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艺术家》观后感:绝佳的方式,完美的祭奠

影视台词 > 影评 > :《艺术家》观后感:绝佳的方式,完美的祭奠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艺术家》观后感:绝佳的方式,完美的祭奠的正文:


  也许我们很难理解,这样一部向传统好莱坞片场时代致敬的电影居然是一部独立电影。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样一部墓志铭式的默片在今天看来不失为一部具有先锋性的实验电影。金球奖的评委们已经将这部向“自己的历史”致敬的礼物收下,学院奖偏向保守的老评委们面对这样一部“先锋性的传统之作”是否还会照单全收呢?
  《艺术家》的故事可以说是个大俗套,正是这种关于戏里戏外的爱情故事和那个时代大多数的片场电影一样俗套,不时提醒我们既然是致敬嘛,那么我干脆就模仿个彻彻底底。显然,在今天看来这样一种意图是绝佳聪明的,因为对于习惯于各种视效大片和烂番茄电影的现代观众来说,这样一种怀旧的故事味道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而这样一些俗套的故事,对当时的观众来说却显得无比新鲜,比如片中提到的乔治和佩吉米勒所饰演的作品。
  但是,耐人寻味这样一部经典好莱坞时期电影的模仿作品却在电影语言上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对于任何没有独白的默片来说,演员夸张的表演、动作以及制作者高超的场面调度、摄影手法、剪辑技巧都成为了传达信息的关键,而有声片只是用嘴皮子就可以,这也是片中乔治之所以恐惧有声片的来临的真正原因,当然对于《艺术家》这样一部21世纪的模仿作品来说要做到这样的一种程度本身就是不容易的。难能可贵的是,《艺术家》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更加完美。
  抛开两位主角影帝影后级别的表演暂且不说,影片在视听语言上的探索可以说相当的出色。虽然影片的整体试听风格还是在模仿那个时代,比如场景设计、配乐、荧幕宽高比等等,但是影片在声音的造型手段、渲染气氛、描绘心情方面做得十分突出,默片演员乔治之前一直处于无声的世界,但是如同有声片时代的来临,在得到消息之后他陷入了莫名的恐惧,他突然能听见身边的环境声响了,即使是一片羽毛落地对于他来说就像重磅炸弹。此后伴随着他的失业,他的世界再次陷入了无声的世界,直到结尾主人公的生活峰回路转,他又听到了声音,只是这一次声音带给他的感觉是美好的。值得一提的还有影片在剪辑手法上的探索,多次平行蒙太奇的运用暂且不提,有意思的是当乔治把手枪塞进自己的嘴巴里的时候,字幕声一句“BANG”你以为乔治死了,却是米勒开车撞树上了。
  总之,这是一部向经典好莱坞时代致敬的电影,也是一部关于电影本身的电影。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能出现这样一部电影,无论是对于观众还是电影本身都是一件莫大的幸事。
艺术家

《艺术家》观后感:绝佳的方式,完美的祭奠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艺术家》观后感:绝佳的方式,完美的祭奠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艺,祭奠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