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东京》:行为艺术展览

影视台词 > 影评 > :《东京》:行为艺术展览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东京》:行为艺术展览的正文:

  SDMS:77 分
  
   先说第三个短片《震动》,奉俊浩导演。在这个短片的评价上,我与很多人产生了分歧,我个人认为这个小短片是三部短片中最精致、最出色的。
   首先奉俊浩抓住了东京、甚至是日本人普遍拥有的两大心理特点。一个是“宅”,另一个是对于地震的恐惧。这个切入点拥有无比完美的解剖角度,然后配合简练的剧本,饱和的色彩光线运用,以及香川照之木棱的表演,一个家里藏满矿泉水瓶和大便卷纸,每天只靠打电话叫披萨吃就能活的宅男就深入人心了。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有很多细节是很动人的,比如香川照之无聊到用卷纸核在手心上按出印来,看这个印多久会消失,比如香川照之叫外卖时从不敢看送外卖的人一眼……
   在这一小段之后,苍井优出场, 香川照之十年来第一次抬头看了送外卖的人一眼,这个简单的细节因为之前的铺垫,就显得张力十足起来。这一眼之后,正好地震发生了,苍井优晕倒在香川照之家里,后者顿时手足无措起来。弄醒苍井优也很有意思,她手臂上画了一个开关,香川照之按一下,她就醒了。很多人跟我说对这个情节不能理解,我觉得这个设计很美,让整个短片的漫画感呈现出来了,而且看到后来还发现,这个设计是有寓意的。
   苍井优走了,香川照之的宅男生活就再也过不下了,第二天他又打电话叫外卖,来送餐的是个粗鲁的老头。他说她辞职了,但是告诉了香川照之她的地址。
   然后香川照之鼓了好几天的勇气,十年来第一次出门了。这里导演的处理也很有意思,是由小变大的情节推动,从他刚出门时,瞳孔不适应而呈现的画面过曝,然后用心理旁白的方式展现他的犹豫:坐公车?坐地铁?骑车?他拉出自行车,已经成废铁了,画面再拉升,整栋房子出现了,长满了植物。最后香川照之决定步行,一路上没有任何人,他看到很多人在窗子里,从面相判断他们分别做宅人几年了。然后他还看到了送披萨的机器人,人类已经完全不出门了。
   最后香川照之停在了苍井优家门口,他叫她出来,她不出来,然后地震了,香川照之拽她出来,她拼命反抗。就在对峙了时候,香川照之按到了苍井优手臂上的另一个按钮——爱,奉俊浩给了苍井优的脸一个长达十多秒的特写,美不胜收。这个按钮的设置,是否意味着人与人情感交流的缺失,而变得程式化?我不得而知,影片停在了这里。让人久久沉迷。
  
   第一个短片是米歇尔.冈瑞导演的《室内设计》,讲述了一个在东京一事无成的人最终居然变成了一把凳子。这个短片的寓意似乎是在说东京的生活压力让人崩溃,很多没有工作的人就像家里的一把凳子,或者还不如一把凳子,它至少还能坐。这个小短片的前半部分过于平淡了,作为短片不够抓人,后半部分猎奇的成分更多了一些。
  
   第二个短片是鼎鼎大名的莱奥.卡拉克斯的作品《美尔德》,美尔德是一个莫名其妙住在东京下水道里的怪人,他讨厌人类,到处破坏,甚至在街上扔手榴弹。最后对他的审判使一部分人对他恨之入骨,也有一部分人无比崇拜。
   我最不喜欢的也是这个短片,首先它让人很不舒服,肮脏的画面,还有美尔德那种没有人能够听懂的语言,导演花了好多时间在美尔德唧唧呜呜如动物般的对白上;然后我觉得他没有抓住任何东京的城市特征,放在这里是不合格的。
   一直不是很喜欢卡拉克斯,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太自以为是的人。他电影中的那种艺术感是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波拉X》也许得排除),一般人都不会特别喜欢他,除非同样自恃甚高的人。我不知道卡拉克斯对东京是理解的太透彻了,还是根本不理解,也许是我根本没有资格评价这个人。

《东京》:行为艺术展览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东京》:行为艺术展览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东,展览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