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铜雀台》观后感

影视台词 > 影评 > :《铜雀台》观后感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铜雀台》观后感的正文:

   其实,电影上映前到现在评论都很不好。俨然又一个中国式伪大片又来了。可能狼来了太多,我们已经养成习惯了。
   我诚恳地说我是看过电影才评的人,稍微看了看,有些评论的确有些不太实诚甚至逗笑。电影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剪切不是很恰当,明明作为线索的爱情线拖慢了影片节奏,导演缺乏成熟的掌控和判断。但作为一个广告导演的处女座还是可以原谅的。
   应该说电影最大的价值应该是呈现了另一种曹操。从剧情上讲,大体逻辑还是比较合理,并且不存在什么硬伤。当时的曹操犹有竟时,但已至暮年(从年纪上讲发哥是很合适的),北方已定,但再战江南短期内已不现实,周围各种矛盾尖锐。如此的曹操又岂止是一个“奸雄”可以概括。影片于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探讨:曹操到底是汉献帝的仇人还是朝政(包括汉室甚至汉献帝)的守卫者?世人受演义影响颇多,曹操欺凌汉献帝的确有些过分,杀了董贵妃、弄死伏皇后、斩了无数近臣,但汉献帝至少还活着而且是在那个位置上活着。但想一想,汉室不是自曹操开始才衰败,曹操也不是第一个“挟天子”的,且确实没有称帝。想一想这些汉献帝周边的人若不是都想杀曹操,又岂会被曹操那么轻易“自卫”杀了(当然有些也不排除文中猜测曹丕顺带利用的可能)。  
   但是如果没有曹操,汉献帝能活过30岁的几率还真小。小皇帝遇见曹操时候,那时候文武百官刚经历李傕郭汜之乱,被董承保护着逃离长安,文武百官饿得连树皮都啃,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罕见的一次政治大灾难,是曹孟德给汉献帝以及朝廷一个稳固的基地,重振皇室尊严,虽说历史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这其实并非一个贬义词,幻想如果刘备或者孙策、孙权替了曹操那个位置,也是挟天子令诸侯统一北方,位极人臣之后,那么汉献帝绝对比正史危险。
    孙权自不必说,自小就有篡汉自立之心,刘备人更复杂,处于一个摇摆不定却是一直权衡利弊的状态,但他是大汉皇叔,如果真是功垂寰宇,用不到篡位,朝臣门也会劝汉献帝来个禅让,或者直接黄袍加身,但这汉室天下也还是刘家的,造反的成本远远小于其他人,而且也不会有太多人嚼舌头根。
   曹操肯定是懂得残忍的,但到了权力巅峰却不能一统山河的迟暮英雄,他自然有其他需求的。所以电影更丰富了这个 人。他对汉献帝保障了物质条件并给予了一定的包容(偏激一点儿想,想一个控制欲极强的父母:东西是你的,决定权是我的,并且你得对我尊重着),汉献帝也不是完全无法创造汉文帝被迎时孤立无援却安好的可能。他对曹丕在事实上下级关系中也给予了一定的父爱,前提是不要杀得了他。对“单纯”“还年轻”的灵雎,他或许有对貂蝉敢于抱接丈夫头颅的震撼的延续,或许有如当做能端在手里的不能治好头疼的药的需要。总之我并不觉得电影改得太不合理。
   作为一部三国相关的电影,这是极少关注这个英雄暮年的。导演也说了启发来自曹操墓陪葬的年轻女尸,并且到处找投资找了两年多,所以剧本不应该是太差,但确实作为年轻导演的处女作还欠火候。至于网上说的满城黄金甲会时不时的穿来,反过来讲对于一个年轻导演能打动张艺谋的团队还是不错的,如果服装上,那些人真身上只挂了些烂布,你恐怕又会说钱是不是都用来请演员了。至于说什么大片儿,我看了号称国庆最高性价比的二次曝光,无论是价格还是排片上都高于铜。
   最后,其实评分上带了些补偿性质,至于原因只是督促小黑提高操作水平。

《铜雀台》观后感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铜雀台》观后感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铜,后感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