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转山》中的象征性涵义

影视台词 > 影评 > :《转山》中的象征性涵义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转山》中的象征性涵义的正文:

  着名词人王国维有语:“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还有一种说法:“将生命或自由之精神从物质的出入得失中超拔出来。通过这一超拔,人即获得审美眼光,这个审美眼光的要义,即所谓观于物而不滞于物。或者说,观于物而所观不在于物。”[5]两句话可以说明电影中塑造形象运用的“象征性”手法的效果和作用。通过人的想象与联想,形象被赋予的不仅仅是物体或人本身的那一种涵义,经过审美眼光,它会生发出另外一种更加深刻、更加远大的意义。有了象征性,形象不仅仅是它自己,而是观者眼中和心中的自己。
    《转山》中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和形象,可以被我们读出其象征性涵义。
    1.转山路上的忠实伴侣——脚踏车
    脚踏车是每一位骑行者的必备工具,影片中的脚踏车的命运因为人物性格刻画的原因而格外多舛。它是主人公张书豪转山路上的代步工具,从台湾空运到云南丽江,从拆开封箱的那一刻,它的命运就随着张书豪的转山路启程了。包裹脚踏车的箱子一被打开,它失了保护它的箱子和泡沫塑料,也是象征着张书豪失了在家里生活的安宁和平静。一开始,作为新车的它驮着白净的青年开始了前途未知的旅程,到后来,它经过了坠崖、风雨雪拍打、走土路、被主人张书豪踹、无数次跌倒、脚蹬子丢掉,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快散架的车子。在然乌小修理厂,被若干电线捆绑,才勉强又成为一个整体,驮着张书豪继续上路。到最后,新的脚踏车变得千疮百孔,白净的青年张书豪胡子拉碴、满脸伤痕和疲惫。
    实际上,脚踏车转山前后的变化也是象征着主人公张书豪前后的变化。在前面,主人公虽然外表光鲜亮丽,但是确是内心伤痛到无法自拔,无法从中解脱,到后来,经历了转山的过程,虽然外表千疮百孔,但是内心已是焕然一新,脱胎换骨,精神上得到了超脱,这是成熟的代价,也是转山的真正价值所在。在这里,我们可以说脚踏车和张书豪是一对生死与共的伙伴,也可以说脚踏车就是另一个张书豪。当他们走到怒江大峡谷时,车子坏了,行李掉了,张书豪心情郁闷,和自己的车子对话,到这里,已经是第14天,对前面经历的恐惧余存,对后面未知的恐惧更甚,张书豪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他不知道自己能否走过这一关。直到最后他完成了转山,成功达到了目的地拉萨,他在屋子里面耐心爱怜地用热水反复擦拭着残破的脚踏车,也是对他自己的抚慰。他最终完成了哥哥的遗愿,收获了自己内心的平静。
   2.骑行旅途的保障抑或包袱——行李
    旅途刚开始的时候,张书豪带着一大堆行李,堆在他的脚踏车后座上面。这是真正的行李,是保障他路途生存和生活的物品,同时,也象征着他心灵上的包袱。接着,他的行李越来越少,一个原因是物品消耗,还有一个原因是遇到野狗的围攻危险不得不丢下。到了最后,在即将登上滇藏线最高点之前,他将行李全部主动丢下,不是一般的丢,而是面向前进的目标,将行李丢在身后。这里的象征意义已经十分明显,他把心上的沉重包袱丢在了身后,他已经可以开始轻装上阵,从中解脱出来。
    在行李数量的变化中,除了减少,张书豪还曾经增加了一些东西。比如说他收下了李晓川意外坠崖后遗失的冰激凌打火机,在严重食物中毒后藏医给他包好的药以及给他穿他儿子的衣服,还有修行者临别前赠予他的一叠彩色风马旗。这些物品,也分别承载着一些东西。李晓川进藏三年都没有看见过“雪山冰激凌”,这是他的梦想。张书豪后来有幸见到了,他将打火机插在了石头缝中,代替热爱冰激凌想要开家冰激凌店的李晓川实现了他的梦想。其实,他此刻就已经变得成熟了,他不但承受着自己哥哥的遗愿,同时还可以代替他一路的向导——李晓川实现愿望。和蔼的藏医给了张书豪衣服和药,给了他父亲般的温暖和健康。修行者将彩色风马旗递到张书豪手上,也就是将信仰、信念传递给了张书豪。张书豪在最高点将风马旗放飞,也是一种心灵的释放与超脱,使灵魂获得了自由。
    3.行路途中的向导——李晓川
    张书豪作为一个首次来到大陆、首次骑行的人,在被同为台湾人的骗子欺骗后,独自上路。遇见李晓川是他的幸运。李晓川不仅帮他熟悉了前方的道路,带着他入住藏民家,还在他骑不动任性地扔掉车子躺倒路边时推了他一把,没有李晓川的“推”,文弱并且没出过远门的张书豪恐怕坚持不下来。李晓川对他自己梦想的坚持也在激励着张书豪前进的道路。在李晓川没有看到“雪山冰激凌”的时候,他的话语和行为令张书豪不解,当然,也给了张书豪很大的刺激。李晓川说“心要静,要有诚意,它就会出来了”,最终,这一次,梅里十三峰还是没有显现出她的真面目,这并不是因为李晓川心不静,没有诚意。他把原因归结到张书豪的诚意不够,这和后来张书豪终于看到了拨开云雾的梅里十三峰真容相对比,说明张书豪的内心逐渐安静逐渐充满了诚意。因为拯救自己的内心,解开心结只能靠自己,所以李晓川一定要在中途离开张书豪,张书豪的路只能自己走完。李晓川在路上也可以说是张书豪哥哥张书纬的一个化身,同作为有梦想的人,皆为兄弟。
    4.圣洁的化身——独角兽
    雪白色的独角兽是影片中张书豪在昏迷中的幻觉,也可以说是梦境。精神分析美学认为,艺术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无意识活动,梦的法则就是艺术的基本法则之一,梦的法则自然更是电影艺术的基本法则。[6]幻梦是人内心深处所想的东西,它可以反映人的思想和想法。在生死一线间,张书豪看到了雪白色的独角兽,周围环境突然开满了白色和蓝色的小花,穿着藏服说藏语的哥哥拄着杖摇着铃出现在独角兽的身后。此时此刻,张书豪离他的目标已经不远了,他的哥哥身着藏服说藏语,说明张书豪代替哥哥骑行已经达到了目的,哥哥已经到达了拉萨,和这个圣洁的地方融为一体。而且,幻境中的哥哥脸上平静安详,正应了之前在告别式上和尚说的话“没烦没恼,无牵无挂”,这是哥哥未尽的愿望已经实现的象征,同时更是张书豪自己心灵释然的象征。
    5.里程碑式的激励——西藏界碑
    任何梦想都有一个目标,在影片中,过了德钦,要入藏的时候,李晓川对张书豪说“你要入藏了”,张书豪面对界碑,一脚迈过,尘土飞扬。将要入冬的季节在滇藏线上骑行,这些尘土象征着路途中的艰辛与内心的痛苦。界碑是一种激励,也是下一段艰难旅途的开始。

《转山》中的象征性涵义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转山》中的象征性涵义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转,涵义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