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建筑学概论》里和建筑有关的二三事

影视台词 > 影评 > :《建筑学概论》里和建筑有关的二三事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建筑学概论》里和建筑有关的二三事的正文:


  不知道是因为学建筑还是因为真是如此,总感觉这两年关于建筑师的电影特别多,随便一点就有《湖边小屋》、《单身男女》、《致青春》等等,这些电影里的建筑师要么浪漫多情,能在自己设计的高层上用灯光向女主告白,要么帅气多金,仿佛建筑是一条一步变成高富帅的捷径,这些显然都没有反映真实的建筑学和建筑师真实的状态,建筑只是一个浪漫的符号。
  《建筑学概论》是我这些年见过的与真实的建筑师最贴近的电影,虽然它的主线仍然是一个爱情故事。撇开“残酷青春”常见的“错过”主题不谈,电影里一些跟建筑有关的现象很有意思。
  1. 电影里的建筑师
  电影一开始胜民蜷在办公桌上睡觉的场景自然会让建筑学的同学产生共鸣了,这才是屌丝建筑师的本来面目啊,但后面给女主角将方案的一段台词才让我深信编剧应该是对建筑界有相当的了解的。“考虑到这个side shpe,我把这个这里设计的flexible些,在房子里留了一块space,这个space会更有dynamic的效果……用skip floor会让level更加丰富再添加点rhythm,可以引导周围的landscape……我觉得这才是最终的solution,把space给divided。”这段台词里的英文单词简直是讲方案和写设计说明时的必备神器,翻译成日常用语就是“考虑到这个基地形状,我把这里设计的更灵活些,这样空间会更有动感……用跃层会让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和有节奏感……”这种设计说明有时候真的就和甲方要求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一样不知所云。所以女主角终于忍受不了说了一句“你就不能说人话”么,很遗憾,现在的建筑师还真没几个会说“人话”的,不往外夹带几个英文专业词汇就显得自己不够“professional”。
  其次再看男主角依次拿出来的三个方案草模,造型都挺时髦,显示了男主人公驾驭非线性、解构等多种风格的高超技巧,但都显得很空洞。最后还是决定了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扩建的方案。女主并没有说这些方案不好,但是她多次用了“陌生”一词来评价这些奇形怪状的建筑给她的感受。对于使用者来说,建筑造型是否新颖奇特并不是他们所追求,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唤醒记忆的亲切感,不论这些记忆是真实存在还是经验印刻在潜意识中的。
  最后本电影是对建筑师的一种洗白。前一段时间微博上出现这样一条新闻,“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徐某毕业两年后年薪已达30W,称在武汉轻松买房。”消息一出引起一片哗然,建筑师俨然被各方媒体塑造成了有型有款有思想的高富帅典型代表,殊不知当你们上班的时候建筑师在画图,当你们约会的时候建筑师在画图,当你们睡觉的时候建筑师还在画图,就像电影中的男主角当了建筑师也并没钱搬到传说中的“江南”。梁鸿在《出梁庄记》里写过一个室内设计师,白天西装革履穿梭于各大高端场所,晚上只能蜗居在五环外的小出租屋里,长期游走在两极之间的生活令他压力很大,建筑师又何尝不是呢?唯一让人支撑下的或许是热爱的专业,学建筑在我眼里更像是一种自我修行。
  2. 电影里的建筑学教育
  电影里的《建筑学概论》课同样让我印象深刻,依稀记得本科的《建筑学概论》是在补构成的课,也鲜有老师这样启发我们思考“什么是建筑”这样的基本命题。许多年来,我们一直矜持的想保持自己的专业性,不愿承认我们周遭的纷乱现象有什么建筑学意义可言,其结果就像电影中的男主角一样,用建筑学特有的形式语言堆砌出一个个新奇的纸上建筑。个人非常赞同电影里老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观察和体验自己身边的建筑才是认识真实的建筑的最佳方式,尤其是在刚入大学的启蒙阶段。先从感知上体会建筑,才能慢慢上升到形而上的理论高度。
  3. 电影里的建筑
  最后说说电影里最后建成的住宅,从电影里来看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平面上基本还是通过“补形”的方式扩建了客厅和厨房。客厅的无敌海景长飘窗是空间亮点,韩国人似乎很喜欢有移动推拉窗的窗户,电影前半段的有个咖啡馆的场景也是这样,但电影的归电影,真实里出于安全性、私密性考虑恐怕都没法这么做,而且韩国的气候应该也不太适合这种大面积玻璃开窗的住宅。电影里也保留了老宅的红砖墙面以及上面留下的时间印记,也是很多旧建筑改造里面遵循的原则。

《建筑学概论》里和建筑有关的二三事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建筑学概论》里和建筑有关的二三事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建,三事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