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无人区》—可惜,妥协了

影视台词 > 影评 > :《无人区》—可惜,妥协了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无人区》—可惜,妥协了的正文:

   《无人区》和宁浩之前的“疯狂系列”相比,少了几分畅快,如鲠在咽。在《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里,人物挺多,旁枝末节也多,非常闹,但是闹到最后它知道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收场。而《无人区》则不同,人物较少,只有一条主线,一般闹,到最后却用一种很突兀的与全片基调不统一的方式来完结。
  
   宁浩接受采访时就谈道,“如果我弄一个特别小的东西,不是给大众到电影院看的,也可能那么玩一把,但是中国今天就没有那样的电影。这个故事就是给你看个过程,结局就那样了。”
  
   这是一部“暗黑系”犯罪片,拖了4年,整个作品要呈现出来的东西必定经过了漫长的妥协。看到有观点认为,在中国现有的电影审查体制底下,能出来这么一部作品,已经值得肯定。我表示赞同。但比较可惜的是,正因为妥协的原故,影片的主旨与其中的情节不够协调一致,价值取向始终飘忽不定。
  
   我们看到,好莱坞电影可以在主流价值的语境底下讲一个混混成为英雄的故事,又能够在犯罪题材的片子里谈荒诞谈虚无,整套说故事的体系非常成熟,每部作品就像从工厂里标准化生产出来的一样。搁在我们这,想在一部以犯罪为题材的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里加入纯虚无、荒诞的元素,难度不小。不是说不相信我们的观众不接受这类题材,而是大前提是这样一个情况:我们还不能保证社会的绝对稳定。社会存在的隐患尚有待排查,国家安全问题、人民安全问题是否经得住这类“考验”?我们还没有足够的信心,总之就是还不是时候。
  
   修改之后的《无人区》,当然就不可能让犯罪无所不往,维护正义的尊严成为无可厚非的任务,脚趾头猜都可以猜到。最后的最后,正能量来了,就像全世界的个人英雄电影那样,主角得到了自我救赎,而我们也在主人公的说教之下,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
  
   我不明白,这样一部片子它的主题是什么?不要贩卖野生动物?不要做伤天害理、违法乱纪的事情?邪不胜正、魔高一尺道高一仗?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我们在电影里看到不爱看。只是这些高大上、主旋律的东西不太适合宁浩来拍。不讲小人物,改讲大人物(有点名气的新锐律师),这不是他所擅长的。
  
   这部片子就是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在展现暴力、犯罪、荒诞,到最后却归于主旋律,思想太和谐了,却与电影本身的风格不太兼容。其实可以少一点对罪恶的刻画,对主人公的思想转变多添加一点细节,那样可能效果会好些。大部分时间,我们看到的是他自恋、追逐名利。应该稍微交代一下他内心良心发现的可能,起码的恻隐之心该有吧,可惜更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人物的惶恐。除自恋、好名利外,他的负面形象还包括没正义感、没心没肺、行为手段极其恶劣……你让这样一个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变善的人物转变为英雄,那不是在侮辱观众的情商嘛……
  
   宁浩向来深谙如何塑造反面角色。或纯恶搞的,或突出其“无敌”属性的,又或者是很变态的,总之是种类繁多、样样精通。而《无人区》这次的反派属于“正儿八经”纯暴力型的猛将,杀人不眨眼,少了以往的戏谑成份,趋于脸谱化。
  
   总的来说,宁浩四部戏中的反派都塑造的很完整。到了正面人物部分,也就是小人物的部分,前两部做的比较好,完成了一个小人物该完成的自我救赎(小保安和健将),而《黄金大劫案》和《无人区》如前所述,不够自然不够真实,假大空了……你让一个人的价值观在经历过一些牵强附会、老套得有点让人生厌的桥段之后瞬间转变,你认为有可能麽?也许在当时当景下是能做到,但也不会是那种突然间换了一个人的即视感,至少给一个可以说服我相信,证明这是良心发现的证据。只能说主人公所做的一系列举措是本能的反应,愣是要把它上升到良知的召唤,就有点糊弄观众了。让一个混混最后完成一件超我的事,编剧功夫还没下够。

《无人区》—可惜,妥协了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无人区》—可惜,妥协了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无,协了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