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卢浮宫迷情》埋藏与挖掘,静静的毕耶河

影视台词 > 影评 > :《卢浮宫迷情》埋藏与挖掘,静静的毕耶河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卢浮宫迷情》埋藏与挖掘,静静的毕耶河的正文:


  四年前初看此片,只看到了女研究生Lucy的执着和倔强,她的大胆设想、不懈求证,她对研究对象的熟悉,她对研究的热爱以至生活与学术融而为一,我被这种学术气质深深吸引。四年后重看此片,Lucy层层推进的研究依然引人入胜,然而我却收获了许多原本未曾体会到的感动。
  全片是一个“埋藏与挖掘”的故事。艺术史研究生Lucy发现16世纪的洛可可派大师Watteau的画中总是有一个女人的背影,并因为各种机缘一步步展开深入的研究,最终挖掘出埋藏在这些画中的惊天迷情。其中12:30-15:14,短短的45秒,是全片的钥节。Lucy来到教授家中和教授一起观察Watteau的名作《小丑吉尔》,并展开了如下对话:
  12:30 教:你看到什么?
  L:收藏在卢浮宫的“丑角吉尔”。
  教:说得更简单一点。
  L:画得可能是皮耶拉多西叶,他是当时法兰西剧院的演员。
  教:不对,你看到了什么,最基本的?
  L:(凝神注视几秒,迟疑几秒)我看到一个小丑对着我。
  教:还有呢?
  L:我觉得他其实是个扮成小丑的人。
  教:为什么这么说?
  L:他的眼睛告诉我的。
  教(将幻灯片聚集到小丑的眼部):还有呢?
  L:他的手。
  教:然后呢?
  L:眼睛也是。
  教:哪个眼睛?
  L:驴子的眼睛,它好像也穿了戏服,驴子的戏服。(13:55此时空灵的背景音乐响起,镜头不断接近,变成驴子眼睛的特写,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眼角的泪滴。)
  教:为什么?
  L:因为它的眼睛充满了…
  教:充满什么?
  L:人性。
  教:人性,说到重点了。
  L(盯着驴子,开始独白,仿佛在与驴子进行精神对话):为什么它这么哀伤?
  教:你告诉我!(注意这里镜头并没有回到教授,而是停留在驴子身上,并变成大特写,于是“你告诉我!”这句话仿佛是出自驴子自身,它在要求并邀请Lucy对刚才的提问进行回答,也是对Watteau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开始)
  L(镜头由驴眼反切到Lucy的眼睛):因为没人聆听它的声音。(这里镜头发生了移轴。造成的效果是,驴子与Lucy在对视,在进入彼此的内心。)它是孤独的。
  教(将问题往核心处更推一层):这双望着你的眼睛会是谁的眼睛?
  L(镜头在驴眼与Lucy的眼睛之间来回切换,接着定格在Lucy那里,并不断拉近,仿佛进入她的内心深处):是画家Watteau的。
  紧接着镜头回到驴眼那里,在15:03处变成大特写,单颗眼珠占满整个取景框——Lucy接下来的回答变成画外音,于是她的话语仿佛是在对驴子/Watteau的眼睛进行解说,“透过驴子眼睛看尽人们悲欢,人们却没看见他…”
  15:14,就在Lucy说出这句钥句之后,镜头却非常突兀地转到了Vincent的眼睛,由此也暗示了一直在街头扮演小丑的聋哑艺术家Vincent与驴子/Watteau实际上是同一类人,有同样的生命特质——默默地“看尽人们悲欢,人们却没看见他”。
  
  Vincent的部分作为故事的辅线,其实未能很好地整合到Lucy这条主线当中,影片对他的身世只通过一张照片一片代过,而他为什么衷情于毕耶河也没有前因后果,只能留给观众猜测。这是全片在结构和叙事上的缺陷。然而,Vincent又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他的出现不仅使Lucy的个人生活发生了剧变(初尝爱情,得到理解),更给她的研究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40:40,Lucy进入Vincent的家。在由几个剪影对房间墙壁进行简单交待后,我们看到了被“埋藏”的毕耶河——就是Vincent先前在广场上让Lucy趴在下水道口看到的那条河。经历几个世纪的市政建设,毕耶河渐渐由地表转移到地下,被掩盖在层层地土和重重建筑之中,失了形迹。像Lucy追溯Watteau的画作和生平一样,Vincent的房间里填满了与毕耶河有关的历史资料,显示了和Lucy一样的执着。 资讯www.diudou.com/zixun/
  Lucy的注意力由此被转移到“城市建筑”上,40:53,空灵的背景音乐响起,与Lucy在教授家看“小丑吉尔”里驴子眼睛时的音乐相同,预示着另一个重要发现的临近(在53:19处她终于觅得真相)。而另一面墙壁贴满Vincent“偷窥”她时拍下的照片,很难说这一点没有启发Lucy后来想到Watteau“偷窥”Charlotte Desmares的这一层可能性。
  通过Vincent 提供的童年照片,Lucy的研究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找到Obennord,与Watteau同时期却一直默默无闻的画家,然而与Watteau私交甚好。从44:50-47:06 是这一阶段取得突破的过程。值得庆幸也是令一个生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孩子叹服的是,巴黎的建筑经历了四百年依然保存完好。这也是许多人讨厌或衷情巴黎的原因。历史遗迹的实存给Lucy原来只存在于脑中的设想提供了一个物质的可见的实证,也使她对自己的设想有了更多的自信和更疯狂的补充。
  调查Opennord的“演员群像”这幅画并倾家荡产地买下它是Lucy研究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风尘仆仆的Lucy在沙发上睡着前,镜头扫过墙上的一幅画,是好友嘉虹斯先前处理过的一幅画,画中穿红衣的小男孩因为种种原因后来被遮盖掉了,从而从家庭历史与记忆中被剔除了出,成为不存在的人。这里再次出现“埋藏与挖掘”的辩证,它与接下来的惊人真相——Watteau假充Obennord之名将自己深爱的Charlotte Darmares“埋藏”在层层新画之下,又一个“埋藏与挖掘”——相互呼应。
  于是,Lucy掘开层层涂料,发现了Watteau精心埋藏、努力遗忘的爱情之觞;Vincent掘开层层地土,发现了那条始终静静流淌在巴黎地底的毕耶河。他们掘开层层文明和人性的浮饰,发现了历史的暗流汹涌——她始终在那里,最初与最后的爱。
  专着,执着,或许还有孤独,是他们的共同点,使他们相互吸引。专着到他们的世界里只剩下他们的追寻之物,执着到为之生活得穷困潦倒,孤独得与自己的研究对象为伴。在这里,感人的不仅是研究者的研究热情,更是他们与被研究者之间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和精神对话(如前文的镜头分析),所以某种程度上孤独者其实并不“孤独”。我们也可以借由此片一瞥当代(最热切的)研究生们的生活:工作与生活从不是截然分开的,甚至成为生活的全部(看看占满Lucy整个房间的研究资料吧)。
  
  最后,借由Lucy和Vincent的爱搭成的时空之桥,让我们回到四个世纪前。在Watteau那里,对Charlotte那份无果的爱就是他生命的潜流,他的毕耶河。那些散落在他画中的只剩下背影的女人就是在历史的尘埃之下仍能看到的粼粼波光。他试图忘记,努力埋藏,却忘不了,藏不住,那一弘深情与绝望。
  如果影片中的考据是真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进一步猜测Watteau的英年早逝与这份遗忘带来的痛苦有关?而且诚如有些学术研究指出的那样,既然Watteau深谙戏剧,那么他应该也已经深谙了戏剧中的人世悲欢了。反映到《小丑吉尔》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画面只有小丑吉尔与驴子的视线是看向画外的,是面对观众的,是倾诉的姿势。而小丑与驴子也是一正一副,一显一隐的关系。驴子眼中的泪滴,充满哀伤的表情,正是面无表情的小丑心中的哭泣和表情。“小丑”并不想扮演小丑,以愚拙、缺陷和贬低自尊博取大家的谑笑。但是,为社会环境和生存所迫(他身边的朋友为代表),他不得不做被指定的事,扮演小丑。
  整个画面中最亮的色块在于小丑洁白发光的衣服(像天使)和驴子晶莹剔透的眼珠。如果这也是Watteau的眼睛的话,那么这幅画也正是他的自况。表面上像小丑般愚拙的“我”,其实内心忧伤、透明又悲悯。看似淡淡的画面下实际涌动着万千复杂的感情的巨流,而将这万千感情的巨浪全部收束归拢来成为那透明的一点一滴——Watteau的匠力亦在于此。
  
  这不是惊悚片,遥远时空传递的其实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这确实是悬疑片,层层神秘的底下却是一颗温柔又敏感的心。

《卢浮宫迷情》埋藏与挖掘,静静的毕耶河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卢浮宫迷情》埋藏与挖掘,静静的毕耶河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卢,耶河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