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无人区》谁都别想自定义

影视台词 > 影评 > :《无人区》谁都别想自定义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无人区》谁都别想自定义的正文:

  
  四年以后,面对《无人区》的公映,黄渤徐峥一定会想起宁浩导演带他们初涉西部蛮荒之地的那个遥远的黄昏。这哥俩当时肯定没想到,三年以后他们的再次合作(2012年上映的《泰囧》)竟然可以彪炳中国电影史册。
  
  《无人区》按照美国电影标准肯定是17岁以下未成年禁止观看的。在影院我听到后排有个小女孩一直在问她母亲问题,比如看到徐峥怒砸方向盘时,小女孩问“他是不是疯了”。面对大量的暴力血腥场景,看得我都不时会跳出戏外,替那对母女操心,“是真亲生的吗”。
  
  《疯狂的石头》出来后,很多人都说宁浩仿盖里奇,于是便在进影院之前便恶补了盖里奇的成名作《两杆大烟枪》,看完电影后不得不说,依旧很盖里奇。宁浩曾表示希望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讨论利他、社会性如何让生命延续下。
  
  电影开头,徐峥讲了两只猴子的故事,电影中间徐峥表示自己在野兽横行的无人区里像只猴子,结尾徐峥证明了自己不是动物,而是个会玩火的人。
  
  帮助杀警察的捕猎黑老大打赢官司,其实已经表明了这个人物的属性,只认钱不认理。结尾面对被黑老大挟持余男,徐峥先是放了鹰隼,又开始烧钱,又变得只认理不认钱。从利己到利他,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张力所在。
  
  
  电影出场人物可以分为这么几类,律师徐峥、警察、黑店老板和他的妻子儿子、卡车兄弟、妓女、黄渤、黑老大,彼此间相互独立,又相互拉扯,单个人物与单个人物之间的个人恩怨,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有点像昆汀的《低俗小说》。
  
  故事背景设置在荒无人烟的无人区,这是个极端的手笔。极端环境下出现一群极端人做了一些极端事情,人性的善恶就是通过这样的极端手笔来呈现,除了徐峥跟那个妓女无一正常人。所谓无人区就是一个纯恶无善弱肉强食,只需要遵循优胜劣汰动物法则不谈人性的的地方。电影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展现的是一个封闭式环境,属于关了门讲故事那种,观影者有着置身高台看笼中惨斗的居高临下安全感。谁都没法也没胆把自己代入故事里面,只需要服从导演意志,罗马斗兽场外的看客无法自定义场内的兽斗。
  
  电影唯一不合逻辑的就是,三番五次陷入险境的徐峥要么是被外来者的叨扰捡回一条命,要么就是有能力杀他的人错放一条命,好像没有一次突围是凭借个人能力完成。
  
  电影里面除了徐峥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大反派跟黄渤。我所见过的所有反派角色中以《老无所依》中的那个死变态为最,无出其右。《无人区》里面的大反派确实凶悍确实下手狠辣,但是他的凶悍还是有些脸谱化表面化,还需从语言从动作从眼神从道具来展露凶悍没人性的一面,远不如《老无所依》里面那个死变态那般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只要我乐意就可以像宰头猪一样宰了你”的没人性。鹰隼这种动物,我百度了下,以凶猛狠残而着称,其实就是对大反派的隐喻。徐峥提到的猴子和他讨厌的马则是对他自己的隐喻。
  
  至于黄渤这个角色,简直就更好玩了,出场被撞,结尾被锤,前后戏份加起来估计十分钟不到。但是不得不说,演得真好,痞气十足,演技大爱。至于为什么甘心在这部剧中跑龙套,估计可能是早年跟宁浩拍《疯狂的石头》时建立的个人交情。
  
  电影结束,鼓掌,头一回在电影院里这么嚣张,因为我受够了自己不敢旁若无人的表达喜好以及身边这群无聊的看客。
  
  我所理解的好电影其实就是完全陈述事实(当然前提是这类电影取材于现实),没有导演编剧个人意图,不需要过多人为的戏剧冲突,就像我认为的好小说作者从来只负责讲故事,不负责摆道理那样。
  
  这部电影值8分,总局阉割过+1,9分。

《无人区》谁都别想自定义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无人区》谁都别想自定义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无,定义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