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后会无期的英雄主义

影视台词 > 影评 > :后会无期的英雄主义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后会无期的英雄主义的正文:


  后会无期的英雄主义,是一个悲催的英雄。
  以下电影人物都用演员的名字,因为我老是记不住。甚至看别人的评论都要百度一下说的是谁。好的,下面进入正题。
  一直是言听计从,人生任由别人安排的陈柏霖最终成为了大作家。在我看来,他小说里的很多思想都应该是来至他的“大哥”冯绍峰。小说的结尾也会是“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冯绍锋很努力,也很有想法。他10岁的时候就“失”了爸爸。然后变的独立。赚钱返乡,并且想用自己的想法改变别人的想法。虽然都“失败”了,但我觉得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但是他的个性影响了陈柏霖。看电影的时候我不明白,从中国的最东边跑到最西边为什么不坐火车,汽车,而是要自己开车。电影给出的解释是,他们想先看陈乔恩,再看袁泉。看完了再坐火车啊。干嘛要送那么远。冯绍峰送到这就可以“回”了。后来我才想起了,对,他已经回不了。他烧了自己的房子。他为什么要烧自己的房子。因为他满怀着理想在外面闯荡就是想着有一天回到自己的家乡。但是家乡抛弃了他。他郁闷了,没有人听他的。
  一直充当小弟的陈柏霖最终获得了成功。电影的结尾他回到了东极岛。但是却没有了冯绍峰的身影。有可能他抑郁死了。有可能他已经失了当年的理想,娶妻生子过着平凡的生活。最终东极岛确实是成为了旅游圣地,但并不是因为他,而是陈柏霖的畅销小说。
  冯绍峰是个英雄,但是英雄气短。没有人理解他,再加上现实的嘲弄。钟汉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代表。看起来是个有志青年,其实是个贼。陈乔恩,很早就理解了理想不能当饭吃,所以“还好我及时得停止了喜欢你”。袁泉,应该是对冯绍峰的最大冲击,这点不难理解。她在他们见面之前充当的是冯绍峰的精神伴侣,但是她确轻描淡写得说出其实我是你同父异母的姐姐/妹妹(应该是姐姐)而且他父亲抛弃了他 选择了她。我觉得这个时候他应该是已经奔溃了。
  王珞丹以及她的团队(哥几个为啥仅仅成了“团队”第一,确实只是团队,第二,表演确实一般,没啥可说。)作为一个矛盾的存在也为故事的推动尽了一份力吧。因为我坚信,是冯绍峰成就了陈柏霖,王珞丹只是点缀。
  这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第一次写那么长的影评,本来是想写感想的,写着写着就成剧透了,也舍不得删,打字还是比较累的。发出来大家探讨探讨吧。
   哥是正经人,所以不会墙头草的说《后会无期》好,更不会故作个性说《后会无期》差,在哥的眼里,好片子都要经得起推敲。选角失败、金句滥用、贾导出戏,《后会无期》你休想让我给五星!
   为什么说演员选角失败呢?陈乔恩气质乖巧高贵,芭比式的公主范儿,和柔弱却坚韧的艰辛逐梦人差距太大,表演虽然卖力,却终究难以填补形象上的违和感。白百合过于小清新,风尘味急缺,和所饰演的骗子妓女差距太大,客观上降低了片子水准。
   其次是金句过多,有滥用之嫌,很明显暴露出作家转行导演的一个通病,即更注重文本创作,客观上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进步和发挥。
   片中最让人抽离的是贾导的段落,话说也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之一'。不可否认,他的表演很有力度,但太过认真的表情处理,太过生硬的劝导节奏,完全处于电影语境之外,让身边的其他演员乃至导演本身,瞬间变成了听长辈训话的孩子(或者后辈)。不过,换个角度,这个片段虽然让人出戏,但寓意很好,有一种电影界长辈对后起新秀引导扶持的关心在里面,同时也暗喻父辈们对八零后青年的劝导和鼓励。这个段落安排,显示出韩寒谦虚诚意的品质,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思想偏执的年轻创作者,对他来说,这着实很难得。
   当然,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剖析弊病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片子本身的优点,导演毕竟青涩稚嫩,自身和作品都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们一巴掌拍死就不好玩了。
   《后会无期》既不同于台式文艺片故作小清新的无病呻吟,又不同于日式文艺片深刻又肃杀的批判控诉,它是富有中国特色以及八零后成长烙印的新锐作品,必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引导中国青年电影的发展走向。
   片子整体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 真真是'文青的面子,顽童的里子',仿佛几个小孩子一边偷学大人扮沧桑,一边又褪不自身的青涩和稚嫩,但对前途的迷茫和对未知的探索,无疑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不只是噱头这么肤浅,创作者实实在在再现了那种青春期特有的迷惘和冲动。
   很多人说片子的主题是面对现实的自我抉择,其实他们错了,片子的本意是一场不动声色却震撼人心的无奈告别,对过对童年对故乡的后会无期,亦是对背井离乡逐梦人的诚意致敬。因为他们这群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行者,无畏奋进,开拓创造。
   事实上,对于迷茫懵懂的年轻人来说,远方有着太大的魔力和诱惑。且不说什么进取心,光是未知和自由,就可以轻而易举得到大批的拥护者。时代巨变,但人们追求未知渴求自由的决心永不改变。所以告别是注定,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忍痛剥茧,后会无期来的太过残忍,但这恰恰就是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
   客观上来说,片子更适合75后到95前这个年龄段的人看,因为只有这部分人才能真切领悟片子的内涵和创作者真意。没办法,代沟摆在那,其他观众最多看个热闹捧个人场罢了。
   看客中有人说《后会无期》风格凌乱,丝毫找不到导演的个人标签。哈哈,哥笑了,非得像四娘一样,全片都金箔贴身晃得眼晕,才算得上是一种风格吗。生活需要发现美的眼睛,文艺+青春+公路,足以让'韩寒'两个字在时代的长河中烙下重印。或深刻或犀利的台词和腔调,个性化的角色设定和情节安排,看似荒诞其实暗藏合理性,这已经是韩式作品的最大标志。
   换个角度,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韩寒比过温和了很多,少了黑灰的尖刻,弱化了矛盾的尖锐,虽然还有对现实对制度抱有批判,但更懂得圆润的粉饰争端,主动适应并应用一些时代产物,如卖萌、基情、小清新……毫无悬念,他跟着我们这代人一起成长了。
  
   不要问哥为什么发这评,也不要问哥为什么这样写,哥不会恶意攻击谁,不做粉丝也很久了,距离专业更是远隔崇山,拥有的所有,不过是兴趣,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认真。
   就以上内容,不要跟哥辩对错,套用一句片中的台词,'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后会无期的英雄主义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后会无期的英雄主义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后会,主义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