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马诺莱特》油画,热土,血,朦胧诗

影视台词 > 影评 > :《马诺莱特》油画,热土,血,朦胧诗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马诺莱特》油画,热土,血,朦胧诗的正文:


  1,油画
  
  张爱玲说她从小就有一种对色彩的饥渴。她不厌其烦地翻看时装杂志,只是为了寻找那些对她有刺激性的词汇。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会有这种饥渴。可能我是有美术的天赋的,比方说,我不善于表达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我倒是很喜欢用色彩。给我看一段抒情诗,我不会感动到哪儿,但你给我一张时装广告,我可能就会为其或欢快或哀伤的颜色痴迷。《马诺莱特》的题材看起来实在是非常普通的,以此为主题的小说流水线生产。我为什么还要花时间看它?一是Adrien Brody主演(这位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演员)。二是因为那海报做得太华丽,太漂亮。太能使我激动了。红色?血的颜色。那样浓烈的红色,美归美,总不是好的兆头,不同于中国过年时满街满世界的红。同样,这部电影的风格,从始至终都是富丽的,奔放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这使我想起油画。用无数细小笔触堆积而成,融汇,交织,甚至隆起低矮的小丘,还嫌不够,那热情仍旧灼透了画布。佩内洛普克鲁兹确乎是油画里的女子,几乎称得上妖艳。但布罗迪嘛(歪头),还是画在水粉里看着舒坦,素描也行。
  
  2,热土
  
  我见识过的电影,抛国内,无外乎日韩英美法。西班牙的还真是不多见。你们二萌小学时,学校办了一个西班牙语小组。你们二萌觉得新奇,就跟着了。每周一节课的时间,咿咿呀呀地念什么“欧拉”“阿马理由”,然后看遍了拉丁美洲国家的旅游宣传片(墨西哥的拍得最好),又给讲西班牙的历史,西班牙的文化,甚至拉着上了一趟三里屯的委内瑞拉大使馆。后来他们软硬兼施,逼着我上该中学的西班牙语班,你们二萌意志品质坚定,没有“晚节不保”,但对西班牙这个国家,却喜欢上了。那是一片火热鲜艳阳光充沛活力四射的丰饶的土地。《马诺莱特》这部电影,并不着力于为西班牙旅游业作贡献,可是有意无意间拍摄的风光,迷人之极。即使不看风景,道具,场景,“绝对的华丽丽”。
  
  3,血
  
  在西班牙,斗牛相当于什么?让我在我们国家找一个类似的——没有。真的没有。它是一种最最残酷也就最最令人景仰的艺术。西班牙人民对斗牛的狂热,使得越来越多活跃亢奋融入他们的血液。相比之下,我们的国家缺乏这精神。当然,你们二萌除了觉得姿势帅气,别的基本没看懂。模糊地认为,那是神圣庄严的,用生命进行的舞蹈。片中,“孩子他妈”对我们的斗牛士说,我只是你的女人,死亡才是你的伴侣。当时我愣了好久。一个斗牛士,选择斗牛,是为了什么?刚开始,可能是因为崇拜,因为羡慕,为了解决温饱,为了好日子。但是当他真正领会了斗牛的真谛,他就什么都不为了。他只爱斗牛本身。这一刻他信仰了死亡。观众席上人头攒动,他们只知道自己在欣赏其惊险刺激的过程,殊不知,自己正在无情地注视那个斗牛士慢慢走向死亡,并且一步一喝彩。所以,片中多处表达了这个意思:他的死,所有人都有责任。我们的斗牛士最终失败了,不过,这也可能是最完满的结束,就“斗牛”而言。斗牛士斗的是公牛,其实也在斗一切。它简直是我身处的世界的最好概括。他的身上负着千钧的重担,却鲜为人知。《马诺莱特》想讲述的也正是这个。brody的忧郁派上了用场“我生来无牵无挂”,把斗牛士本身演的很好,却演不出角色伟岸的影子。两两形不成对照。
  这是一场绝望的爱情爱情因绝望而凄美。双方爱之炽烈如飞蛾之扑火。斗牛和“孩子他妈”,都是马诺莱特的情人,他起初却不自知。他斗牛,给“孩子他妈”看时,两者平行,并行不悖,毫无问题。他发现自己爱斗牛,是在最后了,“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时候。他把“斗牛”想象成了“孩子他妈”,于是拿出了一生罕见的热情。这是恐怖的。这是幻象。这是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表现。“斗牛”与“孩子他妈“,时而重叠,时而又分开,困扰着马诺莱特最后的时光。
  至于”孩子他妈“这类角色,我们见的多了。战争片里,主角常有一个爱慕他的表妹或学生,在他上战场前,抹着眼泪期望和他过平常人的小日子。历史上”孩子他妈“是什么样的,我无从知晓,但片中,我欣赏她的勇敢和倔强。
  如果我也有一个那么样的信仰,可以为其生,为其死,该有多么好。
  
  4,朦胧诗
  
  北岛顾城舒婷等人写的诗迷住了一代人,也迷住了我。因为意思模糊不清,一首诗有了无数种理解的可能。其实就是猜测的过程。许多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实际上缺一不可。有人说,这部电影属于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我看过半本《百年孤独》和一本薄薄的《透明的胡萝卜》。这主义是“可爱这不可信“还是”可信者不可爱“?我无知得很呢。所以,只好拿朦胧诗来作比。如果不清楚 马诺莱特的生平,好吧,你看电影的感觉约等于看朦胧诗。
  开头,马诺莱特看到一句什么话,大发雷霆,一梗得一梗得(原谅我说东北话)地杀“孩子他妈”。屏幕右下角标出了精确的时间。一看就觉得事情非常之严重。同时明白,马诺莱特的时间不会太多了。
  在“刺杀未果”的主线上,衍生出几条分枝,讲述二人恋爱的经过。完全是回忆的方式。这类片子大部分都这样拍。因为这些回忆,马诺莱特没能杀死“孩子他妈”。之后,电影支离破碎地讲着马诺莱特如何如何悲惨的结局。几乎是好几件事同时进行。还有一些与事件无关的镜头。比如,马诺莱特对着“孩子他妈”放鸽子,鸽子扑凌凌地飞了;马诺莱特悲哀的绿眼睛,八字眉斜斜地弯着,像清晨的草叶,有露珠顺着它滑落;“孩子他妈”楼上撒酒红色的玫瑰花瓣,花瓣飘飘悠悠的落了。处处都是不祥的预兆,欲言又止。
  同时,“门”也是电影极精妙的一个象征。从二人初见惊心,在饭店的旋转门里,一圈一圈地走。到马诺莱特濒死时,不断开合的病房的门,门外有进不来的“孩子他妈”。他们两个人,之间永远有无法逾越的鸿沟。开始时,彼此是互相追逐而不得的,如同狗追逐自己的尾巴,永远不可能成功。到后来,简直就是阴阳两相隔了。那道门,变做了他人偏见的化身。
  
  
  ps:这部电影有几分钟我不该看的镜头,我大义凛然地闭上了眼睛。奉劝各位看电影学外语的孩子们,除了反纳粹的,别的就不要看了。
  pps:我比较的慢热。开始没进入状态,写道“血”时才来了感觉。前面的闲篇扯得太多。

《马诺莱特》油画,热土,血,朦胧诗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马诺莱特》油画,热土,血,朦胧诗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马,胧诗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