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无人区》不纯粹但理性的批判

影视台词 > 影评 > :《无人区》不纯粹但理性的批判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无人区》不纯粹但理性的批判的正文:


  观影归来,不得不说,宁浩仍然是大陆导演中的翘楚。即使现在的无人区总让人感觉像余男的胸一样,绝对不如想象或者预期的大。但是我还是不认为国内大部分导演能达到宁浩的一半水准,当然至于香港杜琪峰之类的导演就另当别论了。
  
  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回想起之前看的疯狂的自行车还有疯狂的石头,发现宁浩并不仅仅是在借鉴盖里奇,昆汀,科恩兄弟作品的黑色风格和叙事手段。不仅如此,我觉得影片最吸引我的反而并不是这一点。宁浩导演的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黑色风格、多线叙事的那种手段对我的观影体验而言可说是一种吸引而已,或者就像一张挺干净没有瑕疵从邻居那儿剪过来的黑色画纸,这黑色画纸本身是用料讲究质地完美地,而他自己用红色的、黄色的(特别是黄色的)、橙色的画笔在上面根据自己的想法,涂涂画画,后来发现结果一出来——还真是那么回事。虽然杂糅了,虽然不纯粹了,有了各种中国电影应有的硬伤,但同时也有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好东西——各种极具特色的方言和很有现实触感的台词、中国式坏人处理事情的方式——这和美国坏人是有区别的,从电影中就可以感受到,这儿会让人有一种归属感——哦,原来我们国家的坏人应该是这样说话做事以及糊弄事的、还有他那极富中国幽默感的镜头语言。
  
  宁浩的电影里有幽默。那种幽默不俗。如果看过了其他的一些妄图表现幽默的中国电影,就会发现宁浩电影里面的幽默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而且合理又荒诞的——特别是不会让人感觉很假,或者导演在刻意制造笑料。宁浩电影中那种特定情境下荒诞而无奈的动作幽默,特别是语言幽默,在《人在囧途》、《泰囧》里面也会找到,但是宁浩做得更纯粹——他没有很多多余的笑料。
  
  之前看过一部叫做《倔强的萝卜》的电影,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题材和故事实在新颖,但是你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是一部糙得不能再糙的电影,台词还是情节什么的都远离那个血淋淋活生生的世界了,而且太过流水账——在某一刻甚至还有在看小品的感觉。如果不是黄渤演技过硬,这部电影最后会更加难看。这就是导演水平的差劲。
  
  而宁浩恰恰就是那么一个比大多数人都会讲故事的导演,至少他不会让你感觉到影片很糙很假,在华语电影里面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很难得了。就算他在叙事风格上几乎完完全全地借鉴了美国的某些黑色电影,但是具体到细节上,电影还是很本土的。我们不能因为莫言、陈忠实借鉴了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或者鲁迅、张天翼借鉴了契诃夫、果戈理,就否定他们自身的作品。
  
  话说回来,这部电影也并非那么美好。特别是在补拍了最后那段屎一样的情节之后——你突然会发现徐峥的老婆又出现了,而且这回和徐峥没有半毛钱关系,甚至和影片本身没有半毛钱关系——一种大呼“F***广电总局!”的心情涌上心头。当然你也可以想象,这只是余男饰演角色的想象——她已经上天堂了,陶虹是上帝的化身,那些小孩子们是天使,从此她将过上永恒而美好的生活。这样想就符合广电总局的伟光正的好人有好报的逻辑了,但是又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坚持的唯物主义无神论。对此,只能苦笑一声,呵呵呵呵。
  
  当然,宁浩本身也不是没有问题的。首先,影片的节奏怎么看怎么过于迟缓,全无宁浩前两部电影的简洁畅快。剪辑拖沓,而多出来的东西对影片本身又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好些地方让人看得想快进。这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宁浩导演做出改变风格但又弄巧成拙的一次失败尝试。另外,看得出来影片一开始徐铮所饰演的律师是相当没有底线了,他和那些偷猎者毫无疑问是一丘之貉。直到他坐在多布杰的车里啃着骨头的时候,我还认为他是一个毫无底线的坏人。但是他后来竟然毫无征兆地救了那个后来救了他的卡车司机——替他包扎。这是丝毫不符合之前观影者印象的,在那个镜头之前,我甚至以为他会甩下那人走开。不仅如此,从一开始拼命想甩开余男,到后来勇敢地不顾生命危险救她,这个转变也太过突兀了,充满了违和感。在转变的时候明显缺乏足够的过渡。不过话说回来,这么拍也行,但问题就是宁浩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太过含糊。或许我会有这样一种印象,他一会想让徐峥做个彻底的坏人,让影片一黑到底,一会儿想让徐峥捅开夜晚黑暗的天空,让整个无人区透出一点光亮。他的犹疑不决体现在了这一部影片里,所以会让人觉得有些突兀、违和,分裂。而反观科恩兄弟,他们要么在《冰血暴》中表现出来警察与杀手善恶分明,要么在《老无所依》中表现出来几乎人人无底线追名逐利的贪婪、恶与软弱,科恩兄弟没有在一部电影里尝试两种风格,而这恰恰是宁浩的失败之处。
  
  或者可以解释为,这一切都是审查的原因。也许影片原来,徐铮是邪恶的,人人贪婪,警察死,余男也堕落。但这么大改动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了。而且09年的时候赵葆华的原话“徐峥饰演的律师黄海,被当做英雄来塑造,其实也根本不是英雄”,也表示从那个时候开始,宁浩的态度就开始游移不定了。
  也许有人可以说,善恶不明游移不定不正是人性的真实吗。但我想说的是,宁浩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太过拙劣,让人感觉到”古德曼悖论“所提出的问题真正确凿无疑一样——这个人前一秒是好人,下一秒就是坏人了——这可不是真实的人性。
  
  影片还有值得批评的地方就是对于开始法庭戏的处理太过简陋了。警察怎么可能上法庭坐着,就算是作为证人,为什么看不到检察官的身影。我的观点是,这场戏是很难在不拖长时间或者影响主线的情况下存在的。与其这样,还不如取消这场戏,让后来的对话来交待庭审的结果。
  
  最后,影片的结局——我说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局,也就是减掉陶虹那个结局后剩下的车毁人亡那个——也有一些瑕疵。导演在处理最后徐铮用烧钱威胁多布杰那个情节显得太过粗劣。多布杰完全可以在捅死余男之后,迅速杀死徐峥。后来他又把徐峥拖上车,一定要让他看着余男死,从而有了车毁人亡的结局,这个动机也显得有些不切实际,而且和多布杰之前表现出来的奥卡姆剃刀式的实用主义丝毫不情绪化完全不符。在之前的一系列大难不死中,杀手们对于徐峥这个主角都采用的手段表现得太过仁慈,以至于主角光环闪耀着都充斥着整个大银幕了。
  
  总而言之,虽然影片不甚完美,但宁浩仍然在他类型电影的路上又迈出了一部。这种混杂着黑色幽默的荒诞与西部片冷硬风格的影片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体验。至少看着的时候,影片会比《老无所依》更有文化认同感,会让中国人们更好的融入这种美好的电影风格,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在我看来,这就是宁浩以及他的电影存在的最大意义之一。当然,但愿某一天,我们会有这种提法——宁浩式的电影。

《无人区》不纯粹但理性的批判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无人区》不纯粹但理性的批判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无,批判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