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逍遥骑士》电影观后感

影视台词 > 影评 > :《逍遥骑士》电影观后感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逍遥骑士》电影观后感的正文:


   几乎不需要看影片简介就可以知道这部电影的背景史上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吸毒,群交,摇滚,狂欢节,嬉皮士,这是属于“垮掉的一代”的记忆。两个骑着哈雷的家伙,居然在美国南下的公路上,做着一些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们进行着对乌托邦世界的构想,对虚无与存在最深的思索,对自由与平等的质问。可这两人却没有在路上寻找到自己所追求的答案。他们回不到现实的家庭生活,也找不到有关心中乌托邦世界的一点点星星之火。他们生活在地狱里不知何何从,于是他们选择离开,谢幕。死亡,在影片中里是一种最终的逃脱与新生,是这些自由追寻者最后的解脱。
   2个年轻人拿着贩毒的钱,骑着哈雷上了路往新奥尔良的四月斋狂欢节。到了晚上路旁的旅馆因他们的样貌不让他们住,他们却随意让路边伸手的陌生人搭他们的顺风车。他们与坐顺风车的大胡子因为没地住而露营野外在篝火旁聊着天,比利问大胡子:“你来自哪个城市?”问到第三遍时,他才说:“我来自一个城市。”“哪个城市?”“有区别吗?每个城市都一样,乡村不一样,那是我要的地方。”怀特又问他“如果有机会你想变成别的什么人?”“我想变成一头大肥猪。”其实每个人都一样,想离开城市也好,想变成一头猪也好,都是对这个现实社会的逃避,逃离那个60年代让人迷惘失望的美国,逃离这个机器化的工业世界。当他们一路南行到了德克萨斯州正好碰上了当地的节日,他俩也参与了交响乐队的游行,哈雷与马车在一条路上缓慢行走着,旁边有鼓声,喇叭声仿似这一切是在为他俩举行的庆典。他们很享受这一切,这庆典的气氛,并没有因与马车走在一起缓慢的节奏而不开心,而是代表了他们对这种返璞归真原始生活状态的向往。而紧接着出乎意料,他们居然因破坏道路秩序这种荒谬的理由被抓进了监狱。政府就是有这种一击碎梦的能力,无论他们怎样歇斯底里的呐喊愤怒,他们也还是抓着铁杆,他们在里边,警察在外边。无论你想的多么的美好现实社会总是让你失望,残酷的如铁栅栏般冷冰冰。遇到了把他们救出的律师汉森后他们一起上了路,到了一个小镇他们坐进一家餐馆,这里大部分的人都是最普通的普通的人,一开始只是有些害怕他们,觉得他们很奇怪,可当隔壁桌的女孩们朝汉森他们投向觊觎之心表示想骑骑他们的哈雷之后,那些男人心态开始变化了。他们开始在自己人之间讽刺,咒骂这些嬉皮士,到后来他们甚至指着鼻子骂,分贝越来越高。汉森三人忍受不了也没有还嘴,走出了餐厅骑上哈雷一绝而。他们在现实社会中就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嬉皮士”,是这个社会的杂种,被遗弃的一群人。“嬉皮士运动”是从垮掉的一代中演变而来的,在生活的百无聊赖和社会责任感的日益增强中他们渐渐迷失了自己。他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独立思考和反叛尝试;开创了自己的生活空间他们只是消极地制造着自己的世外桃源,在“爱与和平”的思想下,用纯粹精神对抗社会既成的价值观念。怀念简单原始的群居生活,在乌托邦中寻找心灵的归属。他们被许多人误解,甚至故意丑化。他们把这些青年宣传成毒品沉迷者,同性恋,反对进步,“社会的渣滓”。于是他们千方百计攻击、丑化、分化这些在寻求自我救赎青年。以至于大胡子、墨镜、长头发、皮夹克、人们一看到具有这些特征的人就下意识的抗拒,就像这餐馆里的小市民对于他们的攻击,汉森一行人又有什么话能说呢?被主流抛弃的人,他们知道没有发言权,于是一句话也没说选择了离开。也许他们就这样迷惘,不被社会接受的他们,到底何何从呢?晚上,他们让严于律己的律师汉森抽大麻,汉森没禁住诱惑,抽了第一口。而当他们谈论着关于生命与存在,这个国家的时候,他激动得连那么爽的大麻都没来得及抽只顾得发表他对这个世界的言论。当他反应过来大麻已经灭了。怀特安慰他,没事留着第二天再抽。可第二天早上在森林里起来他们发现当地的居民就因看不惯他们把汉森乱棍打死了。那支大麻代表了汉森,代表的是叛逆,是自由,是一旦一次打破常规就会被唾弃的悲剧命运,也是无法实现的美好泡影。它灭了就再也没点着,一点希望都不给。毒品代表了这一代人,一种嬉皮士符号,一种反文化现象。毒品对当时那一代人来说并不是遭人批判的精神物质污染,而是一种人们有苦说不出的发泄工具,也是对心中乌托邦世界无法实现的精神慰藉品。毒品在当时是时代的产物。旅程没有因为汉森的死而停下脚步,他们顺利到了新奥尔良的四月斋。他俩与两个妓女在墓地的那一段扭曲狰狞的抽象镜头想必让人印象深刻。佐之以刺耳的工业朋克和一个女孩祈祷赎罪的声音,有一种宗教仪式的氛围,更像是一个异教徒的超度。神圣与污秽纠缠不清,快乐与痛苦难扯难辨,活生生就像一组来自地狱的主观镜头。女人不断的呢喃乞语代表了人的堕落辅之以工地的施工声暗示着人的堕落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联系,一如那只公墓旁惨死在工业机器旁的野狗。施工声阐述了那女孩低语中出现的原罪,曾经的乐土因人们的罪孽以不复存在,只有逃离工业化的生活状态才能回望生活本质。而怀特跪倒趴在圣母玛利亚的雕像上不难看出这是一种请求自我救赎的宗教意蕴。他们在现实中迷失了自我,找不到心灵的归属导致信仰崩溃。他们只能在这地狱一般的世界中堕落又赎下这些所有人一起犯下的罪。观众被这梦魇般的意境缠绕情绪也几近崩溃边缘,终于感到这种宿命般强大的绝望。在一连串工厂,机器的镜头掠过后,他们终于重新上路,我们也能长舒一口气终于能离开这地狱般的无人之境。重新回到路上却到了结局的时刻,他们在行驶在旅途上却荒谬的因两个农民看不惯而枪击。自由之梦,一击即碎。他们骑着哈雷上路,却又结束在哈雷上。哈雷,这美国工业化最典型的产物,真是本片最大的讽刺啊。而这样的结局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于他们的解脱呢,重新上路却又不知何何从。那因爆炸飞起的轮胎一如比利与怀特,也代表了这一代人飘忽不定,迷惘,惶恐的精神状态。
  
   电影中又何尝没表现他们对乌托邦的世界的向往与构思呢?他们跟着大胡子到了那乡村间的自闭的原始状态社区,就让他们驻足于此不愿离。那里的人自己播种,自己建房子,想爱就爱,甚至有自己的话剧团,这种生活状态不就是他们一直以来苦苦追求着的吗?他们在饭前祷告时念到:“我们已播种,我们要求,我们的努力值得,制造简单的食物,满足我们简单的食欲。当它属于我们自己时,我们会将食物与同伴分享,变得更加慷慨。感谢你的全力支持。”他们起码还有信仰,比利与怀特早已崩溃的信仰以确定上帝已死。这种自给自足,贫困饥饿却放浪自由的波西米亚主义生活使他们沉醉。波西米亚主义是指可以便宜地生活与工作,且行事不循传统,能达到心灵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与他们幻想中的乌托邦世界又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离别时盛情难却与一群女人水塘里戏耍欢呼,不仅体现那一代人性开放的意识与不羁,水更是代表了自由,心中美好世界的向外,却又仅仅局限于这一个小水塘。他们与汉森的两段谈话更是直接体现了他们对乌托邦的构思与被现实所限的困扰。谈论到外星人的时候汉森说道“他们是像我们一样的人,他们不用呐喊‘不要战争’他们没有金钱社会,他们没有领袖每个人都是领袖,平等且不必辛劳,衣食住行自食其力。现在我们仍有领袖,这些领袖决定压制消息以免引起恐慌,特别是在我们这套老旧系统。现在金星人在联系所有行走生命体,人类将得到上帝般的神力来超越其宿命达到众生平等。”这段话完整的体现了他心目中的大同社会与渴望,也直接或间接的评判的现实社会与腐败的政府。他们认为,美国是一个被惯例和陈规所充斥的世界,它已经成为压制人的个性,迫害个人自由生活的陈规陋习的总和,只有逃离这个社会,摆脱与现实社会和现实文化模式的种种联系,才能使个人和美国社会免于走进死胡同。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讲,肯尼迪遇刺,越南战争,人类登上月球,赫鲁晓夫扬言要消灭美国,那个年代注定是一个复杂、深刻、严肃、迷惘的时代。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生活问题的不断出现使他们开始思考如何逃离这扼杀人之本性,物质至上的主流社会。汉森又表达过一段他的诉求:“这个国家以前是个好国家,我不明白是哪里出了错。”“人人都有鸡了,就这么回事,我们甚至进不了一家二流旅馆,他们害怕我们会把他们割喉。”“他们害怕的不是你,而是你所代表的东西”“我们代表的只是人人都需要又个性的发型。”“不,你代表的是自由……谈论它与实现它是两码事,真正的自由是很难得,特别是当你被放在市场上买卖的时候。所以别告诉别人你是自由的,他们会以杀戮和作恶来证明你做错了。”第二天早上,他就被当地的居民因不喜欢而打死了。他将对社会正义的诉求与个人真谛结合起来,他们知道自己所代表的所追求的是什么,却又明明白白的清楚它的假象性。主流的民众害怕这些青年,害怕这些青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害怕这些青年对传统的反抗,害怕他们能做到自己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害怕他们对主流的颠覆,于是他们排挤这些青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电视剧情www.diudou.com/juqingjieshao/)只有当你被摆上市场才能体现你的价值,而当你被摆上市场的那一霎那,你已经失了自己所追求的自由与信仰。这是个异化的社会,拥有自由的人遭人鄙视,被人毒打,或许被金钱统治是让他们很享受?最后他们终于到达了新奥尔良的四月斋狂欢节,他们与两个妓女街上狂欢。他们肆无忌惮的玩耍,亲吻,欢呼,融入了欢乐的海洋,像是整个世界都在放声歌唱。这体现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狂欢理论中又两种世界,一种是官方的,严肃的,等级森严的秩序世界。第二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脱离体制的狂欢世界,是“暂时通向乌托邦世界之路”。四月斋就好似“暂时通向乌托邦世界之路”,暂时满足他们浪漫主义的设想,也是影片最后一次让他们徘徊在乌托邦世界的边缘。这毕竟是暂时的,离开熙攘的街道,他们又回到了“第一世界”。他们就在“第一世界”与“第二世界”之间不知何何从,最终选择了解放自己。
  
   影片中的怀特是不喜欢说话的。其他人在讨论着最热切的话题时,他往往是在一旁不说话或是笑笑。影片刚开始在与毒贩交易时,一架飞机几乎贴着他们从上空飞过,毒贩子吓得抱头鼠窜,他却不为所动,望着呼啸而驰的飞机视线随着他远。这里就暗示了他不羁敢于冒险的精神。与大胡子流浪者聊天时他问:“你想成为什么?”“我想变成一头大肥猪。”“我只想成为我自己。”他是一个“非典型”的嬉皮士。他不惧怕,不逃避现实,只是为了追求自己所向往的,凭借不断探索,挖掘自己而上路。所以当他到了那个原始的波西米亚主义社区,她久久不肯离,这是他追寻着的生活状态。但他必须上路他是为了改变而不是为了在这样美好的地方却安分守己。当地人劝他:“你知道,这里或许就是合适的地方。你没时间了。”这时比利在一旁呼唤他“嗨!若我们要走,这就上路!”他犹豫了一会,还是起身了。他还是没有勇气安定同时还有一份足以改变的信念。当他们到达新奥尔良时,比利帮他和自己找了两个妓女,可怀特无动于衷,居然提议带两个妓女参加狂欢节。着更直接的说明了他们这一代人并不是沉迷于毒品,滥交,摇滚,而是这些东西所代表的一种精神状态。挡道了那一段在墓地暧昧不清梦境般绝望的组合镜头时,我们看到他爬到圣母的头上哭着请求饶恕。一直冷静沉默的人终于在自我救赎面前崩溃,发狂,失控,陷入了深渊,掉进那深不见底的地狱。经历了这一路,他终于明白了,真正的乌托邦是不可能存在的。早知是这样的结局那还不如留在那个原始社区?重新上了哈雷,他摘下了星条帽,脱下了星条夹克,“我曾有一个母亲,我如此恨他。”这句话更像一句政治诉求。当他刚上路,一身星条旗,哈雷也是刷的星条图案,在代表了许多美国人牛仔式英雄梦的大西部,路上随处可见“上帝保佑美国”,他还怀揣着一个“美国梦”。可随着旅程渐行渐远,他发现上帝早已让美国人自生自灭,再加上当时一系列历史事件,他丧失了对美国的信心,开始悲观迷茫。比利拿着钱说:“我们发达了!有钱了!自由了!”比利却在一旁低语:“我们搞砸了。”没错,我们搞砸了。
   音乐在“垮掉的一代”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本片中更是如此。嬉皮士音乐是一种生活的演变。从刚开始的轻松快乐,乡村音乐民谣般的明丽色调,到后来日趋压抑,大段说唱,死亡哥特式的摇滚,发泄着他们对社会的控诉,对生命不解与对自有歇斯底里的追求。音乐一如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自由逍遥,一击而碎。
   片尾曲这样唱道:“流吧/流吧/大河/帮我带走/她要的只是自由/这条路就该如此/流吧/流吧/大河/把我带走/往另一个地方/流向大海”也许对于影片中主人公来说,与其在地狱般的现实与明知不可而追寻着的乌托邦世界之间徘徊挣扎,不知何何从,不如图个逍遥,流向大海,往真正的自由。

《逍遥骑士》电影观后感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逍遥骑士》电影观后感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逍,后感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