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温州一家人》展示的经济改革之路

影视台词 > 影评 > :《温州一家人》展示的经济改革之路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温州一家人》展示的经济改革之路的正文:

高满堂是当今电视剧创作领域的金牌编剧,他创作的《抉择》、《闯关东》、《北风那个吹》、《钢铁年代》等都获得过巨大的成功。浙江广电集团准备投拍一部温商的电视剧时就决定请高满堂做编剧,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要一流的编剧、一流的团队来做。作为原籍山东的东北人,高满堂写温州人,听上很没谱,而做起来,这又是个让很多编剧排斥的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不应该回避,它往往是重大题材!”高满堂接受采访时掷地有声。重大题材?我听了愣了一下,写温州小商贩是重大题材吗?“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我们这三十年是怎么走过来的?这样题材的电视剧没有!一打开电视都是什么娱乐呀,宫斗啊,家长里短啊,大家都娱乐了!我认为反应改革开放三十年是重大的题材,应该写,作为编剧,碰上这样的题材,责无旁贷。”
  
  《温州一家人》不就是写小商贩吗?扯到重大题材上吹大了吧?我在回忆我印象中的温州人。八十年代,我还是一个小孩,那时候,街上还没有那么多漂亮衣服,服装店里,还卖布匹,我们家楼下有了一个小裁缝,就在过传达室一样的一个小平房里,大概只有六到八平米,一个小裁缝带着老婆和不满周岁的孩子住在里面,老婆孩子住铺板上面,他住下面,简直像住山洞一样,铺板平时就是做衣服的案子。我那时的漂亮“时装”,领子不对称的衣服,带一个小尖的六角帽,A字群,在同学们中间都能引来艳羡。但是我的问题是,这一家人一直住那个小房子里吗?他们睡在那里不腰疼吗?不挤吗?
  
  我不记得什么时候这个小裁缝搬走了,很多年过了,我买衣服的地点变了,北京的大红门附近出了个“浙江村”,什么漂亮衣服都有,我没有见过的样式,没有见过的面料,眼花缭乱。不久,那里因为治安问题,被平了。但也就在那个时候,北京的服装厂几乎从普通老百姓的视野中消失了。浙江村虽然被平了,但是服装批发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一个一个地建起来,哪一个都是几座大楼连在一起。
  
  到了2000年前后,我的母亲到温州瑞安的一所学校指导教学,那时瑞安的家庭都已经发达了,但是街道很差,公共设施的破败和漂亮的私家住宅形成对比。给母亲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的老师家都特别有钱,每个老师带三、四个孩子,多的五、六个,都是在全国各地做买卖的老板的孩子。
  
  再次听说温州人,是北京来了温州炒房团,炒房团中还有中小学老师,“鸟枪换炮了呀!”我当时想。
  这些小商人是重大题材吗?我还是很怀疑。高满堂认为:“改革开放有三部曲:深圳打开了国门,温州打破了体制,上海打开了世界的舞台。”温州小商贩在改革中起了重大地作用,他们不仅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而且打破了旧的经济体制,小小的温商原来有这么大作用。
  
  
  
  周万顺是怎样撬动经济改革的
  
  《温州一家人》的主人公周万顺这个形象在高满堂创作过的形象中是个突破。周万顺不要说高大全,简直就是个很不完美的人,没有英雄气,没有高的觉悟,唯利是图,生意开了倒,倒了开,折腾了三十年,没发太大的财,甚至算不上一个成功的温商。“就是这种草根,一个个的草根,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高满堂说。
  
  1981年,周万顺卖掉祖业,送十三岁的女儿出国,自己带着全家离开家乡,挑着挑子进城,一路蹭吃蹭喝来到了城市的边缘。虽然周万顺表现得油嘴滑舌,很不实在,但是这个情节仍然非常令人动容,这是改革之初小商贩最初的形成方式。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开始,上面的政策松了,不等于市场就活了,市场要活,必须有商人经营。无数个瑞安小山村里的农民就这样成了中国的第一批小商贩,让人瞧不起,看不惯的小商贩。1983年前后,温州的个体工商企业已占全国总数的1/10。温州人靠“一双手、两条腿、三分邮票、四小产品”开始了资本积累。而自由经济就这样从蝼蚁一样的小商贩钻开的小洞中起步了。
  
  周万顺的生意刚刚有起色,遇到了“打击投机倒把”,温州发生了“八大王事件”,周万顺的生意停滞下来,四处躲风。1982年初,中央下发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以“投机倒把罪”抓了温州的八个民营企业家,他们是:五金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螺丝大王刘大源、合同大王李方平、旧货大王王迈仟、目录大王叶建华、线圈大王郑祥青、电器大王郑元忠。今天看起来抓卖矿灯、螺丝钉的批发商简直是笑话,但是当时,还能引来喝彩。
  
  到1982年底,全国立案各种经济犯罪16.4万件,判刑3万人,追缴款项3.2亿元。这是私营经济遭遇的一场寒流,也是新体制和旧体制的较量。1984年,温州市委书记袁芳烈深感“八大王案不翻,温州经济搞活无望”,组织联合调查组,对全部案卷进行复查,被捕的几个人被取保候审,或无罪释放,而后恢复名誉,归还已经被没收的财产。1985年,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被正式提出,但一直到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通过修正案,“投机倒把罪”才被取消,体制改革的成果被法律稳定下来。
  
  1987年,周万顺的生意获得成功,几个合伙人分了钱,被以贪污罪起诉,周万顺也进了监狱。当时,没有民营经济这种概念,几个人合伙开的公司算“集体企业”,集体企业分红算“私分公款”。那个时代还有私营经济不能超过八个雇员的底线,不然就是“资本主义”。但是,周万顺他们开始分红了,不仅他的企业分红了,千千万万完成原始积累,开始盈利的温州小企业都开始分红了,旧体制的底线又被突破了。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不讨论姓社姓资”的重要讲话,1993年,《公司法》在全国人大通过,明确了不分国有、民营的企业组织方式,保障股东权利,确立董事会管理的经营模式,股份制企业,民营公司就这么闯出来了。
  
  剧播出后,也有网友评论说周万顺这个人不好,只认钱,不认亲情。高满堂认为:“这个批评也是对的。但是在过的三十年里,每个人都有过被利益诱惑得头脑发热的时期,我自己八十年代也倒卖过钢材。我们叫‘对缝’。那时候封闭了那么多年,刚看见挣钱的路,一窝蜂地往上扑,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觉得那样不好了,那时候老百姓‘穷疯了,穷怕了,穷出鬼来了’,一有政策就是奔着钱了。”
  
  高满堂对这个形象的市场反应从来没有担忧过:“我们在塑造一个人物的时候,首先不要寻找他的优点,而你一定要先放大他的缺点。放大缺点,你看就到了差异,看到了差异,就会有优点在闪光。当你塑造一个人物的时候,你放大他的优点,这个人物肯定是一个正常的、普通的,我们司空见惯的人物。”事实也证明,虽然周万顺有那么多缺点,观众还是觉得这个人挺可爱。
  
  温州商人没有为商业经营权上街游行过,也没有通过组织大型商会参与政治活动对政府施加影响,周万顺一头扎进商海,也能撬动改革。
  
  
  
  大题材也要写小故事
  
   “我们要从平民老百姓的视角看温州发展、改革的过程,不是站在政治家的大视角看这个问题,不是居高临下写那种宏大的东西。你抓住这个角度创作就自由了。”在高满堂的印象中,当年的反映农村女孩子到深圳打工的《外来妹》是一个非常好的反映改革开放的作品,但是后来的很多反映经济改革的作品看似叙事宏大,但是假、大、空,不客气地说:“虚而诳之,诳而无道,道而无意,这样的作品永远是宣传品,并没有真实地反应出改革开放的历程。”
  
  高满堂编剧给自己有个要求,就是剧中涉及到的行当,要做到别人说不过你,这个要求是相当高的。高满堂准备这部剧的时候,温州的七行八作他都了解,一个工厂一个工厂地泡,到国外采访温州人的时候,看到温州人开的餐馆,就在人家餐馆里住几天,看人家一步一步怎么经营。
  
  有人说高满堂特别能“诹”,都诹到海湾战争了,但是实际上真实的生活往往超过对它缺乏了解的人的想象力。高满堂采访中遇到一个女孩,海湾探望她的男朋友,然后坐军用飞机回法国,一飞机都是法国大兵,就她一个中国女孩。当时在法国,很多温州人为了获得居留权,报名参军,了伊拉克,当时伊拉克也危险,但也不是天天打仗,这些人一年以后回到法国,就有了永久居留权。“这都是真事,当时派往海湾的法国军队里有温州人,他们叫外籍军团!”
  
  高满堂采访了一百多个温商以后,他的材料总结在一起还是非常宏观,没有找到叙事的切入口。“我们再怎么说温商如何如何,改革开放三十年对中国的经济,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但是你没有一个叙述的视角,一切都是白费。”
  
  高满堂并不认为电视剧主要是虚构的,“像这种题材必须要有大量的采访,累积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下意识,才能产生你的叙述视角。”后来,高满堂采访到一个13岁到欧洲的温州女孩,找到了这个题材的切口——写一家人的故事,一个草根的温商家庭从原始积累到淘到第一桶金的故事。

《温州一家人》展示的经济改革之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温州一家人》展示的经济改革之路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温,之路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