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心理测量者》一个故事和四个谜底

影视台词 > 影评 > :《心理测量者》一个故事和四个谜底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心理测量者》一个故事和四个谜底的正文: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很早的时候就预料到,这是个抨击社会固有体制的梗。不顾人心只看数据的dominator也好,不看理想只按资质分配工作的system也好,还有滕这种天生的潜在犯,和槙岛这种一边杀人一边数据清白得跟少女似的怪胎……到处都是这个看似完美的系统和我们并不完美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的破绽。于是早早地就放弃了期待什么惊喜,只想看到最后墙被拆开,反政府武装如何高举人性的大旗迎来一个尊重个性和个体的“新世界”。
  
   然而我还是小看了老虚的狡猾,这货要讲的根本就不是这么简单。
  
  
   还是从最开始说起。故事的一开始就是一个公安局新来的年轻人,头脑单纯,斗志满满,一心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然而社会就如大叔(就是宜野座他爹)对她的最初告诫:“把你在学校里学的东西都忘了吧,虽然不公平,但那东西在现实里一点用都没有。”大叔是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人,他身上还带着system建立以前的烙印——脑子里有卢梭的《社会不平等起源论》,还有老警察的直觉等等——但是这些东西注定与“新时代”是格格不入的,所以适应新时代的儿子就变成了老子的顶头上司,并对他身上那些异端的知识冷嘲热讽。(这些是后话,最后再说。)
  
   然后故事继续,年轻人一边执行任务一边开始窥探那些藏在夹缝中的“现实”。除最开始帮我们熟悉“操作规则”的小案子,第一件有意义的案件是“宅男御堂杀人夺名事件”,这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白毛的存在,这时候的他还只是个神秘的幕后人。之后是更加变态的“王陵璃华子尸体艺术品事件”和“泉宫寺狩猎事件”,在这两件案件中,白毛的动机一直暧昧不明,他自已也一直一副“我恶趣味我自豪”的样子。但是这都是表面现象,直到最后他怡然自得地割断了常守朱好友的喉咙,我们才知道他是“免罪体质”。
  
   免罪体质。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是游戏的bug,法律的漏洞,银行电脑里那张数字永远不变的信用卡。看到这里,你明白了,白毛是个滥用特权的无品玩家,他无比快乐地享受着自己的特权,不顾别人死活,人人得而诛之。
  
   恭喜你,顺利拿到了打开第一扇门的钥匙。
  
  
   可是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此白毛和另一个白毛一样不是个省油的灯。没错,我说的就是《攻壳机动队·个别的十一人》里面的“久濑”。(没看过的同学欢迎补课,个人强烈推荐~)放下两个人气象和格局的差异,单纯从自我定位上来说,两个人都有反政府或者美其名曰革命的远大理想。于是意料之内的大动乱开始了,白毛从自身的实际体验出发发明了“免罪头盔”这样神器,然后一个特权变成一群特权,个体的犯罪变成群体的暴动,数量级上的相与颉颃使得“正义-邪恶”这种多数人拿来统治少数人的二元对立体系遭到了强烈冲击,看似坚如磐石的社会系统终于在蚁穴的作用力下出现了局部的崩塌。这样的局面,不正是推翻政权的好时候么?于是好汉们簇拥着带头大哥冲到了总统府准备拔下象征专政的黑旗,但是大逆转出现了——没错,坐在总统席位上的原来是早就等在那里的真正的黑帮老大。
  
   黑吃黑,结果能怎样呢?
  
   小弟们化做炮灰,白毛被政府抓走。看似一切都尘埃落定,社会又恢复到了正轨上,但是莫名死掉的滕秀星像一根木楔深深地插到了公安局内部,只待某只锤子敲下,就可以咔嚓一声凿断公安局(主要是常守朱等人)这块木板。讽刺的是,让木板碎掉的最后一锤竟然就是政府自己敲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想把白毛收编。
  
   到此为止,所有的谜团都解开了。能创造这么诡异麻木的社会形态的上层统治者果然也是一群邪恶的变态,无论用多么看似合理的理由解释,这都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于是,“善-恶”的上下统治关系从道德上被逆转了,无论理智上接不接受,至少你从心理上觉得这样的政府推翻了也未尝不可,这样的政府制定的法律不遵循也罢。
  
   恭喜你,顺利拿到了打开第二扇门的钥匙。
  
  
   可是接下来问题又来了。出乎政府意料的是,白毛竟然拒绝了政府“好意”的邀请。照理说他煽动暴乱不就是为了夺取政权吗?为什么他会拒绝唾手可得的国家?答曰:政府不懂白毛的美学,白毛要的不是这个政权,而是这个政权不允许存在的某样东西。
  
   当然,这时的白毛心里还有另一样放不下的东西,就是黑毛(我实在懒得打絞嚙这俩字)。如同黑毛所说,白毛是孤单的。为什么呢?因为新时代的规则给每个人都安排了位置,独独没有给白毛安排位置。大叔这种旧时代的遗物也好,滕秀星这种天生被剥夺权力者也好,虽然被视为异端,到底新时代的规则都给他们找了个容身之所。可白毛连这种地方都没有,规则在他的身上是缺失的,他有的只是“自我意识”。可是抱歉,”自我意识“这种东西正是新时代绝对排除的。所以他以犯罪和变态趣味为诱饵不断地诱惑着被规则麻木的人们注意”自我意识“,就像以零食为代价求同学陪自己逃课出玩的小学生一样。可是结果是,被零食诱惑的人眼中永远只能有零食,他们看不到白毛眼里对”自我意识“的渴望,所以一旦警察来抓,老师点名,他们就只能狼狈地落荒而逃,连自己逃课这件事的意义都不知道。
  
   但是黑毛不一样。他是体制内的异类,他一边看似对规则妥协一边却无比执着地走着自己坚信的路,哪怕代价惨重(这一点和宜野座形成了鲜明对比)。于是白毛终于找到了跟自己有着同样气味的人,所以逃出来之后他给黑毛打了电话,并且再一次策划颠覆政府的行动——其实这一次他自己心里比谁都明白不可能成功,所以他在现场留下了那么明显的证据,因为一切只是为了把那个人引过来,让他背叛容身的公安局,背叛新时代的规则,把他拉到自己的世界里来,成为靠“自我意识”行动的同类。
  
   有一句贯穿终始的话,是常守朱说的:“他们两人大概在初次相遇之前就注定了这样的宿命吧。并不是意见不合,也不是无法理解。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深地了解彼此,一心一意地只注视着对方。”这就是这两个人的关系,也是白毛想要的关系。所以当常守朱拼命地想把黑毛拉回到规则里,黑毛说:”不要再侮辱我们了。”而黑毛在捡到了白毛留下的手枪之后,毅然决然地留下一句:“这是我和他之间的事情。”在这个没有人不可取代、没有关系不可被取代的时代里,这两个人成为了彼此无法替代的存在。所以对这样的时代感到绝望的白毛最后说:”但是为什么呢?被你之外的人杀死的情景,我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我死以后,你能找到替代我的人吗?”当然答案是不可能的。白毛有黑毛来杀死他,但世上已经没有人有资格来杀黑毛了。所以最后陪伴黑毛的,只有一本普鲁斯特的《追寻逝的时光》(不用“追忆似水年华”是因为那回忆并不美)。
  
   于是曲终委婉,一切复杂的狡诈的政治阴谋、社会规则都是为了映衬这两个孤独而独立的灵魂。你恍然大悟,原来这又是个相爱相杀的故事,只教人扼腕叹息。
  
   恭喜你,终于拿到了打开第三扇大门的钥匙。
  
  
   可是等等,故事还没结束呢。system发出了最后的狞笑,当日的年轻人站在了体制维护者的位置上。大叔死了,滕死了,黑毛逃了,但是这些都不会有人再提起了,就像当年死的佐佐木。然后宜野座接替了黑毛的位置,长马尾的弥生依旧冷漠淡然,新来的少女就像当年的常守朱,然后黑毛呢?他会不会扮演起当年白毛的角色?
  
   同样淅淅沥沥的小雨,dominator发出刺眼的蓝光,每一个角色都找到了它需要的人选,故事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重新起航。一如白毛最后的话:没有什么人是不可代替的,没有什么才能无法取代。个人泯灭了,系统存活着,终点回到了起点,一个圆环拉起了一长条隐藏在黑暗中的轮回锁链。我们疑心在常守朱之前有多少个常守朱,也永远不知道在白毛之后还会有多少个白毛。
  
   但是这就是现实。不是爱恨情仇,也不是正义邪恶,而是在群体的无记忆下难以传承的遗忘。system之所以可以如此强大地长久统治就在于它舍弃肉身获得了可以传承的“公共存在”,可是白毛已死,黑毛已逃,他们背叛规则甚至舍弃生命所追求的“自我意识”只能如细雨飘零在地上,无人记得,或者只能沉默。
  
   可是最后剩下的也不只是绝望。
  
   大叔死了,可是公安局的心理医生和那个bbs上无数的作家、学者还在,他们传承着足以和系统抗衡的“历史记忆”。滕死了,可是更多system无法解析的人还在,他们真实的痛苦会不断地质疑system的能力。黑毛逃了,可是宜野座代替了他的位置,他们是规则的拥护者吗?不,他们才是最后的颠覆者。至于白毛,那个有着无罪特权的疯子,谁知道常守朱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特权者”呢?而见识过system真实一面的她,站在体制内的她,会做出怎样的决断?谁都没法预测。
  
   于是第四把钥匙,隐隐地在黑暗中反射着光,浮现出来。但是这一次,老虚没有替我们把门打开,到底背后是希望还是绝望,由我们自己决定。

《心理测量者》一个故事和四个谜底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心理测量者》一个故事和四个谜底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心,谜底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