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地心引力》观后感点评

影视台词 > 影评 > :《地心引力》观后感点评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地心引力》观后感点评的正文:

  《地心引力》无疑是今年的重磅炸弹,个人看了说下地心引力观后感,再次证明了在强大的宣传力度面前,任何片子都有可能被推上神坛。
  
  其实吸引我看《地心引力》的主要原因只有两点,一是卡梅隆大神称赞本片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太空电影。二是阿方索卡隆导演,《潘神的迷宫》至今想起都让人感到惊艳,宗教仪式夹杂着黑童话和那段黑暗的现实历史,才气值简直爆表。
  
  看之前我一直在思考本片会是什么样的,按照一般好莱坞电影的惯性,一个封闭的环境,浩瀚的太空无疑完美;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太空船抛锚、小行星撞击等等等等;一群挣扎求生的人,主旋律的美国精神……
  
  但阿方索导演怎么可能运用这些老梗!他一定会在这些素材之上加入更多的东西,比如探讨永恒的孤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人类克服恐惧后得到真理的钥匙,或是干脆安排一场遗憾的死亡作为终幕,衬托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
  
  事实证明,我想多了。看完了本片后我唯一的问题是到底太空电影是如何定义的?因为抛开太空的背景,本片其实只是一部在灾难中挣扎求生的灾难片。而其惊悚程度甚至比不上当年同是克鲁尼大叔演的惊涛骇浪,就算求生的强烈欲望我也基本没从桑德拉大姐身上看到多少,这和127小时中那个为了生存断手的家伙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那么所谓太空电影只是用视觉搭建了一个几可乱真的太空环境,让人们了解宇航员日常工作的科教片吗?我开始了解本片为什么不被称作科幻电影了。
  
  科幻电影在我看来大概分为几类,当然这只是指片子的主体,你也能从一部电影中同时找到其他类型的影子。
  
  一类是现实的投影,代表是星战系列,人们将现实社会的背景扩大到整个银河系。虽然绝地VS西斯这种正义VS邪恶的永恒斗争阴谋论老梗很呵呵,但星战成功的地方在于,你可以从里面看到一个可能的未来,政治,商贸,社会,除了科技之外都基本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只是舞台从地球转移到了银河系的层面。
  
  二是对未知的探索,星际迷航系列是代表,借用一位粉丝的话来说,进取号的魅力在于它对未知的探索,而不是挫败那些疯子BOSS。而太空漫游则是系列的顶峰,“星孩”的象征意义已经永远的载入了科幻史册。而对未知的恐惧则在《异形》中表现的淋漓精致。
  
  三是跨种族的战争,其实这一类也可以归为第一类,但是这种类型片淡化了其他元素,将战争冲突扩大,着重点在武器、星舰、外星科技等等等等。其实这种类型在游戏题材上更为常见,星际和光晕。今年《安德的游戏》和曾经的争议片《星河舰队》以及卡梅隆大神的《阿凡达》都是代表。
  
  四是机器人狂想,这类型颇有哲学意味,最常见的拿着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大定律来做文章。《200年人》由“机器变人”再次挑战了神学和科学。《我,机器人》则描述了一个可能的惨淡未来,思考滥用科技可能导致的后果。当然也有温馨的,譬如《瓦力》。而《变形金刚》和《环太平洋》则似乎更适合第三类。
  
  五则是灾难,科幻灾难片如同所有灾难一样,无非是两个类型,一个是天灾,一个是人祸。科幻电影中的天灾绝非是一般地球自然灾害可以比拟的,最常见的形式是外星人入侵、陨石砸地球。人祸多是涉及病毒和不可控的黑科技,并且从中诞生了另一大系列片——僵尸片。
  
  但《地心引力》中有什么?特殊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危险,历经艰难然后逃出生天?同样的背景放在矿洞中似乎差别不大。
  
  最后说一句,本片在IMAX的效果确实震撼,但是我还是觉得一部电影的灵魂在于剧情,而不是效果,这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思想的倒退!
  理工男,非处女座,矿物加工专业,所以应该都是高中知识。
  有看不出来的也正常。那就818,电影里镜头合理性。
  (1)双小球模型,
  1,例: 两个木块1和2中间用轻弹簧相连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2靠竖直墙壁。现用木块1压弹簧,由静止释放,求运动过程?
  2,解: 开始弹簧被压缩,具有弹性势能E0,这也是整个系统的机械能总和,系统始终机械能守恒。1由静止释放后开始加速向右运动,此时2不动。待弹簧变回原长并开始伸长后,2开始向右加速运动,此后系统合外力为0,动量守恒(设总动量为P0)。2开始加速运动后1同时开始减速,但是1的速度还是快于2,所以1,2间距离在拉长,即弹簧在伸长。等到1,2间没有了速度差,弹簧也就不再伸长,为最长伸长量,由题意,此时1速度为V,易得2速度也是V。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1,所以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E1+1/2(m1+m2)V^2=E0,动量守恒:(m1+m2)V=P0。
  1,2速度相等后,2速度开始超过1,所以1,2间距离缩短,即弹簧长度开始缩短。同理,当1,2之间没有速度差的时候,弹簧的长度缩短到最短。由题意易知:此时两物体的速度为V1,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2。机械能守恒:E2+1/2(m1+m2)V1^2=E0;动量守恒:(m1+m2)V1=P0。
  3,电影:想想老乔和桑姐在一根绳上的时候是怎么运动的吧。
  好像理论上合理,看(2)。
  
  (2)宇宙中直线运动的问题。
  1,例: 假设在某时刻飞船向后喷气做加速运动后,进入新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为v。
  2,解: 解:飞船向后喷气做加速运动,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增大,在新的轨道达到新平衡,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根据公式:GMm/R^2=mv^2/R
  得线速度v=GM/R
   可知,当R变大,v变小,T变大.
  在飞船向后喷气做加速运动过程中,外界对飞船做功,飞船的机械能增加。
  3,电影:他们是如何回到飞船或者运动的呢?对准目标,直线前进!
  
  前提:(1)v与R两者相关,不能单独改变。(2)太空中物体稳定后做类圆周运动。(3 )将宇航员,目标点全部简化为质点。
  故分情况讨论(一),目标点与宇航员拥有同一R,由公式知此时两者相对静止,瞄准目标加速反而会偏离轨道。(二)目标与宇航员R不同,那如何加速就是个技术活儿了,我也不知道,但凭感觉或者目测是肯定不行的。
  
  (3)太空事故的死状。
  不想好好写了,直接写原理1,牛二,平衡原理,即物体平衡受和外力为零。
  2,大气压(压强)为101KPa,F(压力)=P(压强)×S(面积)。
  推论:此时你收到大气压力。但你未发生形变,说明你体内自带一个力反抗大气压力。
  太空中这个反抗力并未消失,而太空为真空,即P=0,可知F=0。达到平衡的代价是人类爆炸。
  电影:能看到没穿宇航服的死人的脸就假了。(电影主要是要告诉你他们是缺氧死的。。。)
  
  (4),回到地球站不稳,有人说寓意新生命蹒跚学步。其实她就是站不稳,太空的失重环境会使人肌肉机能下降,要不然怎么会需要人救呢?自己走两步打个车回不就行了?那有人会说水里她怎么那么猛,其实宇航员训练就是在水里,水里和太空有相似性,不是水里她还真猛不起来。补充下,水中不是P=0,而是越来越大。
  另外失重不是不受重力,而是重力全部提供向心力
  
  片子还是十分连贯的,无尿点镜头也是非常美。推荐电影院感受下效果,你也会不由得喘气的。
  
  重要的是带个人一起吧,不要像本屌一样连续两次被导购直接给选了情侣套餐,那个囧,请允许我在上为自己点个【蜡烛】。
  
  精神分裂老乔回来那段,应该有明显破绽,不过没看出来。哪天仔细看看打在评论里。
  
  说了不是航天专业,所以有地方不对是正常的,欢迎指出。

《地心引力》观后感点评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地心引力》观后感点评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地,点评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