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魔法奇幻秀》观后感,结局点评

影视台词 > 影评 > :《魔法奇幻秀》观后感,结局点评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魔法奇幻秀》观后感,结局点评的正文:


  导演Terry Gilliam有够倒霉,一部由他精心策划了10余年的野心大作由于希斯莱杰的意外世不得不停机散伙了大半年,真亏这伙计同时还兼做了本片的编剧,他在歇工的日子里把剧本的后半部分做了大刀阔斧的修改,这也就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魔法奇幻秀》。很多不知影片背景的 ...
  
  
   导演Terry Gilliam有够倒霉,一部由他精心策划了10余年的野心大作由于希斯莱杰的意外世不得不停机散伙了大半年,真亏这伙计同时还兼做了本片的编剧,他在歇工的日子里把剧本的后半部分做了大刀阔斧的修改,这也就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魔法奇幻秀》。很多不知影片背景的观众都会觉得全片没有中心主题,主要角色没有明显善恶之分,连最后坏蛋死了我们都感到不够痛快啊。慢慢慢,各位看官没听说这是一部非主流的CULT片么?在不弱智的奇幻片屈指可数的年代里,Terry叔叔能把一桩烂尾楼修成廉租房已属不易啦!且听我慢慢道来。
  
  绚丽的画面和美女俊男们的组合是本片表面上的卖点,料还在里面呢!
  
  
   开篇的剧情很容易让人想起歌德的《浮士德》,不过不管咱们的帕那索斯博士再怎么堕落也不会有啥天使长来救他,别忘了他自己就是个神人一般的所在啊。怎么想Terry Gilliam其人都不会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多半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他早期最著名的电影《巨蟒与圣杯》(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1975 )里就有大段对圆桌骑士及基督徒的恶搞,在之后的《万世魔星》(Life of Brian 1979)中,他又把调侃的魔掌伸向了天主和犹太教,一个如此热衷于讽刺宗教题材的导演自然在这部新片中也烙上了独有的个性标签。这次遭祸害的是哪一教派呢?看过本片的童鞋肯定都猜到了,是佛教。普及一下背景知识,由于某屏蔽词喇嘛在西方世界的不懈努力和英国殖民地的历史原因,藏教密宗和印度佛教如今在英国等地是最时髦的玩意儿之一。我们作为生长在红旗下的一代自然都知道哪些东西不靠谱,Terry叔作为西方先进知识分子当然也会对那些看不惯的玩意儿批判一下。于是我们看到了Mine Me这挫样的侏儒也可以是小神仙,而作为一派老大的帕那索斯博士更是被恶魔整治得没脾气。博士自称从远古起他们这帮子人每天就在坐那儿讲故事,然后就能浮在空中啦,飕飕儿滴~ 此处显然是指佛教中以上师灌顶,师徒口耳相传的传承修炼方式。他们作为佛或菩萨的化身,担负代法之责和佛的形象代言人,讲故事就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确保佛陀思想代代相传。可恶魔先生偏不信邪,封上了他们舌燥的嘴巴。看吧,太阳照常升起,是不?一帮骗子!Terry可能为了顾忌到当今主流观众的接受能力,不再像在老年间的小厂牌独立电影里似的对宗教大开杀戒了。点到即止,不过也已够瘾。
  
  
  
  
  影片交待远古之时恶魔先生的到访,大象在印度佛教中时常出现,而在恶魔先生身上排泄的雪鹰是藏传佛教中的圣鸟象征。这些人的着装明显是佛装信徒。
  
  
   细细想来博士绝对是个孱弱古板的loser,在幻想世界里与恶魔先生的数次正面交锋都已完败收场。他对所有人只会用一招:先吓唬!然后指一条所谓明路给人走。酒鬼确实是被铺天盖地的酒瓶吓个半死,但恶魔酒吧的一杯酒远比爬1728级台阶有吸引力吧。
  
  
  第一次恶魔的诱惑,I think you can use a drink.
  
  
  
  
  之后博士使骇人人面气球想把误入幻境的小顽童给吓走,反被小男孩给打爆了。。。要不是安东来救场,小朋友可能就赖着不走了。
  
  
  
  
  贵妇人进幻境那会儿他索性化一佛陀做背景了,让巧舌如簧的托尼自由发挥,要不是巧言善变的托尼把乘坐奈河上的贡多拉比喻为通往青春不朽的捷径,博士可能连一个灵魂都招不到。
  
  
  全片最好笑也最恶搞的一幕是俄国黑帮追杀托尼的那一段,博士变出了几个黑丝警官大汉又唱又跳征兵,把俄国人恶心得半死,而恶魔变成了俄国人的妈妈保护孩子们进了裙裆。
  
  
  总结下来博士用梦幻指导人生的概念是没错,但是方法有够简单粗暴。恶魔懂得满足人们的原始欲望:食欲、贪欲、性欲,保护欲甚至是自由,当然满足这些欲望的同事可能会带来危险。但从个体人的角度来看
  ,恶魔先生像是一个连坏事也会答应的圣诞老人呢。最终的赌局恶魔要求博士杀人,这难道不是危险的行为么?博士确实履行了危险的义务并换回了女儿的自由和幸福。
  
  
  博士这个人物一生悲剧,唯一的快乐幻境是追到了个大美妞,托的还是恶魔的福。他自己早已不再相信幻想,原始信仰也被恶魔摧毁殆尽。这样一人,屎了算了~
  
  
   本片中的场景在现代英国和梦幻世界中不停地来回穿梭,现实世界总显得黑暗阴沉,梦幻剧团组员时常穿着破衣烂衫,过着不可思议的穷困生活,这在摩登社会中显得非常突兀荒诞,也与人们的主流意识格格不入。导演正想借此表达的梦幻的存在是普遍不被世人认同的,人们早已不相信梦想的力量。
  
  
  
  看官们请务必记得让影片中两方斗争的起点,梦幻与危险这两元素存在的理想。
  
   之后托尼对魔幻秀的大胆改革却获得巨大的成功,我想这也从另一方向足够证明了危险的必要性,幻想只不过是镜花水月,如果你不放胆做,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电影中如此,人生亦如此。这部电影颠覆了人们对恶魔的传统印象,亦或我们该问自己一个最初的问题,这个穿着黑礼服的家伙就必须叫做恶魔么?恶魔必须是恶的么?在我看来,这位黑礼服先生一点都不恶,还反借圣人之手除了一恶。这难道不是对“恶魔”的盛赞么?
  
  本片中非主流的“恶魔”NICK先生,调皮而有城府的英国绅士派头
  
   我想这也体现了Terry讽刺宗教的本意,宗教多有恶劣的排他性。比如基督教会告诉你天堂幻境并同时教唆人们杀死异教徒,这是非常可怕的杀人洗脑行为。事物非黑即白的那是儿童片,作为这样一部有深意的电影,人们是否永远会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博士在结局处都无法说明。
  
   很多观众都猛批这部片薄弱混乱的剧情而对众演员的演技表示肯定,但事实真是这样么?要知道把一个角色的戏份掰成几份,每个人都不会有足够的空间发挥。我读到过关于这部电影的报导,Johnhy和其他人加入了Heath生前爱说的句子还尽量模仿了他的手势举止,但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会让观众更加迷惑。因为Johnny标志性的微笑,Jude的五官和表情,Colin的口音和Heath都大相径庭,这就和表演所表达的原意有了诡异的背离。而且几位男星的存在感和气场太过强大,使托尼原来的形象不再深刻了。
  
   世的Heath Ledger曾在《圣战骑士》和《黑暗骑士》这俩骑士片里把英雄和恶霸都演绎得如此精湛,让人都怀疑这小伙子真正的人格了。托尼这样一个伪君子角色对他的挑战其实不大,用这样一个反面人物给希斯最后的演绎生涯画上句点也有些可惜。
  
  
  
   Johnny Depp的表演风格一如既往地让人着迷,也是最本色最像Heath的一位,高潮戏好像让船长大人穿上白西装为Heath念了悼词。
  
  
  
   Jude Law这次完全就是走过场的,分得了跳梁小丑似戏份。。。我必须说烟熏装和小胡子真的不适合他,哎~哎~不提也罢。
  
  
  
   Colin Farrell还算占了不少戏份,可他的表演风格偏偏是最不像托尼的那个,让他代托尼枉死真是难为他了。他那标志性的爱尔兰口音和惊呆式明眉大眼表情实在是太“科林法瑞尔”了。他保持本色的表演路数让我不由出了戏,Heath所扮演的托尼在影片后半部分被观众逐渐淡忘,实属遗憾啊~
  
  
  
   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演员除了名模Lily的好身材也就是成长在英国的新一代小天王Andrew Garfield了,他在本片之后还出演了大热片《社交网络》和青春片《别让我走》并担任了主要角色。小伙子的才艺在本片中已初见端倪,与Lily及Heath的演起对手戏来抢足风头。
  
  
  
   而本人最喜爱的演员Christopher Plummer的发挥也算上佳,把一个时刻深感悔恨悲愁的父亲形象展现给了观众。可能我更喜欢看到一个风度优雅的绅士而不是一个潦倒的老人吧,对这个角色本身没有什么好感。毕竟《音乐之声》中的上校实在太深入人心了~
  
  
  
   整部影片的味道就像个麻饼,直接的体验是香甜,当做大餐还是稍差了点。但吃完以后,待你把掉下的几粒芝麻塞到嘴里细细咀嚼,回味一下那些微小部分的余味还是一件颇为享受的美事呢~ 熟悉Terry的观众总是难忘《涨潮海岸》,《吹牛大王历险记》或《巴西》里的一些天马行空的场景,如今Terry利用电脑科技已能把我们心中最狂野的想象呈现在面前,就像托尼的那个问题:你的幻想值多少钱? 我想一张电影票钱总值得回,所以在此推荐大家都进影院悉心地观赏这部电影吧。

《魔法奇幻秀》观后感,结局点评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魔法奇幻秀》观后感,结局点评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魔,点评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