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阿甘正传》1972年的元旦

影视台词 > 影评 > :《阿甘正传》1972年的元旦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阿甘正传》1972年的元旦的正文:

  多年后再来看这部电影,我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1972年的元旦,Forrest Gump不是正好遇到了落魄中的中尉丹,而Jenny也不是在自杀未遂后想到他,那他一生的重量将会落在何处呢?
  
  Forrest Gump在之前也确实帮助了Jenny和中尉丹,但两个人都不感激他。Jenny追求自由,认为阿甘的帮助固然使她收益,但厌烦他一再超越“人情世故”,干扰她享受真正的自由;中尉丹呢,则更是恼怒他将自己从“宏达叙事”(所谓命中注定)中拖离出来。换言之,Forrest Gump对他们的“帮助”,在他们看来更像是一种被强加的“干预”。
  问题是这种“干预他人”真的是需要批判的吗?答案是否定的——通常想要“干预”他人的愿望,恰恰出自你对他人的关切,换言之,这种干预体现了你同他的关联。越是关联紧密的人,往往越无法置身事外。(看看我们的父母就知道了)只要你的关切足够大,你就不会计较是否该表达的问题。而不干预别人,毋宁说是一种冷漠的态度,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彼此无关的态度。
  进一步讲,人在现实性上是其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本不能脱离对象而存在。这种对他人的干预,正是我们存在的唯一方式。
  这样看Jenny和中尉丹,问题就清楚了。他们之所以如此反感Forrest Gump的“干预”,正是由于在他们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都缺少密切关切的对象。即他们作为人的“存在”,是孱弱无力的,他们的生活本身也是飘忽失重的。(需要指出的是,Jenny和中尉丹正是我们很多孱弱的现代人的真实写照。他们既不曾有力量真正的成全他人,又对他人的“干预”抱有抵制态度,看看多少嚷嚷着个性同时又离不开父母的供养的人就知道了。)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开头的那个问题,Forrest Gump确实想要成全他们,但问题是两人都不领情。所以在他之前的岁月里,我们更多的只是看到了一个会跑的傻子懵懵懂懂的上完了大学,又在战争幸运的赢得了一枚奖章而已。他的人生重量究竟要落在哪里呢?
  这就引出了成全他人的第一个边界,即你要与对象在同一个场中。不仅你要面对对象表达,而且要令这个对象也将你当作他的表达对象。这才是交流的真正难度所在。父母有时候因为对我们的高度关切,而忽视了这一点,这才令他们的很多话成为了“耳旁风”。他们忘了你在选择对象的同时,对象也在“选择”你。
  在1972年元旦来临的时刻,我们的主人公Forrest Gump被Jenny和中尉丹“选择”了。Jenny在从高楼跃下的前一刻退了回来,选择回到家乡回到阿甘身边,并在休养一段时间后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尽管是做一个看上微不足道的女招待;中尉丹在那个女人说阿甘是个傻子时忽然暴怒,以后跟随阿甘甲板上做了他的大副,并慢慢尝试与神和解,——他们都从那一刻开始认可了阿甘,并在今后的岁月里慢慢找到自己的力量。而从这一刻开始,从Forrest Gump实实在在地帮助两个人找到自己命运的时刻开始,他自己的人生也才有了重量。
  所以我们说这不仅仅是Jenny和中尉丹两人的幸运,也是阿甘自己的幸运。成全是相互的。
  
  但是如果我们再假设,如果珍妮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过的不错,因而始终没有进入阿甘的那个“场”里,阿甘还会不会一次次“干预”她呢?当然不会。虽然阿甘未必会理解珍呢的选择,但如果看到她过的不错,只会为她感到高兴吧。这就是老话讲的“君子和而不同”了。
  那么如果珍呢始终走在自我毁弃的道路上,“1972年的元旦”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时刻始终没有在她的生命中出现,阿甘和珍呢是始终没办法相互成全的吧。这真是令人伤感的事。
  
  我们猝然相逢,在彼此生命中留下或轻或重的印迹,如此而已。
  
  
  ps:成全他人的其他两个边界,一是要用成全自己的方式来成全,即不强迫自己给出超越自己的力量,要始终让自己在成全他人的同时更爱自己而不感到委屈。二是始终以成全他人为目标,不提供毁弃的力量。毁弃包括两点:一是娇惯包庇,二是只批评不建设。

《阿甘正传》1972年的元旦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阿甘正传》1972年的元旦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阿,元旦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