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中国合伙人》——一段既理想又现实的奋斗史诗

影视台词 > 影评 > :《中国合伙人》——一段既理想又现实的奋斗史诗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中国合伙人》——一段既理想又现实的奋斗史诗的正文:

   不久之前看完《中国合伙人》,现在越想越有共鸣,感情酝酿到这个地步,呼之欲出是必然的!
  
   影片基调很主旋律,友情、梦想、奋斗、幽默诙谐等国产优秀大片的成功因素一样都不少,再加上衔接得如行云流水般紧密的倒叙插叙手法和不断勾起80年代观众情感脉搏的怀旧岁月画面,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励志励志再励志,感动感动加感动!”
  
   电影以新东方的创业故事为主线,人物以俞敏洪和徐小平、王强三个人在新东方的共同奋斗、兄弟情谊为蓝本。讲述三个出身和性格各不相同的好朋友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拼搏沉浮,同时带出了中国这30年的变化。
  
   常言道:“三个男人一台戏”,从刚看到电影海报上面三位主演像练蛤蟆功一样蹲在纽约市街道的照片,我就感到这是部多主角、多线路、人物发展轨迹交叉进行的剧情,即主角数大于一、剧情发展路线呈复数交叉态势、“形散神不散”的散文式讲故事手法。
  
   类似于《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张国立、张铁林、王刚那样的“铁三角”,这回,黄晓明、邓超、佟大为组成了新的“梦想奋斗三人组”,人物原型分别对应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徐小平、王强。
  
  
  
  
   撇开剧情先谈谈演员与角色的融合度:三位主演都表现得完美无缺,我几乎挑不出一丝毛病,不过演员的角色分配还是与我先前设想的不一样,观影之前,我就看网上说这是新东方的创业史,那时我心中的角色分配是:佟大为演俞敏洪(这是我从他一贯的老实憨厚甚至带点傻傻呆呆的银幕形象所得出的结论);邓超演徐小平(这是从他演过的角色基本比较正派正常正经推断的);而黄晓明,百分之百演他们之中最屌的那个(这是因为他一直以来的银幕形象非帅即酷,尤其是这厮在电视剧《新上海滩》里,几乎只要一有机会就要捋捋那油得发亮的大背头、用帅到无以复加的手势仰头叼根烟、再以潇洒得难以言表的抬手转身披风衣,装逼范十足!引屏幕前无数小女生眼冒桃心竞折腰!)新东方三人组当初谁最屌?毋庸置疑是王强(结合后来老俞多次演讲的描述,王强当初上课非常受女生欢迎,而老俞自己的课只有男生来听;老俞读大学时不知买什么书时基本上就跟着王强买....那描述,俨然老俞毕生的崇拜者!)
  
   结果等我真正看到影片时,这才发现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有多大:本该演牛逼海龟的演傻逼土鳖;本该演憨厚呆萌好男人的演装逼文艺泡妞青年;本该演低调平凡默默无闻的演在学校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领头羊。当然,这都是我的一厢情愿,内地三大小生偶尔颠覆下形象,换换口味,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也让我对他们有了全新的看法。
  
  
  
  
   本片的基本剧情是:20世纪80年代,三个怀有热情和梦想的年轻人在高等学府燕京大学的校园内相遇,从此展开了他们长达三十年的友谊和梦想征途。出生于留学世家的孟晓骏(邓超 饰)渴望站在美国的土地上改变世界,浪漫自由的王阳(佟大为 饰)尽情享受改革开放初期那蓬勃激昂的青春气息,曾两次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成东青(黄晓明 饰)以孟晓骏为目标努力求学,并收获了美好的爱情。然而三个好友最终只有晓骏获得美国签证,现实和梦想的巨大差距让东青和王阳倍受打击。偶然机缘,被开除公职的东青在王阳的帮助下办起了英语培训学校,开始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美国发展不顺的晓骏回国,并加入学校,无疑推动三个好友朝着梦想迈进了一大步。新梦想再扩规模,成东青被媒体和青年塑造成为留学教父,不由自主地散发着一股从土鳖蜕变成领导者的光芒,让孟晓骏看不过,二人渐貌合神离,王阳左右做人难。后来三人一起来到美国,就涉嫌抄袭版权的事情来和美国绿卡签证进行谈判。最后三人重归于好,然后一起对外,当然最后的最后是成功地冲出难关,是一个完美的大团圆结局。唯一瑕疵就是成东青的感情问题依旧不明,与初恋女友再见时已是物是人非(她嫁做人妇,再添一娃娃,相见泪两行,欲言复又止!)不过,本片的主题是三个大老爷们的创业奋斗历程,爱情戏也就只是陪衬辅助,我们的重点还是分析下三位主角其人其事!
  
  
  
  
   在影片刚看完时,我便联想到了我自己的青春史(当然,我现在也很青春!哈哈哈!)如果以读完大学就闯社会奋斗拼事业为标准,那么,今天大多数中国人的青春便是在大学时期(也就是本科四年或三年)因为上大学之前的时光基本上是按照老师家长的意志和高考制度在千篇一律地啃书本和搏杀题海,而大学毕业之后同样是按照公司单位规章制度在万众一心地加班加点、争金夺银,唯有大学期间,才是你可以自由自在、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生活、挥洒热血的真正的青春期(当然是相对的)!在这个象牙塔里,你会遇到各种人,发生各种事,就像本片第一主人公成东青那样!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请调动自己大学本科时的记忆,还没上到研究生的可以现在就注意,还没上到大学的可以到时对照我的话检验):在大学,排除那些“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及时享乐派和无所事事混日子的“逍遥派”,凡是心中有点追求,想要在学校里有点作为,对未来有过憧憬的男生(女生呢?不好意思,我没调查过,更没经历过,按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就不发表评论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主人公成东青那样,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屌丝,他不一定有一个苦逼的家庭(成东青便是来自一个为了供他上大学全村借债、家徒四壁的农村家庭),也不一定完全没有优点(成东青的优点就是有信仰、敢牺牲、能坚持,甚至有点执拗,大学四年读完了800本书,为了追到可望而不可及的女神使尽浑身解数,百折不挠就是明证),但是只要把他放在你面前,一般人不会看第二眼;走在街上属于擦肩而过,回头率等于零的类型;同班四年再回想没印象的平凡平常加平庸的“太平公主”,男人不疼瞧不起,女人不爱看不上!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他的归属似乎只有永远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别被放出来。
  
  
   第二种就是像孟晓骏那样,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精英,他不一定有显赫优秀受人尊敬的家世(孟晓骏的父亲和爷爷都是留美博士,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书香门第),也不一定就是同学读书座谈会的主心骨、台柱(大学期间成东青班上的各种学习聚会沙龙基本上都是孟晓骏在指点江山、独领风骚),但是他们一般都有一两项甚至多项自己可以独当一面、发挥到极致的技能(孟晓骏在读书、学英语上具有其他人无可比拟的优势),和自己独特自负的的个性(孟晓骏的书上一般都盖有“孟晓骏之书,概不外借”的红印,一般人见了估计都会用一个词形容—“装逼”),甚至还有一个和他一样旗鼓相当、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青梅竹马(孟晓骏的挚爱良琴估计也是文艺世家,从小到大,他们一个读英语,一个弹钢琴!),让我们这些成天绞尽脑汁琢磨如何泡妞追女生“脱光”的光棍苦逼屌丝情何以堪!这类人,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要求更高,对于能力档次差自己太远的人是不屑于交往,有点孤僻,有点清高,说话也言简意赅,纵使聚会演讲,也争取不说一句废话。内心里,关于自己和他人都有一本账,时刻清醒着,认识问题也深刻全面。他们如果再长得帅点、表情严肃点,就是日本动漫里往往人气爆棚的冰山冷面瘫帅哥(可参考《灌篮高手》中的流川枫)
  
  
   第三种就是像王阳那样,这类人是我们从小到大一直渴望成为的类型,他不一定多才多艺、风度翩翩、玩世不恭(王阳在大学写诗唱歌开party,喝酒跳舞成功泡上火辣洋妞),也不一定特立独行、叛逆愤青、洒脱不羁(王阳在大学时那一头飘逸长发让我瞬间想到年轻时唱着“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刘欢,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引领潮流的风向标,同时在大学年代肆意挥霍青春,喝酒泡妞、写情诗、打群架、录像厅……一个个青春戏码组成了王阳的“愤青”人生)对于这类人,形容词太多,毕竟他们情趣丰富、乐天开朗、幽默诙谐、潇洒自在,感觉就是一个时刻在调戏着生活如同老叟戏顽童一样的人!这样的人,男生愿意交朋友,女生乐意处对象,人人喜欢,处处欢迎,可谓八面玲珑!用一句古话说就是“中庸”,正好就处于成东青那种土鳖得你瞧不上和孟晓骏那种孤高得看你不起的两种对立面的中间,不高不低,不雅不俗,这就是为人处世的最佳状态、交朋结友的最理想对象!既不曲高和寡,又不沆瀣一气!既圆润得让你满意,又洒脱得自己开心!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的三种人基本上是两条平行线(孟晓骏和王阳还有点共同爱好和特长,算有些交集),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有交叉点的,那么成东青和他们是怎么搞到一起的?
  
   电影给出的答案是:在一开学时,成东青作为新生游览校园时,无意中卷进了孟晓骏和王阳的争执吵闹中,于是“从此以后,我开始跟着孟晓骏和王阳混”。人就是这样,喜欢跟着比你强的人,正所谓“与强者共舞,方显英雄本色!”比你强的人,散发着一种“信我得永生、听我准没错”的气势,往往才见第一面你就被他征服!不过这时,成东青与他们还不是平等相处的朋友的,因为他用了“混”这个词。说到“混”,我们往往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小弟跟着大哥混”,而你只有听话的份!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想要与比你强的人交朋友,基本上只有靠机遇和缘分,主动出击基本没戏(交朋友和交女朋友是不同的,有天壤之别!)那么,什么叫缘分?你们碰巧分到一个寝室睡上下铺,这不是你的意志所能决定的,这就是缘分!
  
  
  
   如果成东青在三人之中一直是以小弟的身份唯唯诺诺,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那么,他是怎样从小弟转正成为兄弟呢?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一堂美国讲座上,孟晓骏和王阳因为冒犯了一位老教授,被老教授的学生群起围攻,他们跑出教室,老教授的学生紧追不舍,说时迟,那时快,成东青以风驰电掣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打手们即将冲出教室时奋不顾身地拦在了他们面前,张开双臂,挡住了大门,独自承受雨点般的拳头。孟晓骏和王阳渐行渐远,突然,他们又停了下来,相视对望,立马往回奔。于是,本片中最兄弟义气的一幕出现了:孟晓骏和王阳被成东青的查克拉所感染,调头折返,赶在成东青快被扁得他老妈都不认识之前杀入战局,拿书卷当金箍棒,大喝一声“俺老孙来也!”,瞬间便和十多个抠脚大汉扭打在一起,上演了一出“拯救土鳖成东青”的战争兄弟情感大戏。顿时,教室变格斗室,全体学生上演全武行,成东青、孟晓骏、王阳三人大战一众牛鬼蛇神,那场面,激(基)情四射!此时此刻的成东青,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一刻,我想到了《天龙八部》中萧峰、虚竹、段誉在少林寺大战群雄,成就了一段武林佳话。“如果我之前还没有资格成为他们俩的朋友,现在,我可以了”。至此,成东青转正了!他征服了孟晓骏和王阳。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如果强者用自己的学识、才能、气质征服了你,那么,你能做的就是用自己以诚待人的本分和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勇气征服他们!
  
   从此,成东青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风生水起:孟晓骏教他读书学习背英语,还把那本“概不外借”的牛津词典也给他了,哇!换装备了!加经验了!要升级了!王阳则教他浪漫泡妞追女神,结果,屌丝逆袭成功!成东青和女神苏梅开始了“李雷和韩梅梅”的爱情故事。于是乎,成东青开始在这两位爷的调教之下,一步一步地开始告别自己的屌丝人生。
  
  
  
   故事到了这里开始慢慢转折:兄弟三人跟八十年代莘莘学子一样,怀抱着一个美国梦。申请签证的结果是:一个成功,一个在最后时刻放弃,一个多次被拒。土鳖成东青延续失败的命运,眼看孟晓骏出国完梦,他失望透顶,他只有留在燕大任教,却又因在外私自授课,被校方发现,央求悔罪仍被除名,毫无余地的成为一个真正“失败者”。
  
   美国那边,孟晓骏正要一展抱负,却未料堂堂燕京大学高材生,在美国根本找不着工作,落得在餐馆当侍应助理的命运;王阳本可以拿到签证,却因一个一见钟情的美国女孩放弃出国,贯彻其浪漫派个性,结果被女友甩掉;成东青一无所有,只有偷偷在肯德基办补习班,其独特的自嘲教学法,却渐渐吸引不少学生。这是命运的安排,他从没想过,被拒签这个人生最失败的挫折,亦是成就他人生中最成功的契机…
  
   成东青请王阳加入一起办补习班,成东青毋忘孟晓骏,让他回国强势加盟,正式开办“新梦想”学校。剧情发展到这一步,令人大跌眼镜:当初那个最无能最二逼的土鳖成东青成了领头羊、总裁,而让他一直望其项背的两人却成了给他打工的。
  
   作为经常听老俞励志演讲的忠实听众,剧情的发展在我意料之内(想必大家都一样,这部电影基本上就是老俞的奋斗史,而老俞最喜欢在励志演讲中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拿来调侃,于是,他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零碎琐事就成了公开的秘密。
  
  
  
   到现在为止可以认真的归纳一下:这三个人分别代表了什么?他们的团体合伙成功又代表了什么?
  
   先说成东青,这是最好分析的一位:他是我们这个社会上最常见的一类人,用很多人喜欢自嘲的说法就是“屌丝”:长相不是王力宏(除以二),身高不是姚明(除以二),家境不是李嘉诚(除以N)...即要啥啥没有的类型。光有屌丝的面貌还不要紧,如果连内心也是屌丝的,那么他们就一辈子都是屌丝!他们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唯一可以炫耀的只有自己的辛勤和汗水!片中,孟晓骏经常问成东青“你有梦想吗?”,在我看来,这句话就相当于以前央视记者常问路人甲乙丙丁“你幸福吗?”先别笑,排处现实因素,一个人想要实现梦想,必须心中时刻装着梦想,既“有梦想才能实现梦想”。那么,实现了梦想是不是就幸福了?这不一定,有的人以达成目标为幸福,有的人以生活本身为幸福,按成东青的说法“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一听到这句台词,我就想:这要谁说成东青的原型不是老俞,那真是鬼都不信!这腔调!这口吻!明显就是新东方一直以来的精神面貌)看得出,成东青认为:实现梦想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他的观点虽不能代表所有屌丝,但却是一种可靠的说法——如果不对奋斗过程充满感情,只是对结果渴望,很难想象屌丝从哪里获得精神力量坚持下!
  
   用一首打油诗描述成东青这样的屌丝,就是“屌丝不可悲,,梦想最可贵。相伴一生中,坚持就幸福。”
  
  
  
   有了梦想信念,努力做,就能成功吗?怎么做?朝哪里做?又是一系列的问题,这就是一个规划安排的问题,于是,孟晓骏横空出世!
  
   之所以用这么夸张的词,主要在于影片开头成东青答签证官的那段对话:
  
   签证官:你的偶像是谁?
  
   成东青:孟晓骏
  
   签证官:孟子?
  
   成东青:孟—晓—骏!
  
   镜头切换
  
   签证官:孟晓骏先生,恭喜你,星期五回来领取签证。
  
   孟晓骏:谢谢。
  
   相信第一次看影片的童鞋立马会在心中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孟晓骏何许人也?他凭什么荣获本届“最佳男主角崇拜奖”?男主角因为害怕签证官误以为是孟子,还一字一顿地念出了他的名字。最不寻常的是,我们一般人一说到最崇拜的人,往往就是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那些名字只能从书上找的人,他们基本上都到上帝和佛祖那里报道了!碰巧还在人间的,一般也都离自己十万八千里,不是在美国就是在欧洲,这辈子基本上别指望能见面!这次这位不光是个活的,还一直就在自己身边,想见就能见,确实很稀奇!
  
   其实一点也不稀奇,崇拜往往源于不了解,不了解成长为敬畏,敬畏再生级成崇拜,但并非那些离你越远的人越容易被崇拜:离得远更容易被戏说、被篡改,反正大家都不知道、都不关注,更何况现在这一代人经过反传统浪潮的洗礼,基本上普遍地藐视崇高、质疑伟大,尤其是我们学历史的,在其他人眼里高大全的历史人物,在我们眼里可能屁都不是!他们一到我们手中就如同鱼肉上砧板,任我等切割解剖。我们的特长就是,永远能化高雅为庸俗,从四书五经中读出黄赌毒,从唐诗宋词中读出屎尿屁,从古代圣贤身上读出脏乱差....什么都能怀疑,什么都能重新建构!我们的任务基本上和记者差不多,唯一区别是:他们从活人身上找隐私,我们从死人棺材里挖宝藏!
  
   说这么多,主要就是想告诉大家:这年头,崇拜一个人不容易,想要被人崇拜更难!但是,孟晓骏做到了,不光在这段对话里有体现,到了影片中间,成东青又在众多学生面前说了句更肉麻的话——“孟老师刚从美国载誉归来,他是我成某人一直以来的偶像,一直想追赶,却只能望其项背的人!”在美国混不下了才回国被他说成是“载誉归来”;不光是偶像,还是一直以来的偶像;不光想追赶,还永远都追不上(连未来能不能追上都想好了),成东青对孟晓骏的景仰之情真是如同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又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个别腐女别喷鼻血,这不是晋江!)那么,孟晓骏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同为燕京大学学生,孟晓骏的魅力实在太大,大到让成东青每天自卑1万次。他会的孟晓骏都会,他不会的,孟晓骏也会。想要美国的梦想是孟晓骏教给他的,如何正确地学英语也是孟晓骏教给他的,成东青的奋斗路线基本上就是孟晓骏安排的!“我向孟晓骏发誓,为了成为他,我要在大学四年里读800本书,我要横扫燕京大学图书馆。”人家一不是你老爸老妈,二不是你老婆相好,跟他发誓干嘛?废话,当然是好基友,一辈子啦!错了,是偶像、学习标兵、道德标杆,时刻起着先进模范带头作用,社会主义要同志不要“同志”!
  
   不仅如此,孟晓骏最让人觉得牛逼的一点就是—总是在云淡风轻时若无其事地说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话。例如在澡堂三人洗澡时那段对话:
  
   孟晓骏:我只会为一件事情哭,就是我登上了美国Time周刊封面的时候。
  
   王阳:你怎么不说你当美国总统的时候啊?
  
   孟晓骏:其实只有这个我做不到,当总统必须出生在美国。
  
   屌吧!当众多屌丝还在纠结下顿饭吃啥时,这位爷的心早就飞到白宫了!霸气啊!一般人听了估计也就当笑话呵呵,可成东青相信!他之所以把孟晓骏奉为偶像,主要就在于他了解孟晓骏,后来他们产生了裂痕,则在于他不了解孟晓骏!
  
   他了解孟晓骏的家族传统、恋爱历程、学问素养、理想抱负,孟晓骏在他眼里是就是一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出生于书香门第,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翩翩贵公子,如果孟晓骏对人一直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也就罢了,成东青倒也不会如此崇拜孟晓骏,顶多就是敬佩他,偏偏从第一次不期而遇,孟晓骏就打破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温恭自虚、婉婉有仪的谦谦君子形象,一句“你有病啊!”开启了他与王阳用中英文各种脏话相互问候、用各种生活用品对扔的小规模战争(那一段把我快笑死了!)也不知成东青哪根经不对,大概是觉得这样的人真性情(有文化的人骂人的话都成了名言警句!)很酷!于是就开始死心塌地的在孟晓骏的鞍前马后。
  
   至于孟晓骏,他并没有觉得认识了成东青之后和以前有什么不同,依旧每次在各次座谈会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他眼里,成东青一直是他所说的那个“笨蛋”(直到“挡拳门”事件之后,但是这个称呼却是直到他们合伙创业成功后也没改变)当然成东青也不在乎,还是每天兢兢业业的在座谈会上为各位同学倒开水(看到这里,我又想到了老俞经常在演讲上提到的他大学时期经常到徐小平老师家替茶话会的人倒开水,直到所有人在他有天没之后感到不适应的趣事,两相对照,很有触动!)
  
   对于成东青的学问素养水平进步,孟晓骏居功至伟:从一开始的的发誓看800本书,到成东青的英语被笑是日语时出手指点,再到成东青得肺结核住院,孟晓骏把那本“概不外借”的牛津词典送给他(里面附上一张“有天你会让我妒忌的”的字条就把成东青感动得一愣一愣的!瞬间就原谅了他不来看望自己!)孟晓骏从没有主动帮忙,一直都是成东青出了糗、遭了罪,找他帮忙他再帮,成东青不找,他就不出手。如此被动,哪里像个朋友!他们的这种帮忙机制挺像是一种傲慢师傅教笨蛋徒弟:
  
   徒弟(欢天喜地跑来):师傅,我练成了降龙十八掌!
  
   师傅(侧眼望了望,继续看《娱乐晚报》):哦!知道了!
  
   第二天

   徒弟(鼻青脸肿、狼狈不堪地回来):师傅,我下山碰到洪七公了,和他约定赢了他就可以当丐帮帮主,可我怎么输得这么惨?
  
   师傅(头也不抬,一直在看《花花公子》):你练的是降蛇十巴掌,是降龙十八掌的山寨版,最近打击假冒伪劣很火,你咋就上钩了?洞里练正宗降龙十八掌,练好了再来找我。
  
   三个月后
  
   徒弟(满头是包、屁滚尿流地回来):师傅,我练成了降龙十八掌,下山碰到了杨过,和他约定赢了他就能娶小龙女,这次怎么又输了?
  
   师傅(低头吃鸡翅):杨过集多家之所长,你光靠一样武功难以取胜,这里有本九阴真经,你练成了就有了至阴之力,和你的降龙十八掌的至阳之力阴阳互补,就能发挥出更强的威力了!
  
   徒弟:弟子一定潜心苦练!(转身要走)
  
   师傅(抬头):慢着!
  
   徒弟(大喜):师傅,还有什么秘笈要给我?
  
   师傅:下山替我买最新一期《花花公子》,之前那期上个星期就看完了,对了,钱你替我出,算是九阴真经的月租!.....
  
   孟晓骏是不是很坏?总是坐等成东青吃亏了才救火!他是不是很消极?就像挤牙膏一样,挤一下才吱一声!(这个比喻在中学时期常被老师用来形容我们低下的学习积极性)
  
   其实这倒不是孟晓骏爱装逼,喜欢通过别人的受罪来显示自己的高明,毕竟最后他还是把答案告诉了成东青(他大可以不说,甚至谎称自己不知道,而成东青确实在他的指导下突飞猛进!)这纯粹是他性格使然: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孟晓骏身上多少有点文人的高傲和自命不凡,每次都主动地给一个别人出谋划策,想帮他防患于未然,他领情改正还好;要是不领情嫌你多事,岂不是热脸贴冷屁股,自讨没趣!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当魏征,天天给你……孟晓骏要是做这种事,那就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联想到各自的学习经历:小学中学时期,不管老师怎样苦口婆心的督促我们学习,我们依然左耳进右耳出;到了交钱上培训班时,哪怕那个老师讲的再无聊乏味,我们都会绞尽脑汁地把有用的笔记做完整。为何?前者不需要你出钱(爸妈替你出了),后者需要你放血,有没有代价的区别!所以,同学们出当家教补课都是要钱的,要把当初放的血输回来(呵呵!题外话!)
  
   在需要你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东西面前,人都会考虑再三,慎之又慎,一旦出手争取到了,必定无比爱惜!如果是免费获得,例如路上学生发的传单,一定才走几步就扔垃圾桶!建议指导亦如此,如果你刚刚正因为没有指导付出了代价,那么这时的来自他人的良言就是雪中送炭,而“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差别是很大的,受到的待遇也是天壤之别!而孟晓骏对成东青的指导每次都是雪中送炭,偏偏这还不是他刻意为之,而只是性格使然,自然而不做作!这样一来,孟晓骏在成东青心中的形象就更加高大了:听他的就一帆风顺,不听他的就一塌糊涂!孟晓骏都快成诸葛亮了,神机妙算啊!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成东青就差每天“三顾茅庐”了!所以在后来孟晓骏从美国落魄归来时,成东青接他时谦卑得像地方官迎接中央领导,王阳调侃道“这位小同志,让首长把话说完嘛!”当时新梦想初具规模,是成东青和王阳殚精竭虑、起早贪黑得来的,而他却可以让此时尚无尺寸之功的孟晓骏来当总指挥,就像他说的“如果新梦想也是一台录音机,遥控器始终在孟晓骏的手里。对他来说,遥控器只有一个功能键,快进键”这倒不是成东青“礼贤下士”的历史典故看到了,用来收买人心,而是他真的确信“如果让他来做同样的事,一定能比我做的更好!”他和王阳相信:从美国回来的孟晓骏,能看到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所以对他,我只会说一个字。”于是,孟晓骏说不想搞大型讲座,只搞一对一签证模拟面试,他Yes;孟晓骏一年之内启动了30个发展项目,他Yes;孟晓骏筹备当时看起来还很遥远的互联网教育,他Yes;孟晓骏实行学生给老师打分机制,他Yes;孟晓骏提出股份制改造计划书,他Yes……到最后几乎成了“凡是孟晓骏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孟晓骏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两个凡是的方针!而事实上,孟晓骏的指挥判断基本上也都是正确高效、符合潮流、见地深远的!再加上成东青的无条件支持,效果立竿见影!这就是崇拜的力量,!孟晓骏在成东青心中俨然毛主席在小红卫兵心中的地位!
  
   唠叨了这么多,主要就是为了讲解孟晓骏“成神”(在成东青心里)的原因和经过,因为了解,所以能更加相信,自己心中那个光芒四射的形象就是真正的对方(相比于过那种因为不了解而盲目崇拜,这是新时代的一种崇拜形式,很具有代表性!不信可以留意那些你身边的那些你所崇拜的人)但事实上,孟晓骏依然有很多地方是成东青不了解的!
  
   孟晓骏同意和成东青合伙,兄弟义气、投桃报李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尊严、荣誉,想要通过一个平台来成就事业,进而以自己的意志来改变世界,影响时代!当新梦想在初期因为办校未经政府许可导致的违章行为、手续不规范等的问题,三人被请公安局喝茶时,孟晓骏与警察发生争执,就像后来EES(美国教育服务中心)总裁所说的“看来你在美国受过良好的教育”,孟晓骏满脑子都是美国式思维和方法,但他忘了这里是他曾今再也不想回来的地方!这件事深刻的告诉了他:亲,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中国的,想要看蜘蛛侠大战三千城管的观众,趁早退票滚蛋!孟晓骏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可他偏不信这个邪,一怒之下,他说“我不走了,成东青,我留下来,我以后跟你混”成东青听了,满脸掩饰不住的喜悦,就差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其实孟晓骏主要是想通过新梦想积攒力量,等时机成熟时,再突破束缚,改变现实,影响中国,向这个让他今日屈尊的“中国式”报一箭之仇!他要在中国实现自己的美国梦!简称“中国梦”(《中国合伙人》的英文译名为《American dreams in China》,意为“中国的美国梦”。)但对成东青来说,这都无关紧要“只要有你在,一切都是浮云!”
  
   孟晓骏对成东青说“听一个人说话,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是要听他没说什么”既是在提醒他—你不了解我,也是希望他认真想想自己真正的愿望是什么。但是结果就像王阳说的“他不知道孟晓骏想要什么,他只能确信,他自己不想要什么”
  
   孟晓骏说“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根本不知道”在他眼里,成东青就是一个“除了拿麻袋装钱还会什么?”的土鳖。
  
   但是,成东青并不真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土鳖,在有些方面甚至连孟晓骏也自叹不如,“他总是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冲上,这个我做不到”1999年南斯拉夫中国大使馆被北约军机轰炸,成东青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前来砸学校的狂热“爱国青年”时那番挺身而出的义正言辞,可谓振聋发聩!“美国人炸大使馆,你们就砸英语学校,那外星人炸地球,你们是不是要砸航天部?你们和30年前有什么区别?你们就知道窝里横,中国人打中国人,懦夫,蛮横!向那个打你的人学习,直到你变得比他更强。”看到他顶着辱骂,迎着群情激奋,被石块砸中,血流不止,依然坚挺地站在人群中央,威严地审判着盲目群众的无知,那一刻,他仿佛是这世界上唯一的英雄!孟晓骏在楼上弯腰的背影,似乎标志着他终于在这个土鳖面前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颅!永远高高在上的孟晓骏也有佩服别人的时候!
  
   佩服归佩服,只是孟晓骏和成东青此时已渐行渐远,尤其是在股份制改造和新梦想上市的事情上,孟晓骏多次与成东青意见相左,以致剑拔弩张、友谊几近破裂,成东青一直没有因为孟晓骏多次当众冒犯他而耿耿于怀(不然他也不会在王阳婚礼结束时,孟晓骏说要退股时,讲出“孟晓骏,新梦想不能没有你,我们是二十几年的朋友了”这样的话)但孟晓骏决定的事是不会回头的,并且这次他一口气来了个感情总爆发,把一直以来想说但没说的话全倒在了成东青面前:“朋友?谈感情是吗?你在学校替我跟王阳挡拳头的时候,我相信过;我美国,你们送我的时候我相信过;我现在不相信了”(既肯定了成东青一直以来对于三人友情的付出,也立场坚定的和过说拜拜!)“还记得那本词典吗?里面有一张纸上面写的东西,不是写给你的,那是写给我自己的,让你误会了,不好意思。”(怎么都感觉孟晓骏是在牵强附会,“有天你会让我妒忌的”无论从语法还是断句都看不出是自己写给自己的,更加没见有人把写给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自恋!这娃真傲娇!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孟晓骏他自己是信了!)
  
   孟晓骏在这里还是说了谎,他并不是彻底放弃了这段友情,他对成东青说“我没有朋友,只有你们两个是我朋友。”对王阳说“我只是曾经认为我自己最重要,只是曾经”(就像孟晓骏说他爱美国,他是说“爱过”!而曾经一旦变成现在是很难回到过的,曾经沧海难为水嘛!)
  
   孟晓骏有句话最直接的表达了他对成东青的不满及他希望成东青做而成东青没做的事——“我不管你们高不高兴,我什么都跟你们说,可你们呢?Stage fright(演讲恐惧症),我有这个恐惧症,我不敢说,你们为什么从来不提呀?商量过吗?这是朋友?朋友?”
  
   我始终认为这句话是婚礼结束后的最高潮,也是孟晓骏之所以选择退出的根本原因:从创业至今,无论孟晓骏提议干什么,成东青都是yes,看似从善如流,也让孟晓骏的能力得到了最强展示,个人价值尊严得到了最大体现。但是作为他唯一的朋友,成东青这样就够了吗?给他展示能力的机会、获得尊严荣誉的时刻,我用”从善如流“这个典故,大家不觉得他们的关系有点像古代君臣、主公和谋士、皇帝和谏臣、老板和打工仔,他们的关系只有提建议和接受建议,没有其他,作为上下级,这样做恰到好处;但作为孟晓骏唯一的朋友,成东青还是做得太少了!
  
   成东青认为孟晓骏比自己强,做什么都是对的,他提的方案自己只要说Yes就行,他认为孟晓骏代表着最理想的美丽新世界,而自己只要紧随其后,便能把梦想变成现实(当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大,有了体制束缚时,情况就变了!)孟晓骏会有弱点吗?他会有失误吗?成东青的答案是“No”。那我需不需要找他聊天谈心减压呢?还是“No”。话说我成东青的偶像会有办不成的事吗?他会有压力吗?我找他谈心,他不就会觉得是我以为他有压力,办不成事,无能吗?这样他岂不是觉得我在小觑他?成东青只考虑到了事业,却忘了朋友之间最基本的交流!话说,当初他们在学校时,没有公司,没有事业,一起读书、一起泡妞、一起打架、一起为梦想而奋斗,那时的他们,经常在一起,仰望星空、畅谈理想、洋溢青春,而现在有了事业,有了成就,最初的畅快自在、思想交流却没有了(果然用一句老话就是“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在某些方面比他弱就忽视你真诚的言语,即使他所有方面都比你强(这种情况估计世所罕见,你也不可能和他交得上朋友!目前还没多少人可以无聊到喜欢找一个样样比自己差的鲜明对比来衬托自己的高大全,即使他愿意找,估计你也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至少在对待友情的投入上,你们是平等的!你可以用心听他倾诉苦恼(即使你无法解决)、陪他分享喜悦、向他提点善意的建议(即使他用不上)忧伤两个人分担可以变得微弱,喜悦两个人分享可以变得巨大,善意的关怀即使不能解决问题也能将心比心!成东青忽视了友情最根本的东西,所以才到了今天这一步!
  
   孟晓骏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他按照自己的剧本想要把新梦想变成他的理想国;成东青从无到有,一砖一瓦的建立起他一生中唯一的事业——新梦想,他不能不小心翼翼、瞻前顾后,并在复杂现实的发展中更加不得不慎之又慎,而这在孟晓俊眼里就是裹足不前、保守僵化!他们的矛盾实质上也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当快速前进的理想与步伐缓慢的现实发生矛盾时怎么办?需要有人以中庸之道来调和,让它既不激进又不保守,而王阳,便是这个人!
  
   前面说过,王阳是那种为人处世最圆润、挥洒青春最潇洒的人,既八面玲珑,又洒脱不羁,是所有人都喜欢的最理想的朋友。如果成东青和孟晓骏是两个国家的话,一路走来,王阳已经不知拿了多少次诺贝尔和平奖了!成东青和孟晓俊的矛盾几乎成了影片后半部分的主线,而王阳的角色,就是那个在战火快把线烧断时泼水灭火,确保剧情继续发展的那个人!他是最早看清生活真谛的人,是一个在每个阶段都活得很精彩的人,成功得算是一帆风顺,他是很多人都想成为的那个人。他是三位主角中最让人钦羡的一个,他梦想着改变世界,懂得讨女人欢心,不羁得让人羡慕!
  
   虽然王阳在能力上并不比孟晓骏差(连孟晓骏都承认王阳的口语比他强),在性格上也比孟晓骏完善的多(想孟晓骏那样动不动就向领导耳提面门、大放厥词甚至“逼宫”的人几乎可以算是有性格缺陷的了!)但是成东青从来都不崇拜王阳,至多是认为他比自己强,可以成为很好的帮手(当然也是好朋友!)他心里的第一偶像始终是那个老是骂他“土鳖”的“孟夫子”!
  
   王阳和孟晓骏都有谈恋爱,孟晓骏自始至终都只有他的青梅竹马良琴(真是好名字!良禽(琴)择木而息!孟晓骏就是那颗她能够栖息一辈子的大树)一个,从相识相知相恋到喜结良缘、组建家庭、抚育儿女!从一而终!而王阳的经历几乎可以写一部《风流才子寻花录》!从中国姑娘泡到火辣洋妞,就连成东青给女朋友打越洋电话那点时间他都能搭讪一位MM游戏玩乐,还吻别离。他是李寻欢,他是陆小凤,他是段正淳,他是唐伯虎!仅从数量上看,王阳完胜孟晓骏!但是...虽然男生都喜欢讨论某某把妹多厉害、羡慕谁谁泡妞如何多,但是内心里,大家还是敬佩那些从一而终、情比金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情种!所以孟晓骏,爱情模范!加两分;王阳,身边女生太多!看了就不爽,扣三分!
  
   王阳和孟晓骏都想获得签证美国,孟晓骏为了考托福害怕传染而没看望正患肺结核的成东青;看望成东青本就是王阳提出来的,他不但戴着口罩来了,还把孟晓骏的“心意”也带来了。看到孟晓骏那张纸条,成东青感动得一塌糊涂!真是人未到来心意到!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们从古到今都喜欢搞这些虚里胡捎的!)成东青就像那个收到鹅毛的国王,王阳亲自来了,就像送了一碗补身体的鹅汤!按照我们一直以来喜欢讲究虚的那一套,鹅汤实在太俗,鹅毛虽小却有诗意,高雅!所以,王阳加两分,孟晓骏加三分!
  
   王阳本可以拿到签证,却因一个一见钟情的美国女孩lucy(这名字让我想到了初中英语课本里那对与李雷和韩梅梅同样出名的美国双胞胎姐妹中的妹妹!)放弃出国,看得出,他更重视感情,更关注生活,但这跟成东青没有半毛钱关系!你又不是为了我放弃签证!
  
   事实上,王阳虽然风流倜傥,“在万花丛中过尽千帆”,但他始终有自己的原则,像陆小凤那样风流而不下流。老俞在6月2号的同济大学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能谈一场恋爱还是很不错的。但谈恋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一心一意地爱。所谓一心一意的爱不是说,大学里只能谈一次恋爱,而是说一次只能谈一个。要爱到一个什么程度呢?要有这样的一个感觉,“为什么我的眼睛充满泪水?是因为我爱你爱的深沉”。”王阳就是按照这样一个原则来谈恋爱,所以,虽然他大学四年与很多女生保持过恋爱关系,但是每次都是一对一,有始有终,关系梳理得也很清晰(四年谈四个,每年只谈一个和四年只谈一次,一次谈四个是有天壤之别,高下立见!)。而且他因为lucy放弃签证,贯彻其浪漫派个性,结果被女友甩掉,在成东青的剪刀下,他流泪了,是为死的八十年代,是为自己逝的青春,也是为结束的爱情!这就是“为什么我的眼睛充满泪水?是因为我爱你爱的深沉”的最佳写照!但是,“观众”不这么看,谁管你一对一的时候多么专心,光是你天天招蜂引蝶就让人很不爽,不批你批谁?于是王阳被“人民群众”打成了“现行耍流氓”!在当时的成东青眼里,王阳自然不会比孟晓骏高尚!
  
   孟晓骏美国后,经历了被开除公职等一系列挫折之后的成东青被逼走上了外出办英语培训班的道路,他找王阳一起入伙,在“跟着你有肉吃”的承诺下,王阳也下海了,在新梦想创立的初期,王阳可谓和成东青一起白手起家,其中各种心酸苦水都一起体验,可谓同甘共苦!但是,成东青依然不会崇拜王阳,哪有人崇拜的对象会是和自己一起成天风里来雨里、挥汗如雨、泥巴裹满裤腿,遍尝酸甜苦辣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有距离才有神秘感,才会向往!按这原理,孟晓骏当然比王阳神秘,成东青当然比较向往大洋彼岸的“孟夫子”!
  
   孟晓骏在美国当杂工,没有资格拿小费的杂工,成东青以为他在哥大实验室摇试管、晃瓶子;孟晓骏混不下回国,成东青以为他是学成归来,海归精英....从孟晓骏回国那天起,成东青便启动了“花痴模式”:时刻满眼桃心状地等待孟晓骏的下一个神来之笔,永远都在思考下一个赞美孟晓骏的成语诗句、格言警句!把王阳这个大活人晾一旁,王阳不会有怨言吗?当然不会,王阳又不是Gay,干嘛要搅这趟浑水!他心想:老子天下第一直男,怎能跟你们搅在一起?你们爱咋搞咋搞,我让你们相爱相杀吧(后来成东青和孟晓骏还真的从团结走向分裂!)看你们能搅起多大风浪!难不成还阿姆斯特丹领证?(后面的话纯属胡说八道,权当娱乐大众!)
  
   作为旁观者、局外人,王阳对成东青和孟晓骏了解得都很透彻:孟晓骏回国后第一场演讲失败,他就猜到是Stage fright(演讲恐惧症);孟晓骏向成东青提出股份制改造计划,成东青嘴上说Yes,王阳却猜到他心里在说No...而且,花痴不可能永远是花痴,特别是当花痴与自己的偶像长期生活在一起时,个人崇拜的破除便开始进入倒计时了,该轮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上场了,当成东青和孟晓骏的矛盾愈演愈烈、关系岌岌可危时,两人想到的排遣烦闷的办法居然惊人的一致:找王阳(貌似除了他也没别人可找)打乒乓球诉苦!他们难道在想,把心里话告诉王阳,然后王阳再互相转达?那这可真是另类的乒乓外交!直接面对面一杯二锅头就解决了,简单事搞这么复杂,真是越活越回了!
  
   也幸亏和他们打球的是王阳而不是别人;孟晓骏说成东青“他不敢冒险,因为他害怕失败,害怕变回那个失败者,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配不上今天的成功”在王阳的口中变成了“他说你越来越成功了,他真的很替你骄傲”如果是别人,估计又是一场无妄之灾!
  
   当初在大学,王阳是最潇洒自在的一个,如今,为了这两位“大爷”,王阳成了最苦逼的一个!
  
   终于王阳觉得自己该说点什么了,于是借着结婚的契机,把这两个害他成天绞尽脑汁,狂喝静心口服液的爷聚到一起,准备进行一次一劳永逸、一击必中、一锤定音的感情梳理大会!给这两个上天派下来折磨他的极品来个“一箭双雕”!
  
   青春的年纪总会豪言壮语,激情澎湃的对未来充满希望,自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当现实的利刃会将你曾经的个性,冲动,自信等都抹平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是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仅存的只是那廉价的自尊心。当我们被周边的环境被同化的时候,能保留最真实的自我,不做作,不浮夸,做最本性的自己,就是最可贵的!永远记得人生中那些过的和还在的美好,像友情、亲情、爱情,都是我们一辈子的永远的宝藏,永远不要丢掉它们,只要你坚定与它们相伴,我们的青春就永不散场,我们的梦想就永不落幕! /

《中国合伙人》——一段既理想又现实的奋斗史诗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中国合伙人》——一段既理想又现实的奋斗史诗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中,史诗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