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金陵十三钗》关于南京剧情描述

影视台词 > 影评 > :《金陵十三钗》关于南京剧情描述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金陵十三钗》关于南京剧情描述的正文:

感谢电影为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作出巨大牺牲的国军将士正名;感谢电影为超越了阶级、职业的普遍人性美正名;感谢电影带给我韵味十足的的秦淮苏北口音;感谢电影带给我们这个很不真实的年代不一样的真实体验。预祝电影在奥斯卡真正写上国产电影的名字。到那天,南京,你该为这部伟大的电影竖一块丰碑。
  
   写此观后感的时候,内心里一直在感叹电影艺术的巨大魅力。看惯了张艺谋的大场面和空洞美丽的镜头,一瞬间几乎不敢相信这真的是他的作品,忘了多年前他毕竟也曾经给你我讲过像《活着》那样隽永细腻的故事。希望藉此对严肃的电影工作者表达源自内心的敬意,“返璞归真”是我对张艺谋执导的该部佳作的最大感受。但基于张艺谋之前的《三枪》让我中毒实在太深,我还是要阴暗地将部分功劳归功于编剧严歌苓和张恒。
  
  电影甫散场的时候,我刻意留意了下影院,因为之前看到有评论说会有观众耐心地站在银幕前观看演职员表甚至不忍离。结果真的没失望,确实看到有三三两两的观众驻足。虽然不多,他们的投入还是给了我勇气第一次在国内的影院里鼓掌,上次是在国外观看《色戒》的时候,那时很有觉得华人电影为自己争光的感觉。而这次感受显然不同,心情惴惴,掌声羞涩,但更多的是为了献给电影艺术本身,也由此略微纾解了心头从观影一开始就积郁起来的的悲怆、愤懑、感动等十分激烈的情绪。默默地走出影院的时候,脑子里居然有空乏甚至不能思考的感觉。是因为这段每个中国人都难以释怀的历史,还是两个多小时的影片营造的感情张力,总之闪回的电影片段像绵绵不断的潮汐一直在洗刷着内心某个地方。突然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优秀的电影一定是用“心”看的。电影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当影像、声音、感情、情节这些元素一旦被技艺高超的导演融合到一起,任何事后的解构、分析,这些脑力层面的努力都显的那么苍白和无谓。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感官和情绪交出来,听凭它驾驭你一次次地经历双重的高潮体验。
  
   南京大屠杀与受难者抗争和自我赎救的故事,相信每个中国人脑海里都有相关的影像信息。不道德地说,我们对于这段屈辱史甚至有了某种程度的“审美疲劳“。在这样的背景下,怎么拍出新意或期待观众新的感动来,实在是我看之前从不敢期望的。遗憾的是,若果没有一部震撼人心、可以让世界不同族裔不同文化背景都认同甚至铭记的”大屠杀“电影,我们实在对不起那些被轻贱地任意侮辱和残杀的生命,更无颜面对那些几乎在绝望的历史命运前选择艰难站起来的普通人和由普通人蜕变成的英雄们。老早的《屠城血证》就像是那个年代变了味的纪录片,《南京、南京》能让人真正记住和感动的东西也太少,说到底还是其艺术价值的缺失最终导致了影响力的缺失。并不是高屋建瓴的电影都能流传百世,电影的优劣说到底还是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一部《辛德勒名单》可以让全世界的人铭记首先是因为它本身出色地运用了电影语言,而不是法西斯、犹太人和人性的自我救赎这些大的命题。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我看来更是本身艺术价值缺失后为了推广而造就的投机行为,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你看不懂你总不能说不好吧?”在这一点上,我相信电影一直有普遍的艺术标准。我们实在太缺乏好的文化作品,因此我们的文化影响力也十分有限。然而今天看的《金陵十三钗》实在是一个扑面而来的惊喜。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发生在屠城后的一个教堂里。情节并不新奇,即使我从没有读过原著,但对于情节发展也没有太多的意外。要说电影的符号意味的话,无非就是教堂提供了一个充满着种种符号式矛盾冲突的封闭舞台:战争之于宗教;教堂里纯洁却无助的孩子之于秦淮河畔不洁却美丽的烟花女子;孩子们身上的粗布棉衣之于妓女们花枝招展的各式旗袍;教堂里的圣歌之于教堂外呼啸的子弹。。。抛开这些抽象的象征符号,如何用电影的语言叙说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又能产生足够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如何成功地表现主题又不落入过度的象征意味和符号主义?显然这些是摆在张艺谋这类型导演面前的一个尤其艰巨的任务。
  
   出乎意料的是,张艺谋通篇都没有太多的技巧运用,没有时空交错倒叙插叙,即使唯美的画面也是点到即止,绝不过重发力。整部电影舒缓而不拖沓,细腻而不累赘,依靠人物的语言和内心刻画而不是过度的暴力渲染来使影片充满着张力。所以这可能也是看完了以后很多观众觉得眼睛不累但是“心”很累的原因。一部几乎平铺直叙的影片是如何紧紧抓住观众的呢? 第一,影片有很多出彩的角色,这是一部多角色的影片。围绕众多的角色命运铺陈而产生了很多支线故事。但导演的成功之处是地将这些看似分散的支线牢牢统一在神父和妓女放弃自己逃离南京的计划到最后拯救他人的主线情节之下,依靠其他角色的画里画外的内容做足了铺垫和细节功课,使得主角的转变从容而理性十足。另外导演特别舍得在配角上倾注笔墨,从而使每个人物的性格刻画都很细腻,个体和群体的形象极富层次感,人物也没有国产电影惯有的黑白脸谱化之分。剧中通过小女孩几次提到了“好人坏人”,但其实表达的真实意图却是想说明好坏并没有一定之分;人性在与环境的斗争中随时都会变化,关键是你做的选择。比如都说婊子无情,最后舍身取义的恰恰是她们;比如汉奸无耻,其实也和普通人一样有爱有恨。战争本来是一个检验个体成色的极端手段,而个体的选择有其必然,也不可避免的有其偶然。我们不再相信高大全的英雄符号,而只有立体丰满的普通人形象一路走来才让我们对他们的选择肃然起敬。第二,演员的出彩表演。克里斯蒂安表演收放自如,分寸拿捏到位;更可贵的是对手戏演员面对大牌毫不怯场,配角、反派个个有戏,连几个孩子都是演的相当传神。精彩的群体表演让观众身临其境,觉得处处有戏,更提供了更多的视角让我们进行反思和审视。第三,对白的精彩设计。采用南京话对白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而更重要的是对白十分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设计,加深了观众对影片人物的认同感,也加深了观众的情感感受。如果你懂英文那么对于这部电影表演的理解会有更多感受,比如克里斯蒂安安慰George时模仿英格曼牧师的北欧英语口音就很传神,显见电影在细节上是很花了功夫的。第四,也是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影片中一直追求和贯彻始终的真实态度。我们常说过犹不及,太用力太夸张就会搞坏了观众的胃口。于是真实自然的,基于既不拔高也不矮化的态度,让真实的爱恨恐惧的白描激荡我们心灵最深处。关于真实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德制装备的国民党官兵从怯战到战斗到死的场景很真实;风尘女子的风情、调笑,自私、性感的真实描写;神父对妓女最初的欲望,到敬重到最后的爱乃至接受她所有的一切和爱她所有的一切的心路历程很真实;即使到了影片结尾妓女易装顶替孩子们参加日军晚会临上车时其中一个女孩的临阵脱逃。。。正是抱着刻意求真的态度,然后小心翼翼地艺术加工,这个巨大历史事件本身的巨大冲击力和事件中的特定角色本身的人物张力被很自然地释放了出来,而只有真实的才是最有力量的。一部真实的南京陷落和拯救的史诗本身就足够打动人心。习惯了高大全宣传的中国人终于可以向全世界宣告我们不仅可以很勇敢,也可以很美;既可以性感地赴死,也可以默默地不带口号地牺牲。
  
   再说些和电影有关但又不属观后感的闲话。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世的奶奶说她小时候经历的日本兵打过来而逃难的故事。也在江南的城市,她们老弱妇幼躲在家里后院晒干的草垛里,日本兵前队进来后用刺刀扎草垛。里面有小孩,为了不被日本兵听到里面的动静,大人用手捂着不让孩子哭叫甚至将孩子活活捂死的故事。也听她说起后来日本将官来了征用民宅当指挥所以后基本就不再有杀戮了。没想到小时候常听的故事近乎被这部电影证实了。而一部改自《无锡景》的《秦淮情》创意显然出自《色戒》里汤唯演唱的“天涯歌女”那一段,也是电影里比较着力的一段,但同样很精彩,江南女子的细腻婉转被娓娓地唱出,更显奇女子多出风尘。
  
   最后爆个花絮。电影刚开始日本兵端着枪冲锋大喊“支那猪”的时候,英文字幕翻译却变成了“go to hell”,只是我在这里却不想领情。

《金陵十三钗》关于南京剧情描述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金陵十三钗》关于南京剧情描述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金,描述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