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一半是青春,一半是拧巴

影视台词 > 影评 >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一半是青春,一半是拧巴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一半是青春,一半是拧巴的正文:


  本文写于2008年12月,现在读来,当时的预测还是比较准的, 比如果静林,后来也演了袁隆平,拿了影帝,比如齐欢,《最后的王爷》里就完全跟李白玲不一样,比如冯裤子,《中国合伙人》里又见到他。配角中的班赞,之后在人艺舞台上也见过他。
  
  
   “今天之所以区别于昨天,恰恰是因为昨天的感受依然在我们心中……”
  
   终于看完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我要强调的是,是52集完整版的,不是“电视台强奸版(导演叶京语)”32集的《青春》。
  
   叶京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在这部片子上,他曾经形容,这是他的命。从片中的台词上就可以看出,叶京花了多么大的力气,才拍出了这样一部反映被WG毁掉的一代的故事。最初看这部片子,是被片中京味儿给吸引的。而后,就是审视起那一代红旗下的人,主席的好孩子。这是最不幸又最幸运的一代人,他们是完全被社会主义的空想之谈占据了脑海的一代人,他们一张嘴就是毛主席语录,他们是干部子弟,他们一说话就代表中央,他们总是能自我安慰。
  
   网上说:80后被剧中好玩的台词逗笑,60后则看得痛哭流涕。的确是这样,那天无意中跟老妈说:消灭法西斯。老妈立即接嘴到:自由属于人民!我当即笑喷。笑过之后想了想,这的确是可悲的一代人,经历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WG的十年,又经历了改革开放,如今他们也步入了老年,WG在他们的身上的烙印愈显突出。他们仍然小心翼翼,他们坚定的相信ZF,其实内心也在怀疑。
  
   我只说,看了这部片子,我放佛触摸到了我的父辈。走进他们生活的年代,经历他们经历的,这是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无罪。
  
   导演、编剧都是叶京。叶京是谁?看过冯小刚的《甲方乙方》的都忘不了叶京,那个拼命想吃苦的大款,最后把全村的鸡都吃光了,眼睛夜里都能放光,像黄鼠狼一样,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人说话特别逗,他和冯小刚、王朔的关系特别好,这也反映在了《青春》中。
  
   故事讲述了一群孩子,影射的是那一代人。在那个年代,学生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七个男孩子从小长大,他们的关系好的跟亲兄弟一样“咱们谁跟谁啊!从小就一块偷幼儿园的向日葵,从楼上往过路人身上吐痰玩,美好的童年!”下面开始,挨个儿说。
  
  1、高洋
   先从我最喜欢的演员说起,高洋。这群孩子的头儿。高洋有句话:只要有我高洋一口饭吃,就有你们的。但是,对金钱的欲望还是让高洋放弃了兄弟之情,一步步的走向堕落。表面上看,高洋和方言似乎最好,其实,高洋知道,能真正和他对抗的人只有方言,李白玲只喜欢方言,在内心深处,高洋把方言当做一个对手。这也是为什么在广州的交易高洋隐瞒了大伙儿,其实就是为了瞒住方言。这个角色并不讨巧,甚至有些讨厌。每个看过片子的人都对高洋对待金燕的态度气愤不已,金燕是他的玩物,玩过了,就扔了。但是他的扮演者,国家话剧院的果静林,却让人十分喜爱,一口正宗的京片子,略带磁性的声音,张弛有度的表演,我依然把他列为本片我最喜欢的演员。用徐静蕾的话说,果静林是个很有“气场”的演员。果静林是临危受命来到这个剧组,本以为是客串,没想到是戏份最重的高洋,他用心的演戏,到了后来已经分不出是果静林还是高洋了。 好演员,一定会红的!
  
  2、方言
   说到方言,第一反应就是“王朔”二字,看过一点点王朔作品的人都知道,“方言”这个名字出现了很多次,小时候叫方枪枪,很多人说,那其实就是王朔本人。在《青春》中,方言的原型就是王朔。“玩的就是心跳!”“动物凶猛”这些王朔式的话语统统出现在片中。王朔看完整个片子之后说:“感谢叶京,他让我知道了我是谁。”方言这个人物在52集版里面还是有血有肉的,一方面混蛋,一方面高尚。就像王朔的名句: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方言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本片就是以方言的角度叙述,“回忆让我们又彼此牵挂”,总之,方言最终混的不错,看看王朔就知道了。佟大为的脸型和王朔挺像的,就是眼睛太小,佟大为演的还成,一个东北人的北京话能说成这样儿,我觉得已经相当不错了,虽然听的多了一点就能听出来不如高洋和冯裤子的口儿正。演技方面觉得不如果静林,和高洋对戏的时候还是明显感觉到果静林的细腻。
  
   之所以要先说他们二位,是因为高洋和方言是这群孩子领导者,“首长、司令”,从二人的一次谈话中可以知道,这两人正是“从小就一块偷幼儿园的向日葵,从楼上往过路人身上吐痰玩,”的发起者。
  
  3、高晋
   高晋是高洋的弟弟,是这七个人中的唯一一对亲兄弟。高晋的生活最普通,他和卓越最好,其实一堆人里面,高晋和卓越的感情生活是最单一的,如果不是因为夏红,俩兄弟永远不会吵架。高晋喜欢夏红,从未改变,从未喜欢过其他人,这种单一性只有卓越能与之相比。可惜的是,夏红,却喜欢卓越。
  
   高晋的路比较平坦,从广州回来后,高晋当了一名普通的警察,安安分分的过日子,一直未婚。
  
   高晋究竟是谁?答案是,高晋,就是导演叶京本人。片中高晋和方言的关系和现实中叶京和王朔的关系是一模一样的。而且王朔和叶京的哥哥关系很好。
  
  4、冯裤子
   说说这个外形给人印象最深的人。首先佩服一下叶京,从哪儿找了这么位形似又神似冯小刚的演员!冯裤子是他的外号,他在片中的本名只提过不到五次,冯忆苦,这个名字更让人想起冯小刚。冯裤子的两大毛病:爱哭和不讲卫生,话说这也是冯小刚的俩大毛病。猛一看,冯裤子是这帮人里面最没本事的一个,其实他最聪明。他总是敏锐的感觉到一些事情,比如最后高洋骗了这帮人,冯裤子察觉后警告过方言,方言没有听。叶京说,冯小刚是个很聪明的人。他难道不知道《夜宴》不好么?他当然知道,他是用《夜宴》做垫脚石,先让大家平静平静,接着后面就是《集结号》。片中冯裤子最后当了导演,和自己片中的女主角结婚,他成了国际知名的导演。演员佟磊最初以为是叶京和冯小刚关系好,才这么写的,后来才明白,这是一次恶搞。因为片中的冯裤子对李白玲夏红乔乔都有个不轨的行为。佟磊如果出现在冯小刚的片中,那才是一件更加好玩的事情。
  
  5、许逊
   许逊的原型是谁不得而知。陈羽凡来演这个角色倒是很合适,因为许逊有大量的弹吉他的戏。陈羽凡毕竟不是专业演员,许逊合适他而已,北京口儿,弹吉他。看完了对许逊到没什么深刻的印象,倒是他和片中的乔乔在戏外也走到了一起,成为了娱记们的头条。
  
  6、汪若海
   汪若海和许逊最好,最初也是和许逊争乔乔。但是汪若海是这群人里面最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他早早的脱离了这个小团体,走自己的路,78年恢复高考,他第一个考大学,后来不仅写小说,还成了集团老总,片尾告诉我们,汪若海写的言情小说在大陆卖的特别好,有“大陆琼瑶”的美誉。没办法,很像海岩。汪若海没错,或许从人生的角度看,汪若海是最正确的,什么时候只能还靠自己。
  
  7、卓越
   最后说说本片的最完美角色:卓越。卓越是这群孩子里面最小的一个。大家都当他是小弟弟。小时候玩打仗游戏,卓越总是抢着说那句“有我在就有阵地在”,抢着牺牲。在感情方面,卓越更是单纯极了,他一见钟情的喜欢百珊,多次像百珊表达感情。他知道夏红喜欢他,但是他说他只喜欢百珊。卓越本来是毫无建树的,但是他最最精彩之处就是为了高洋,死在了黑帮的手下。换个角度说,“有我在就有阵地在”,就是因为卓越的坚持,才真正的守住了哥们儿间的情谊,守住了这块阵地。我看本剧唯一一次掉眼泪就是在卓越死时,听到卓越弥留之际颤巍巍对着众兄弟说的话:“快救高洋!(此时高洋早已卷着钱跑了)如果我还有来生,我一定还和你们一起偷幼儿园的向日葵,从楼上往过路人身上吐痰玩。”面对百珊,卓越提出了人生的最后一个要求:“百珊姐,我可以吻你么?”在这个吻中,卓越满足的死,像睡着了一样。卓越的死成就了卓越的完美,使这个角色变的永恒。他的墓志铭是这么写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当最后高洋归来,跪在卓越墓前赎罪的那一刻,一个高尚的灵魂和一个卑鄙的苟且偷生者形成鲜明对比,高洋承认自己的卑鄙,承认自己害死了卓越。但一切已经无可改变,那场青春的混乱中,是卓越的死让他们清醒起来。
  
   演员文章,《奋斗》中的向南。卓越这个人物塑造的如此真实,比向南可爱多了。演得好可能还是和文章的真实生活有关,姐弟恋,文章已经上演了一出比卓越和百珊还疯狂的姐弟恋。卓越无辜的死,成了他们中牺牲的第一人。
  
  
  
   除此7位主要人物外,剧中还有大批的配角。
  
   先说葛南征,“小老头儿”,这是大家对他的称呼,他是个标准的商人,而且是不夸海口的商人。葛南征很招人讨厌,非常讨厌,最终是他的手下打死了卓越,这一点,已经使葛南征永远无法被原谅,百珊也不可能再接受这样的欺骗。比较逗的是,据说本片拍的时候相当折磨人,导演叶京和制片人周经费劲心机找演员,周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演冯裤子的演员都是周经发现的。几乎是昨天看网上的一些评论才说到,原来葛南征就是周经。这个剧组太会省钱了。叶京出演了一个警察的角色,而制片人的戏份更多,就是那个非常讨厌的葛南征。
  
   刘会元和吴胖子,这个两个极其出彩的角色,北京混子的标准表现。两位演员不容易,特别是那个动不动就抽羊角风儿的吴胖子。
  
   捞仔和汪若海的舅舅,这两个形象代表了广东一带的奸商形象。好色贪财,互相算计。
  
   还有一位是不可或缺的,叶京是嫌剧中的台词还不够贫,弄出了一个王匡林出来,几乎所有的贫话废话都出自这位王兄之口,这个演员是相当出色的完成了对这个角色的创造,太贫了!什么“哥哥祖上搁明朝就是锦衣卫的干活,是东厂厂长”、“哥哥爱你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跟你们这帮北京人做生意太费劲了!”“兄弟不是北京人,兄弟移民香港了!”王匡林代表北京人身上那种自大骄傲的部分,是标准的侃爷。(再说下我的汗都快下来了,北京人身上没好儿了~~~,没事儿,反正连自己也骂了,呵呵。)
  
   (题外话:好多人都对王匡林印象深刻,从网上摘抄一段:“我喜欢北京侃爷王匡林,他的嘴里永远风驰电掣着一辆磁悬浮列车,吧嗒儿吧嗒儿的能气死郭德纲。更可爱的是,驴倒架不倒,眼瞅着被打趴下了,嘴里还喊着:我让你欲哭无泪!扮演王匡林的是王小柱,他的主业是制片,擅长客串特别不着调的无赖角色。另外,吴胖子(班赞)也可爱,他跟王匡林不一样,贫归贫,但赖汉不吃眼前亏,一嗅到危险的气息,就自动找台阶。他招之即来挥之即的羊角风,他在家庭录象厅里推行副券制,不拿副券的人出就别想进来,即使是他老爸。他和刘会元(余皑磊)为了争夺“庄主”之位,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辩论。”)
  
   还忘记了张涵予,第一集就出来了,演一个警察,张涵予应该纯属友情客串,否则以他新科金马影帝的身份演一个没有名子的警察,现在几乎不可能了。我一直觉得张涵予说话的北京味儿特别浓,在《集结号》和邓超王宝强的语言相比的,但是在这部大家都说着北京话的片子里,居然也听不出来了。
  
   再来说说片中的女性角色,分别是:李白玲、金燕、百珊、乔乔、夏红、谭丽和李江云。
  
   李白玲几乎是片中的第一女主角,高洋方言捞仔葛南征冯裤子都喜欢她,虽然到了广东,李白玲为了利益,出卖了自己的身体,这其中是有被骗的有主动的,在她的心中,却始终只爱方言一个。李白玲做了很多坏事,后来得了乳腺癌,这就是报应。结局是不错的,在生命面前,方言和李白玲终于回到了最初认识的时候,表达出在广州方言打死也不说的那三个字:我爱你。一切都晚了。方言说:“我们那时候,太年幼无知,总把欲望当成爱,其实真正爱你的人只有在懂得责任的时候才会出现。我们有的时候真该感谢生活,它赐给了我们这么多的磨难,人总是在痛苦之后才懂得生活的意义。其实人生也不过是这样吧,不管你当初如何的抱着满怀的热忱和希望,到最后总会随着消失的日子而变的烟消云散。”饰演李白玲的齐欢(现在已经改名叫做齐襄)是个好演员,这是我看了一点《最后的王爷》得出的结论,一开始都没看出来丫鬟银杏就是那个特别强势的李白玲。
  
   金燕,这个演员演过《五号特工组》。金燕的最大错误就是爱上了高洋,在她知道已经不可能和高洋重归于好的时候,金燕选择了极端之路,先杀高洋,再自杀。杀高洋这个事儿我觉得做的很正确,为民除害嘛。这个演员在那场杀高洋的戏中演的非常之好。
  
   百珊是李白玲的表姐,医院的大夫,温柔婉约。演的很好。百珊这个角色也很痛苦,她不是不喜欢卓越,但是道德和意识告诉她,跟卓越没有前途,而且,她始终当卓越是弟弟。百珊太善良了,连葛南征这种混蛋也不放弃她。
  
   乔乔,她是幼稚的,太幼稚了,都不敢相信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居然还会如此幼稚。三个男人喜欢过她,方言,汪若海和许逊。她还能幻想着和喜欢的男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乔乔最后和许逊结婚又离婚。生活还是如此。
  
   夏红,夏红是个群像的集中表现。好多人都觉得夏红代表了自己身边的人。总之,夏红是个好人。
  
   谭丽这个角色在电视台版本的《青春》中完全看不到,大概是因为她的身份,她是个妓女。方言每一次见到她,她都和不同的男人在一起。我个人认为方言或多或少的喜欢谭丽,因为在谭丽面前,方言不用掩饰什么。谭丽很聪明,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却走了一条错的路。片尾处说,谭丽过着平静的生活。这样很好。
  
   李江云,是冯裤子冯导的片子的主演,戏份很少,因为她和李白玲长的一模一样,所以拿出来说说。其实冯裤子从未忘记李白玲,似乎看见李白玲就看见了自己的青春。冯裤子冯导说,他拍电影为了谋生,没想到随便一拍就票房不错。呵呵,这话是冯小刚的意思么?
  
  
  
   不得不提的是本片的语言,粗口随处可见。另一方面,优美的语言也不少。摘录如下:
  
   “干部子弟凶猛,请勿靠近。那才叫一个拔份!”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十亿人民九亿侃,还有一亿在发展;狗咬尿泡空欢喜;雄纠纠气昂昂跨过咸菜缸;苍天无眼,小人当道,时运不济,怀才不遇。”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冯裤子”
  
   “今天之所以区别于昨天,恰恰是因为昨天的感受依然在我们心中。在我们生命的每个角落,都会有一个被加工好了的故事。不管结局是福是祸,也不管它是美丽还是悲伤,岁月的洗礼总能给我们留下淡淡的回忆。这或许就是生命值得延续的魅力。 回忆使我和我的几位朋友彼此牵挂一如往昔,有人会认识那是清高也有人会说这是愚蠢但对于我来说他们都是我的知已.我们这些各自寻找不同归宿的人,只想知道我们到底是谁。”
  
   “凡人有庸俗的快乐;智者有高贵的痛苦,上帝是公平的。”
  
   “我很感激我所处的那个年代,在那个年代学生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不必学习那些后来注定要忘掉的无用的知识.我很同情现在的学生,他们即便认识到自己是在浪费青春也无计可施。”
  
   “我们浪费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我们敏感,我们偏执,我们顽固到底地故作坚强;我们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我们追逐于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我们觉醒其实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我们前途或许也不再是无限的,其实它又何曾是无限的?曾经在某一瞬间,我们都以为自己长大了。但是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们从未长大,还不懂爱和被爱。”(这段话我最喜欢)
  
   “一生只爱一个人”有多少人唱过,说过,可又有多少人作到过,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这大概就是一种悲哀吧。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一半是青春,一半是拧巴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一半是青春,一半是拧巴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与,拧巴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