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熔炉》当麻木成为一种常态

影视台词 > 影评 > :《熔炉》当麻木成为一种常态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熔炉》当麻木成为一种常态的正文:

  这部电影,是在看完《素媛》后,看到的。比起《素媛》的治愈和温馨,这部电影反映的现实更加残酷冰冷,也更加让人绝望痛恨!
  
  引起我注意的,是片中,那些各式各样的工作人员。
  
  那个喝着水,慢条斯理,自以为问到关键问题的教育厅女职员说:“是放学后?”然后,她只注意到了这个可以推卸责任的关键,剩下的时间里,便再也听不进徐宥说的任何一句话。她关注的,根本就不是徐宥报的什么案件,而是“这个案件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候?”
  
  当得到徐宥肯定的回答后,貌似还露出个微笑,很客气地说,放学后发生的事,归政府管。这种看起来似乎温柔礼貌的样子,实则毫无心肝。
  
  徐宥怒吼着,他们踢皮球的时候,这个女人的脸色立刻变得冰冷,好像石头(那个演员可真是好,非常细微的表情,却真的表演得让人无比憎恨)一样,用答录机一般的语言,刻板地说:“放学后发生的事,归政府管”,然后便再不肯多说一个字。
  
  在警察局里,徐宥同样碰到了“公事公办”的嘴脸。当然,那个警察是收过贿赂的,更不可能对她有什么好脸色。在那种冷漠的表情下,似乎还隐藏着不耐烦,暗示:这个女人怎么这么不识好歹?
  
  而最终到了法院,当徐宥提出,旁听者都是聋哑人,要求法官派手语翻译来的时候,法官也一样,面无表情地将她赶了出。
  
  这些人,他们并不是社会上掌握着极大权力的人。相反,比如那个教育厅的女人,她不过是一个普通办事人员,在整个工作系统中,她无非是很不起眼的一环。在徐宥要求她受理的时候,她甚至还需要询问上级。在生活中工作中,也许她比徐宥还要卑微,但在徐宥面前,却依靠着冷漠的国家机器,成为一堵铜墙铁壁,阻挡着徐宥的求助。
  
  正如那个老人在片中,对儿子吼的:“你以为别人不知道你说的是对是错,才在那里闭口不提的吗?”
  
  他们不是不知道对错,不是不知道这件事对那些孩子来说有多残忍。可他们还是选择了闭口不提,麻木以对。
  
  除那些已经跟侵害者沆瀣一气的警察、法官,那些跟这个案子毫无关系的工作人员,那些后来用水枪、警棍和盾牌对付这些静坐的聋哑人的人,他们为什么会视若无睹?
  
  在生活中,说不定他们看到一只受伤的流浪猫都会流泪,可面对残忍伤害孩子们的事情,在眼皮子地下发生。面对无力而不合理的法律,他们统统选择了麻木。他们身处那样的位置,见多了残酷的事,逐渐地,就让麻木成为了一种常态。
  
  当民秀得知他不能出庭,奶奶已经代替他“原谅”了朴老师,他愤怒地控诉“我绝不原谅”。那种事情,对方那种态度,怎么可以原谅?怎么能够原谅?可是,可是,面对生活的残酷,就是要让你发出一句:不原谅,又能怎么样呢?
  
  那篇文章“我绝不原谅”!是因为文中的女孩,长大了,她有可以不原谅的资本。在这部片子中,无论是法律,还是孩子的亲人,都没有给过孩子选择的权利。
  
  我也是一个体制中的成员,面对片中,那客气地微笑着掐断别人求助希望的女职员,就好像看到了自己。
  
  那种表情,那样的言辞,多么熟悉。是的,我们没有辱骂上门求助者,没有任何不礼貌的语言,我们甚至还总是微笑着。可是,心却是铁的。
  
  我看了另一篇对这部影片的品论,作者说民秀的奶奶同意和解,“我理解。可是,我居然理解了!”
  
  是啊!我居然理解了?那样麻木的神情,那样杀人不见血的拒绝,我居然熟悉?居然也曾今做过同样的事?
  
  这部影片,对上,可能针对的,是国家机器的改变。但对个人的作用,更加直接。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让这世界改变,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当麻木成为一种常态,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让自己变得麻木不仁。

《熔炉》当麻木成为一种常态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熔炉》当麻木成为一种常态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熔,常态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