救赎,妓女的彩色象征媚俗与奢靡,两者的叠印,产生的冲击意味很明显。
  
   再来看影片的镜头空间,片中最常用到三种镜头,主观镜头、长镜头和高速镜头。几乎所有的展示血腥场景的镜头都是高速镜头,极为缓慢地渲染慢动作的死亡倾向。有一个非常独到的长镜头,是豆蔻和香兰偷偷溜出教堂拿琴弦与耳坠的段落,豆蔻发现琴弦丢了,回取,此时摄影机一直晃动地跟在后面,日本兵出现,镜头一直跟在豆蔻后面,直到各种穿梭跑啊之后,豆蔻准备跳河,摄影机竟然和豆蔻一起跳进!!!这一点是我完全没有料到的,几乎所有的跳河场景都是先给一个准备跳的镜头,然后切换至跳进河里, 可是这里竟然一镜到底一并沉入河中,这个长镜头充分扩张了追逐与被追逐的紧张气氛与空间张力。
  
   好的地方就说这么多了吧,下面总结一下今天导演课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的关于本片不足的地方。
  
   1、作为商业片其核心动作不明显,线索散乱,主线不明晰,节奏高潮不明晰:
  
   本片的视点虽为书娟,但是片中所展示的情节却又并未局限在书娟所见范围内,因此,视点与立场的多重性就影响了核心动作的明确性,本片的核心动作到底是贝尔的救赎?还是玉墨的救赎?还是妓女救赎少女?还是什么?好像乍一看都是,都符合,可是单独看每一个核心动作又会发现这个动作序列中出现了太多旁支的因素和线索,两小时的影片,我们被细节所感动和迷惑,但是丧失了一条极为清晰的动作主线。按老师和同学们所说,贝尔这个角色完全可以换成佟大为,佟大为之前的战争基本可以掉,应该把更多的笔墨放在妓女们最后是经历了怎样的内心转变和情感转变才做出准备牺牲自己的选择的过程。纪妍提醒得很好,《神与人》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太强了,我看了之后也觉得如此,《神与人》中每个人最终统一了意见并不是源于外在的战争压力,而是在结合自身人生境况下的主动选择。而《十三钗》中每个妓女做出一致决定基本上是源于战争给人带来的集体主义强权上,即我反正要做正义的事了,你们跟不跟我看着办,的确,按照纪妍的话说,集体主义的压力又是独立于战争的另一种强权。
  
   2、与同样以命换命主题的其他经典电影相比,十三钗的以命换命不具有普世价值和现代启示性质:
  
   以命换命的影片,其核心意义和文明价值在于命的对等身份,根据陈宇老师所说,A为B牺牲性命,那么A与B的身份必须在对等的情况下A的牺牲才具有普世价值。看完《拯救大兵瑞恩》我们在感动中有不解,不解的是为什么要拿8个士兵的命换一个士兵的命,而且这8个士兵和那一个士兵的身份是平等的,为什么?凭什么?按照中国人的思维逻辑肯定是要8个活不下了的,伤残了的,或者品性不好的士兵换那一个士兵;或者是用一个士兵来换8个士兵的命,这样才符合逻辑,符合“道德传统”,符合“经济实惠节约”的性价比思维。同样的迷惑出现在《苏菲的选择》中,妈妈到底救哪一个孩子?男的还是女的?而到了《唐山大地震》中就直接变成了“救弟弟”,不论冯导何种用意,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告诉我们,在到底救哪一个的选择上,救男的似乎更经济一些,性价比高一些。因此,这就是为什么《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烂片而《苏菲的选择》却是经典,因为,以命换命的前提就是——消除身份符号的差异。在《十三钗》中,我们被看似一个非常合理的选择所迷惑,即用妓女来换处女,从而体现妓女的伟大。的确,这的确体现出了妓女的伟大,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崇高的牺牲行为,可是她们身份上的差异难免会让人觉得这种行为是“性价比高”的,是迫不得已的最好选择,我们不能否定这种情节设置。毕竟在传统的中国农业文明的酝酿下,以看似不好的换好的,以做出最佳和最正确选择的思维逻辑是大多数国人的道德标杆。但是,外国人永远不会这么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十三钗得不了最佳奥斯卡外语片奖的原因,它看似符合了形式上的各种奥斯卡模式,但是其内核和剧作本身,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

《金陵十三钗》关于妓女的故事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金陵十三钗》关于妓女的故事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金,故事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