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必定怀疑,信仰必定恐惧

影视台词 > 影评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必定怀疑,信仰必定恐惧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必定怀疑,信仰必定恐惧的正文:

  信仰必定怀疑,信仰必定恐惧,信仰必定不坚定
  
  如果一个人对死后的天堂,永生坚信无疑,那他的平时生活中会产生懈怠,因为死亡对他来说只是换了一个世界,了天堂继续活着而已,那他对死亡的恐惧也是基本上没有。
  
  如果一个人坚信死后一无所有,肉体消失,人的所有一切也随之消失,那他的生活必定是充满绝望的,而且他对亲朋好友同胞的哀思,也将无处寄托。
  
  所以现实世界成了一个人们既对天堂抱着一丝幻想和期望,但又对神保持怀疑的状态,这基本上是一种普遍状态,这样的一个不确定的状态,促使人们保存一点希望,但又不会因为这个天堂的希望而变成懒汉。或许我们说,如果存在神的话,这种状态就是神希望看到的,或者说这种不确定正是神创造的。
  
  信仰必定不坚定,信仰必定怀疑。当然这一切的基础,是建立在“理性信仰”上。那么何为理性信仰呢?这个要到少年派的结尾处才有答案,我们慢慢来。(尤其对国人谈信仰,要慢慢来,不要搞得像传销似的,那样我最反感。)
  
  少年派中的主角母亲说过,理性可以帮助你理解一切外在的世界,但是不能帮你解决内心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牵涉到生命的问题,这里就要靠宗教,那么宗教是怎么解决这些生命问题的呢?
  
  先来看少安派的四个动物的指代,鬣狗指代厨子,斑马是佛教徒,红毛猩猩是派的母亲,老虎是派,那现在问题来了,漂流的那个派指代谁?既然老虎已经指代派了,那么一直在试图驯化老虎的漂流派,应该指代的就是耶稣基督(神的儿子,简称神子),而更大的大自然指的就是上帝。(稍微普及一下:在宗教中,上帝是无形的,完全神性的,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使者,至于是儿子还是使者,那取决于是参照《圣经》还是《古兰经》,耶稣基督是神性和人性的结合,耶稣人性的一面使得众人可以通过耶稣来了解上帝。)
  
  这里就有一问题出现了,信仰的过程,难道说就是驯化的一个过程么?确实是的,有人会说这样信仰岂不是显得太愚昧了么?就和羔羊被牧羊人驯化一样,那是野兽才会被驯化。很可惜我们自视太高了,人其实也能被驯化,而且人最需要被驯化。先来看看中国人对公务员的羡慕态度,这就是一种被驯化,被体制驯化。一个浪子选择婚姻,选择安定的生活,这是被稳定的生活驯化,一个女人终于在经历坎坷感情之后,选择和某位真命天子在一起,她是被这位真名天子所驯化,就像很多甜言蜜语中所说的“我是你的一只可爱小猫。”老虎被漂流派所驯化,这种驯化源自恐惧和施舍(宗教用语为:敬畏和怜悯)。
  
  当然在驯化的过程中,开始是老虎对漂流派的抗争,甚至是逆反,想吃了派,这就好比一开始人们对神的怀疑,不屑,甚至是折磨神(比如耶稣受难)。但是老虎落海后,那种无助一下子被放大了,正如人平时可以嘲笑神,不屑神,但是真正遇到困境的时候,又试图祈祷某种神奇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而此时漂流派(指代神子)放下一块板子,让老虎靠自己的力量又爬上船,自己却又坐上小舟远离了小船。这里也很有意思,人类在苦难中求神帮助,神毫不留痕迹地帮助了人们,而人们却误以为是靠自己的力量战神了困难,而神帮助了人之后,也悄然离,这样人对神的信仰依然是徘徊在不确定与确定之间,但是已经不会对神这么排斥和不屑了,这是驯化的开始。这种驯化并不是一味的呵斥,责骂,而是一直更高级的驯化,让人类感觉到是通过自己的意识完成的,而不是被控制的,人的这点自大的毛病,神最清楚了。(以上对神的假定,来源于对漂流派身份的猜想,并非已经断定神存在了,连漂流派对老虎的帮助都是间接的,只是放了一块系绳子的木板而已,神对人的帮助也是如此间接的,还是那句老话,神依然是处于确定与不确定之间,信仰必定怀疑,所以片中说“怀疑让信仰充满生机”。)
  
  喂老虎吃鱼肉的桥段是象征意味很浓的驯化过程,因为在饥饿的时候被赐予食物,也就是赐予了生命,老虎开始对漂流派(指代神子)有了些许敬畏,这里很明显就不细说了,有意思的是后面一个漂流派与老虎抢鱼的桥段。船上有众多小鱼,但是漂流派非要那一条最大的青鱼,这是什么含义呢?如果从祭祀、奉献的角度来看,能说明一些问题。《圣经》中有上帝要亚伯拉罕奉献儿子的故事,祭祀的东西好坏,直接反应了人对神的敬畏程度,而神也需要让人们割舍最心爱的事物,从而在人们心里建立起一个有威慑力的形象。这里的神不是那种笑嘻嘻的弥勒佛,或者讲义气的关公,而是随时会发怒的、人们一旦做不好就要惩戒的神。
  
  最让人费解的猫鼬岛来了,这里有一句关键的话,在这个岛上白天得到的一切,在晚上都要偿还(大意)。白天还在感谢神在他们最危难的情况下,把他们带到这个岛上,有淡水,有猫鼬肉吃,但是晚上老虎(指代信徒派)还是逃到了船上,漂流派(指代神子)看到了中央的圆形淡水变成了死亡之池,死鱼泛滥,还看到一朵花中包含着一颗牙齿,说明曾经有人被这里的植物吞没了。这里是一个试探(恶魔的诱惑),在《圣经》旧约中,亚伯拉罕,雅各都等等被试探过,失一切后也不忘始终敬拜神,神最终使他们重新恢复荣华富贵,并加倍赏赐。《圣经》新约中,耶稣基督,神的儿子也在旷野中收到恶魔的试探,用更丰厚的报酬来诱惑耶稣,但耶稣始终坚持心中的信念,没有堕落。这样看来,这个猫鼬岛就很像一次魔鬼的诱惑了。表面上看来,有淡水,有肉食,但却是一个吞没生命的魔鬼岛,所以漂流派(指代神子)坚持要带着老虎(指代信徒)离开,就不难理解了。
  
  最终的结局,最有意思的应该是老虎为何头也不回的走进了丛林,从此两者分开。我们知道老虎在海上指代的是派,那么上了岸为什么头也不会的走了呢?难道派人格分裂了嘛?我结合宗教来理解一下,海上的老虎指代信徒派,而漂流的派指代神子。最后经过大生大死,大灾大难到达墨西哥海滩后,可以认为是漂流派的一次重生,《圣经》中有耶稣基督(神子)被钉在十字架上,三天后从死里复活的故事,那么漂流派在“海洋十字架”上被钉了227天,终于在墨西哥海滩上获得重生,但区别在于,一旦踏上了陆地,他就不再是漂流派(神子)了,而是一个陆地派,也就成了一个普通人,但是他的思想已经获得了重生,他的心中已经住着一个重生的神子,这就像我们第一次教堂的时候,主教在礼拜仪式结束后,宣布如果你们这些第一次来教堂的人决定今天信仰基督教,就需要“让神进入你的心中住下,从此可以得到喜乐,感受神的爱”(之后的详细过程和话语,可以教堂了解)。所以在陆地上的派,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全的信徒了,这次海洋的旅程,让他信靠了神。那么老虎呢?老虎在海上指代的是一个尚未成熟的信徒,老虎有过对神的不屑,有过叛逆,也有过顺从,敬畏,在猫鼬岛上有过怀疑,但最终战胜了试探,来到了大陆上,有一整个被驯化的过程,但是宗教信仰并不是简单的和驯化划上等号的,驯化只是领进信仰大门的钥匙,正如派童年时期,印度教是领他进入基督教大门的钥匙(考虑到有说法说,耶稣基督早年在印度克什米尔法戒寺学习印度教,而且基本已被印证耶稣就是早年在印度的伊萨,所以这样来看电影的暗喻就更意味深长)。在老虎被驯化之后,这是最初级的一种信仰,如同羔羊随着牧羊人一般。但这不是信仰的终点,然后全片的最深奥的含义来了,如果已经被驯化临进了门,那信仰的下一阶段是什么?难道是演变成为了信仰不顾一切,抛弃所有嘛,像那些自焚,人弹或者那些不顾自己生命,参加所谓圣(和谐)战(和谐)的恐怖分子一样,这种恐怖分子的信仰就是被驯化到了极点,而这并不是李安推崇的信仰最高方式,所以他让老虎走了,而且是头也不回,坚定的让这种纯粹的被驯化方式离开了,信仰接下来的方式就是片中一直提到的“理性信仰”。还记得片头,童年的派因为太感性,信仰了三种宗教,而派的父亲非常理性,甚至理性到有些残忍(让派看老虎杀羚羊桥段),而这时候派的母亲说,理性能解释,解决一切外在世界,却对内心世界无能为力。那么最后登上陆地的派,他既对神已经非常虔诚,但是又摆脱了一开始被驯化,一味顺从的那种愚昧信靠,结合了理性之后,派的信仰才算是逐渐成熟丰满起来,理性信仰,必然包括怀疑,包括不坚定,包括恐惧,但这让信仰充满了生机,也是未来信仰的趋势,升华了中古世纪一直流传下来的愚昧驯化般的信仰,但是你想理解到这一步,必须先敬畏的接受驯化。最后用圣奥古斯丁的话语来做结束,这不能先理解,再相信,而需要先相信,再理解。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必定怀疑,信仰必定恐惧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必定怀疑,信仰必定恐惧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少,恐惧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