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洋妞到我家》影评:欢乐的忧伤

影视台词 > 影评 > :《洋妞到我家》影评:欢乐的忧伤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洋妞到我家》影评:欢乐的忧伤的正文:

   《洋妞到我家》全片充斥着各种欢乐,夫妻之间的,朋友之间的,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当然更多是洋妞跟皮皮一家人之间,或者说是西式文化跟中式文化之间碰撞而出的欢乐。但这种欢乐一点都不轻松,只不过主创是想要以这样一种方式来直面中国当下的亲子教育问题。毕竟说教是令人生厌的,《洋妞到我家》就像一场生动的实验课,将全中国存在的亲子教育问题聚焦到一间房子,然后各种鸡飞狗跳之后,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依旧值得坚持。
   《洋妞到我家》以家庭喜剧欢快活泼的形式,讲述了外国互惠生进入到一个有感情裂痕的中国家庭后的经历。女强男弱是中国式家庭的普遍现状,而陈建斌跟徐帆组成的中产阶级家庭正是这中国式家庭中的一家。徐帆在片中饰演一位“怨妇型”大龄妈妈,她脾气火爆,不管跟谁都急赤白脸,生活虽不易,却一心只想让女儿出国。在她的观念里,中国人都是为下一代而活,而女儿只要出了国那么以后的生活就无后顾之忧。因此她不顾丈夫(陈建斌饰)的反对,在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情况下,请来了哥伦比亚藉互惠生。于是,在一座房子里,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而带来了种种碰撞、误会接踵而至,当矛盾不断升级,故事也走向温馨,妈妈慢慢学着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而外国互惠生也渐渐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以及中国式母爱的伟大与深沉。
   电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毕竟高于生活。《洋妞到我家》的结局实现了互赢的美好局面,但是现实生活中呢,又有几个家庭能够在一片欢乐中接受亲子教育新旧观念的交替?说实话,现实生活中,徐帆或者陈建斌的孩子想必是要出国留学的,所以其实他们来演这种中产阶级家庭生存困境的电影充满了讽刺的意味,因为很多家庭是真的请不起互惠生的。
   女儿该不该富养,同样是该片折射出的需要大众思考的问题。记得上一期《爸爸哪儿》中,陆毅的女儿为了买到自己喜欢的鞋子而未能给老奶奶买礼物,陆毅检讨自己说,一味的富养孩子有时候会让她忘记了付出的艰辛。所以任何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都不可取。“洋务运动”到底该不该搞?当然是有必要的,毕竟经过数百年优胜劣汰的自然筛选,西方教育是公认的比较科学的教育方式,但因地制宜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一味的“拿来主义”或者“走出”战略只会让整个家庭陷入尴尬的淤泥无法自拔,而孩子也很难健康成长。
   忧伤是有的,欢乐也是有的。很多时候,中国家庭缺少像洋妞这样的闯入者,只有这样不知者无罪的闯入者才能不断解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闭教育思想。对于中国亲子教育“走出”是一种解决之道,而“引进来”同样可以发挥奇效。

《洋妞到我家》影评:欢乐的忧伤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洋妞到我家》影评:欢乐的忧伤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洋,忧伤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