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Life of Pi 观感

影视台词 > 影评 > :Life of Pi 观感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Life of Pi 观感的正文:



  一直非常喜欢李安的电影的风格,含蓄、内敛、充满意境。早期作品的《饮食男女》的片头,就让人十分惊艳。没有想到的是,他拍这样的印度外衣的电影,也是十分的拿手。画面、后期制作、用的音乐都十分的让人喜欢。在各种细节上的精致与到位,让人感觉像是一幅花鸟工笔画。
  
  故事毕竟是一个海难与漂流的主题,因此不再与印度神话有关。即使是开头出现的对于基督、伊斯兰教的提及,大体也说明了这里的宗教并不特指哪一个,所以想要认为信仰上帝就能得到解救,选择相信第一个故事的观点,在我看来十分可笑的。结尾的时候,Pi问小说家,你觉得哪个故事更好?我个人以为这几个故事并不存在相信与不相信这种讨论,因为宗教的前提总是问人相信与不相信。我更愿意认为这几个故事就是Pi对他过生命的不同解读,往大里头讲就是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生命的解读。
  
  上的很多评论,都能或多或少的帮助我们了解两个故事的之间对应的关系。这里我不再纠缠于细节上的前后对照是否合理。倒是马伯庸提到的认为吃大鱼和食人岛都是食母的象征,在我看来这样解释让故事显得重复了。
  
  我的一个穆斯林朋友说,The religion is to teach you the way of your life. 普通人接触宗教,往往对宗教的外衣感到十分兴趣,或者说十分在意。各种仪式、禁忌、习俗往往是人们看到的第一眼的东西,从这里学起既能有效的入门、又能有像模像样的外表。Pi小时候学穆斯林做礼拜,饭前进行祷告,不吃肉汁等等,他对这些东西十分坚持。然而这并不能帮他真正认识到宗教的内涵,或者说他想通过宗教认识到的宇宙的意义。如果生活是平坦而又顺利的,宗教只是一个让你更好生活的指导。然而,宗教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此。想得到救赎,想获得真理,只有通过虔诚的相信就可以了吗?
  
  少年派根本就不承认自己的罪。
  
  他对于这个世界和自我的认知太少,父亲用了一堂课告诉他老虎的本性,告诉他老虎永远不是你的朋友。父亲给他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客观的世界。但他那时候还没有看到自己的本性。他要直到在海上漂流的时候,才真正和自己面对。
  
  第一个故事中,Pi与老虎斗争了很久,并且他不断意识到自己不仅需要远离老虎,但却无法离开老虎。Pi在救生艇旁边造了一个小的浮岛,证明他此时既无法离开自己的本性,也无法接近自己的本性。猎狗、斑马、猩猩的肉被吃完之后,Pi和老虎的对峙越来越明显。老虎想吃掉Pi,Pi却要避免。不仅如此,Pi还得必须喂饱老虎。正如父亲所说,老虎永远不是你的朋友。相反,老虎是我们的罪。生的意志越强烈,罪就越多。活的越久,罪就越重。
  
  鮟鱇鱼、大鱼、飞鱼的出现,解决了没有食物的困境。Pi在和老虎的相处过程中,也学会了怎样驯服老虎。这表明求生的意志随着食物的丰富渐渐减弱,Pi和本性又开始和睦的相处了。在深夜老虎望着水中,而Pi问它到底看到了什么?于是,通过水底我们发觉了情人、动物、母亲,沉船。这和父亲的话对应:你从老虎眼里看到的只能是你自己。
  
  风暴的来临,表明Pi到了他最后的考验。他向着闪电狂吼:我失了故乡,失了亲人,失了所有食物,我把一切都给了你,你到底想要什么?Pi把救生艇的帐篷打开,让自己的本性暴露在暴风雨中。他想让上帝看看,他无所畏惧。他决定放弃一切。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想说,还有一个老虎在那里。上帝没有回应他。他自认为的舍弃了一切没有得到救赎。他把帐篷重新撑了起来,把老虎紧紧的抱在怀里。等到风雨过后,他开始吃起了母亲。
  
  Pi企图降服本性,可最终被本性降服。Pi始终留恋自己的生命,始终不肯放弃自己的本性,他无法得到上帝真正的宽恕。毗湿奴化作鱼也好,化作母亲也好。在Pi的世界观里头,宗教是用来救赎自己的东西。可最终的结局是,他越走越远,没有办法被救赎。
  
  Pi最难以释怀的是老虎回到了丛林,头也不回的走了。讲述过程中,成年后的他感谢父亲曾经说过的话,让他对于老虎的行为有了一些理解。可他依然对于经过了这样的一段洗礼之后,老虎依然没有能够和他本人在一起而感到十分的难过。这个情节放在第二段故事里,没有相应的人物可以对应。我的理解是,他发觉自己的本性依然倔强而野蛮,丝毫没有因为这样的经历而有任何的变化。
  
  好的电影和剧本,会将矛盾最大程度的扩大并且展现。怒海孤舟的剧本,人时刻面对的就是自己求生的意志和过往人伦道德的选择。巨鲸如厄运,风暴是劫难。Pi的信仰给了他日常生活的指导,给了他心灵上的慰藉,却没有办法解决他真正的问题。这只是一个暂时的答案而已。小说家在听完故事后,不知所措的选择了第一个故事,Pi说那你就跟随了上帝。
  
  Pi成功的逃脱了苦海,比他信仰更为强大的是自己求生的意志。在他的经历中,信仰是阻挡他活下的唯一障碍。他自己树立起了自己的信仰,最终却轰然崩塌。因此对他本人来说,选择上帝选择撒旦已经不再重要,他早已做出了选择。如果没有这段经历,他无法看透自己的本性。
  
  所以,这也许是他上的第二堂课吧。

Life of Pi 观感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Life of Pi 观感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Li,观感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