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一九四二》生于今时今日,还可能没文化?还可以不思考?以下真的吗?

影视台词 > 影评 > :《一九四二》生于今时今日,还可能没文化?还可以不思考?以下真的吗?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一九四二》生于今时今日,还可能没文化?还可以不思考?以下真的吗?的正文:

  ??和1961年的大饥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1942年主要是河南大饥荒,饿死啦300万人,1961年是全国性的,饿死3000万还多,而且现在学术研究以及官方文件已定性1961年大饥荒根本不是大饥荒,而是七分人祸,三分饥荒才导致死亡3000多万。河南的信阳,南阳基本上整村死绝。而1942年情况是9分天灾,1分人祸。这1分????
  冯小刚是我敬佩的一个导演,但是看了1942这部片子,我不禁摇头叹息久之。这是一部有很浓历史、记录片的电影,怎麽可以如此枉顾历史真相?在这个年代怎麽还有人会拍出一部像政治宣传的大片,居然票房不错,也由此可见大陆观众对中国近代史知识是多麽的不足。
  
  这部片子最大的败笔是史料的部份大量引用美国记者白修德的报导,而白修德是费正清的学生,立场一向亲共,白的报导偏褊,内容多夸大不实。况且许多吹牛,自抬身价的说法,如透过宋庆龄见蒋介石,把灾区照片丢给蒋乙节尤其荒唐,白修德在重庆从来没有见过蒋介石。
  
  至於整个故事的重点,河南灾情是经过白修德报道以後才引起国府注意,更是吹大牛,撒大谎,完全不是那麽回事。
  
  白修德是一个左派记者,立场原来就不公正.霍夫曼在「白修德与新闻幻想」一书中指责白「意识型态使其丧失了公正性;丧失了职业道德」。何况白是一个记者,报导他所看到的情况.是整个事件的一个小角落。白修德可以坐井观天,可以胡乱推论。但是冯小刚可以查到大量的可靠资料,可以求教专家学者,可以对历史真相有更清楚的了解。
  
  化那麽多的钱,那麽大的力气,拍出一部政治宣传片来丑化国民党,此时此刻,有必要吗?
  
  这段历史在台湾能找到的档案资料计有:国府会议记录、国府公报、蒋总统档案、大公报(以上在国史馆,开放阅览)。
  出版品计有:民国赈灾史料续编,民国善後救济史料汇编。
  
  大陆方面有南京二馆河南赈灾事务报告等。红十字会及各民间救灾团体的资料,海峡两岸的一手资料,可以清楚的描绘出整个1942年河南灾害的原貌,以及Z.F、民间、国际全力救灾的经过,天可以证明白修德的胡扯,冯小刚的无知。
  
  评冯小刚1942河南大饥荒(之二)
  武之璋
  http://tw.myblog.yahoo.com/jasonwu_tw/article?mid=1146
  
  电影中说重庆中央Z.F不明灾情,不知灾难严重性。中央对地方首长报告置之不理,最後白修德把有饿死人屍体的照片丢到委员长的桌上等等,且不论其情节虚构的好笑。我们要问,中央真的不知灾情吗?实际上民国以来河南,尤其是豫西、豫北,几乎年年都有灾情。水、旱、蝗灾之外加上兵灾.河南因为地处中原,为四战之地,中国只要有内乱,河南必不能免。
  
  抗战期间河南是主要战场,棣一战区,司令长官是蒋鼎文,副司令长官是蒋的王牌汤恩伯部,河南省主席是李培基,三位军政首长不断向中央报告灾情。其档案详「总统府三十一年河南旱灾勘报及赈灾措施案」,共十八份档案文件(附照片)。内容有河南军政长官及孔祥熙、张治中、陈布雷对蒋的灾情报告以及蒋的批示。其中除公文书外,尚有亲笔撰写的公文稿,从内容可知。
  
  一、蒋完全掌握灾区情况。
  
  二、蒋对河南灾民从来没有置之不理。蒋得悉河南灾情後,即刻饬令行政院处理,并令行政院秘书长陈仪详查灾情。
  
  三、河南田赋由五百万石减为三百八十万石,後因汤恩部自行购买二十万石等因,再减为二百八十万石。所徵粮食主要用於战场军人,中央对此左右为难,後来军粮问题不足之数除由隣省支援外。军人也发动节粮运动,後来更有拿军粮赈灾,再呈报中央,先斩後奏的情事。
  
  四、行政院派张溥泉、张厉生赴豫勘灾并宣慰灾民。
  
  这是三十一年河南灾情恶化以後中央的反应。
  
  民国十六年南京Z.F成立。河南是中央能够澈底控制的省份,唯一比较强大的地方势力刘镇华、刘茂恩兄弟早已归顺中央。所部镇嵩军也早已改编成中央军,中央在河南党部组. 织深入基层,情报单位也负责通告军情、民情、灾情等讯息向中央隋时汇报。
  
  总之档案证明中央对河南灾情完全了解。何劳一个美国记者直接向蒋报告灾情。
  
  又蒋的个性如果像电影中描绘的如此狠毒,为了战争弃百姓於不顾,蒋不会在内战中全盘皆输。蒋在许多次关键时刻因为「妇人之仁」(费正清中国新史之评语),导致蒋最後的失败。
  
  至於黄河决堤,那是另一个误传被丑化的大悲剧,详情可参看本人「黄河之水」乙文。
  
  评冯小刚1942河南大饥荒之三
  武之璋(台北)
  http://tw.myblog.yahoo.com/jasonwu_tw/article?mid=1149
  
  此外根据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料,救灾行动如下:
  
  一、中央拨款:1.第一次拨急振款四百万元。2.第二次奉拨急振款一千万元。3.第三次奉拨急振款二千万元。河南省因灾患频仍,灾民颠沛流离络绎於途,民国三十年由收容所登记收容遣送各县安置之人数已达十余万人,经由河南省Z.F正式遣送在洛登记赴陕灾民约318,500余人。总计,各县均时收养灾童达98,250名,其由各县救济院经常收养者,亦达8,793名。
  
  二、设立粥厂:蒋委员长为救济河南省灾民,即令河南省Z.F於陇海铁路沿线重要地点设立粥厂救济西运灾民,河南省Z.F择定广武、洛阳、灵宝、常家湾、闄底镇篡五处各设一厂,动支经费8,051,000余元,救济灾民共达558,800余人;总计各县共设立大小粥厂4,289处其中以许昌设立530处粥厂为最多。
  
  三、查放余粮:河南省Z.F乃通饬各县所有大户存粮除应缴徵实徵购积谷、种籽及自食外,应即一律了以查封,贷借灾民或令平价出售。
  
  四、办理平粜:民国三十一年九、十月间,由商人徵购价款基金20,500,000元,赴陕、皖、鄂等省积极采购、并於洛阳、周潢州、南阳等处组. 织平粜运销站,负责办理平粜粮食之接运配销事宜,三十二年一月令组. 织省平粜委员会,并由中国农民银行贷给河南省平粜周转金1,000,000,000元。以上各采购区、运销站行政区周转金额共计95,000,000元。为节省运输迅速救济灾民起见,由河南省粮政局与第一战区兵站总监部及各县平粜委员会订定军粮调拨办法,分别贷放鲁山、南召、南阳、镇平、浙川、卢氏等六县,共计拨借35,000包,供灾民食用。
  
  以上皆是档案二馆之资料,许多资料如河南省方资料,各救灾团体资料,报纸报导等皆为珍贵的一手资料而可补台湾仅有中央资料的不足。
  
  至於驻河南国军对灾情的反应如下:
  
  一、第一战区各部驻防河南省目击各地灾荒,为响应救灾运动全体将士每月减食两餐,以三个月为限。
  
  二、第三十四集团军各部队机关学校,各官兵学员生每人每月由主食内节余面粉 二两 ,以十日为期,共得面粉5,166袋又16斤14两。驻渑就地暂拨150,000斤,嗣後又拨加节粮16,000斤继续施粥。
  
  三、第三十六集团军拨振粮40,000斤;第九十三军节食救灾,以军官兵减食一日;豫南挺进军於三十二年一月全体官兵节食11,284斤第一六六师於三十二件一月全体官兵各绝食一餐,共节军米8,865斤,由河南振济会派员洽领拨发灾黎。後方勤务部第五办事处为救灾,全体官兵夫一律节食,共计节余小麦1,800斤悉数捐充救济,经配拨方城1,000斤、内乡800斤,并先後领发灾民。
  
  四、汤恩伯部队向安徽自购二十万石以减少河南百姓负担,并擅自发放军粮,後与省主席李培基联名上呈委员长请求追认。
  
  以上资料多来自南京二馆,可见当时军中为赈灾做出的努力,此与电影中蒋介石为满足军粮而置百姓死活於不顾的说法相如此之远,面对两岸堆积如山的档案,谁在说谎,谁在造谣,不辩自明矣!
  
  这些资料最令人注意者是,汤军在河南与地方一向相处不睦,被称军化不佳,河南民意代表屡有上告中央之举,民间歌谣并有「宁愿汤军烧杀,不愿汤军驻紮。」之说。但我们从档案资料看来,汤军在河南大饥荒时,发挥人溺己溺之人道精神,救灾不遗余力。由此可证所谓汤军军纪问题,疑点甚多,值得进一步考证。
  
  
  以上情况如何证实?如果又是基本大概可能。。。那么这电影它只值1颗星。因为它让我带着谬误痛恨?

《一九四二》生于今时今日,还可能没文化?还可以不思考?以下真的吗?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一九四二》生于今时今日,还可能没文化?还可以不思考?以下真的吗?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一,吗?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