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太极旗飘扬》观后感

影视台词 > 影评 > :《太极旗飘扬》观后感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太极旗飘扬》观后感的正文:


   几年前看《集结号》时,我读到这样一则信息。导演冯小刚是以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为超越对象的。作为一部国产片,《集》还看的过,当时我想,《太极旗飘扬》肯定会是一部精品电影了吧。
  
   但我很快忘了这茬。最近偶然逛到它的百度百科,发现它是关于50年代朝鲜内战的。我喜欢读中国近现代史,对朝鲜内战史本无特别兴趣,但当年出乎国际预料的中国军队参战彻底改变了朝鲜战局,而这部电影是韩国人拍的——我好奇韩国人会如何表现这一段历史,这算是一点私心。此外,我也想看看韩国的战争片是什么样子。
  
   在表现南韩军队的战争动员与战场表现上,《太极旗飘扬》值得尊敬,不文丑,不隐恶。哥哥振泰放弃学业当了修鞋匠,供弟弟振硕念大学。战争爆发,一家人逃难途中,振硕被军队骗至开往前线的火车,哥哥振泰为寻找弟弟也登上火车,结果兄弟二人双双上了战场。相信如果自己军功优异就可以让弟弟返家继续学业的振泰作战勇猛,但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被问及为何在一家只征兆一个壮丁的前提下兄弟都参战时,他服从军队意志,答道:“为了国家。”战争扭曲人性,至少是暂时的。振泰变的冷酷好斗,以两天不许吃饭为威胁,让北韩俘虏互相厮打以供取乐。在后方的振泰未婚妻为了获得食物,在不知后果的情况下参加了共产党组织,之后草草遭到清算而被杀害。这些不甚光彩的战争描述绝不会出现在一个国家的形象宣传中,甚至可能不会出现在一个国家自己的历史记录里,但这部电影采用了它们,残酷而又真实。
  
   不止于此,电影的主人公,战斗英雄、叛国士兵振泰的行为线索,很难称得上是出于爱国热情的指引,也不是战功的诱惑,而是出于保护弟弟、存续家庭的一己私心。登上开往前线的火车是为了从军队手中救回弟弟,和朝鲜人民军英勇作战是为了能以军功换弟弟回家,误以为弟弟被烧死、自己被人民军俘虏之后作叛徒,无疑也是为了家庭。电影丝毫没有把振泰刻画成一个传统的优秀军人。导演姜帝圭并非没有照顾国民情绪,但在振泰这根主线上,导演的镜头很冷静。驱使新兵振泰屡立战功的原因,只是兄弟之情,以及生死激发的屠戮本能。
  
   战争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总会减弱它的说服力,我以为这是一条定理。观影时我必须承认,振泰几乎是刀枪不入的,作为一名新兵,他的枪法也过于精准了些。
  
   在涉及到意识形态时,电影的叙述也失之于单一、粗线条。美军仁川登陆之后,朝鲜人民军是否在李承晚军队北进必经村庄中屠杀居民?这也许只是我自己的历史知识盲点。但弟弟在战场上见到叛逃后的哥哥振泰时,振泰那副魔鬼降临般的外形特写,即使是出于导演描绘红色政权洗脑之深的用意,也难免过于偏颇。
  
   小角色阿勇的经历,稍微弥补了这一缺陷,阿勇本来也是修鞋匠,是振泰的“小弟”,但再次与振泰见面时,却穿着人民军制服。阿勇说:”如果我不加入人民军,他们就要枪毙我。“振泰表示不认识他,要杀死他,遭振硕拼死阻拦。但中共参战、李承晚军北线败退、人民军俘虏乘势作乱时,振泰还是枪杀了阿勇。此等小人物之遭际,比起直接的意识形态渲染,要真实得多,可惜电影中着笔甚少。
  
   回到我观影的那一点私心,那可以说是十足的失望——表现志愿军参战的画面只有一幕,不到十秒。战争中的北方军队也只看到朝鲜人民军,没看到中国人。电影中也几乎没有出现美国人。联想到之前看的一些花边消息,说是朝鲜历史教科书中,对中国军队参战的作用一笔带过。可能南韩和北韩人民都认为,这场战争,完全是兄弟之间的事情吧。——既然如此,那它的确可以拍的更好些。

《太极旗飘扬》观后感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太极旗飘扬》观后感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太,后感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