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人猿关系的平衡消解批判力度

影视台词 > 影评 >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人猿关系的平衡消解批判力度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人猿关系的平衡消解批判力度的正文:

  《黎明之战》的故事本身没有太多可称道之处,但作为前传也没有砸《人猿星球》的牌子。1968年的《人猿星球》的立意是与众不同的,讲述了宇航员泰勒从太空“穿越”到公元3955年的地球,此时的人类社会已经毁灭,人退化成了群居的兽类,而猿成了地球的主宰,泰勒被猿捉住,遭受种种非人的折磨,最终逃了出来,却发现当年毁灭人类社会的正是人类自己。
   《人猿星球》通过猿对人的征服和奴役,诠释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古老法则,而且完全不同于现在好莱坞科幻灾难大片的表达模式:人是地球和万物的主宰,代表了正义,外族的邪恶势力入侵,个人英雄主义拯救地球等;而是用猿的视角看待人类,将人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反思人类文明和人性,富有冲击力,也更能让世人惊醒。《黎明之战》基本延续了这一立意,尽管在这一部里猩球还没有崛起,但人类面对猿,已满怀弱者的恐惧。
   《猩球崛起》和早年的《人猿星球》都是好莱坞电影中的异类,能有很好的票房和口碑,但难以对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既有模式形成根本冲击,因为它是不可复制的,它所有的故事和立意,都是建立在人和猿特殊的关系之上的,换句话说,让猿类统治地球,观众可以接受,但换做别的物种,比如鱼类,就不行,就只能拍成小孩子看的动画片,而不是“鱼球崛起”。
   事实上,2001年蒂姆.伯顿翻拍的《决战猩球》就基本上回归了好莱坞模式,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飞行员成了拯救猩球的个人英雄。当然,鬼才导演也给这个系列带来了一些创新——这部影片揭示出了猿类社会的种种问题,并不比人类社会更文明。《黎明之战》沿袭了这一点:猿中也有坏猿,而作为反派的人类,也有好人。
  在《黎明之战》里,人和猿的关系整体上是平衡的,没有像《人猿星球》那样彻底颠覆,也没有像《决战猩球》那样好莱坞化。但影片极大地消解了《人猿星球》的反思和批判力度:在《人猿星球》中,人类的毁灭没有具体原因,不过“一切尽在不言中”;到了《黎明之战》,则将原因归于人类为治愈老年痴呆进行医学实验引发的猿流感,这是偶然事件,将人类毁灭的原因归于此,显得不痛不痒。
  作为《猩球崛起》系列的第二部,《黎明之战》的作用是承上启下,这个系列的关键还看第三部的走向,即人猿争夺地球主宰权的结局。最终人猿之间是像《人猿星球》那样势不两立、让人类幸存者跪在自由女神像前痛哭?还是像《决战猩球》一样,在将人类否定之否定后肯定为英雄?抑或还能保持《黎明之战》的平衡?将决定这个前传系列的思想和艺术高度。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人猿关系的平衡消解批判力度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人猿关系的平衡消解批判力度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猩,力度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