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青春小说》这么近,那么远

影视台词 > 影评 > :《青春小说》这么近,那么远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青春小说》这么近,那么远的正文:


  ——关于电影《青春小说》的评论
  
   昨天公司合伙人过来取文件,说最近有一部电影,叫《青春小说》,取景拍摄全部在项城完成,对白都是乡音,问我有没有看过。晚饭后闲暇时,上网搜索浏览了相关信息,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就坐下来仔细看了一遍。
  
   电影情节相对简单,叙事手法现实与想象交错。故事展开,凸显一个农村高中复读男青年青春的平淡和无奈,以及男女主人公(吴飞和林林)懵懂纯洁萌芽爱情的苦涩。电影中的一些元素,对于有过同样成长经历的我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亲切感。就像忽然就被扯进了记忆的漩涡,关于那个年代的种种回忆,一股脑涌将上来。
  
   村庄,麦田,坟茕,土地庙,乡间小路,河沟流水,这些特定的记忆符号,包含了我童年少年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印记,在脑海中如烙印般抹之不。电影中男主人公在现实与想象中游离,同样也刻画出那时候的我,或者说我们在无奈现实和美好虚幻之间踯躅徘徊的心情。
  
   开篇的时候,吴飞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父亲借了几家才凑够的复读学费,听着父亲口是心非的谩骂,回应了句“等我考上学了,连本带利还给你”,不快地走出家门。出门的路上,林林劝他不要和父亲生气,他回应说平时就不被父亲看得起,一点都不被理解。走到村口的时候,一个在村口歇着大爷看见吴飞,跟他说,村里风水好,一定能出一个大学生,希望吴飞能用功读书。
  
   看到这里我就在想,导演可能是在自说自话吧,因为这里看似无心的描述,实际上却能真切反应很多农村学子那时候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家境贫寒的现实,只能靠读书考学来改变。即使暂时不能改变家境,也能让自己暂时脱离农村,脱农民身份的外衣。这一点在后来吴飞的班主任劝说他不要分心好好读书的细节中,也是一个验证。
  
   电影中吴飞在现实和想象中不断切换身份,影评人周黎明说这是影片的两个故事,一个是乏味青春,一个是残酷青春。但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个故事,只是导演从艺术手法上做了拆分,实际上,故事通过一个身份在现实和想象的切换,完成一个群体的生活或者生存状态的描述。两个部分,组成男主人公不可拆分的显性和隐形人格:对现实的无奈低头和对现状的不满叛逆。
  
   我的高中时代,也经历过如是过程。乏味和热血其实一直都在个体内并存。被现实压制的抑郁,最终通过虚幻的网络和现在看来甚至毫无来由的群架排解。不闻窗外事的乖乖学生只是少数个体存在,多数男孩子,内心其实总是躁动不安。安心学习和抽烟打架二者没有必然联系,也并不冲突;爱情萌芽,只是在该萌发的年纪,表露出本来就应该表现出来的天性。
  
   影片中男女主人公都无奈接受现实,选择了分属自己的不同人生道路。正如林林所说,你有你的理想,我有我的生活。结尾,是吴飞收起林林的信,仔细夹在了辅导教材里。就此,或换来你我的一声叹息。
  
   在现实中别离的,总会在记忆中重逢。而你,又想要怎样的曾经。而关于未来,有无限可能。正如影片推进以男女主人公行走的过程来叙述一样,人生除了开始阶段,过程永远都不会被限定在一个特定范围,那是因为,我们一直都在路上。
  
   看过电影之后,好奇是谁拍的影片,遂搜索了下导演资料。郭奎永,好熟悉的名字。仔细想想,04年元旦前后,曾因为联谊会和郭子有过一面之缘。彼时郭子和我都还很年轻,当然,现在也还未老。找到了他的微博,看到他说下一步电影还是会在项城拍摄。很是欣慰。
  
   原来我也有过文艺青年梦。也曾高中时代写过诗歌,也曾梦想拍出自己的电影,就取材于自己的乡土,那片生我养我后来离开但是一直魂牵梦萦的土地,那片高中之前一直都在的土地,那片在脑海中触手可及而现在一年才能回一两次的土地。
  
   好在,现在有了郭子。

《青春小说》这么近,那么远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青春小说》这么近,那么远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青,么远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