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忠烈杨家将》一张纸条引发的悲剧

影视台词 > 影评 > :《忠烈杨家将》一张纸条引发的悲剧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忠烈杨家将》一张纸条引发的悲剧的正文:


   老酒新酿,不知其味如何?
   作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庭之一,杨家将的故事可谓广为流传,同时也是各种影视剧青睐有加的题材,现饭一炒就热,尽管省了重新创作的苦心孤诣,但要炒成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黄金蛋炒饭,少不得要加一丢丢作料。
  
  
   与史上其他家将故事不同的是,杨家将的后续——杨门女将的故事,无需改动本身就是一出好戏,失儿子、丈夫、兄长,杨家的女人们披挂上阵,庙堂上与奸斗,沙场上与敌斗,来来都是衣香鬓影、婀娜身姿、娇声呼喝、香汗淋漓,抡着枪棒冲锋陷阵,如此桥段既满足主旨需要,又增加趣味看点,无疑更加吸引观众眼球。而每每看到这些女人做着本该由男人负责的事,遇到危难强装镇定发号施令的时候,总让我有偷笑的冲动(额,不要误会,没有歧视的意思)。
  
  
   杨家的女人当然不是天生的战争爱好者,代夫出征的勇气自然可嘉,女性的温柔之气也为以战争为背景的故事带来一丝清新,多愁善感之时往往缅怀杨家逝世的男人们——寡妇都这样厉害,她们的男人还不要逆天了。于是这部被称为女将前传的电影终于姗姗来迟,将为众人重新揭开那层充满悲情和无奈的疮疤。
  
  
   悲剧是从一张纸条开始的。
  
  
   之所以说从这里开始,是因为之前的剧情平淡无奇,大宋朝宋真宗时期,两大权臣杨家和潘家一向不和,终于以杨七郎误杀潘家公子而升级到临爆点,两家人闹到皇帝面前,一说冤屈,一说抱歉,气氛僵在那里,而潘贵妃一副得理不饶人的咄咄逼人之态,颇有泼妇骂街的风采,皇帝站在平台高处,自顾自地冷眼瞧着眼前的一切,就怕和这些人站在一起,降低了自己的格调,于是不说话,不表态,让你们闹,其实潘家就算再死几个公子,跟他皇帝老儿也没有半毛钱关系,不就是为了那点脸面吗?以至于当听到辽兵进犯的军情后,皇帝大吼一声,意思再明显不过,你们的破事和军国大事比起来就是个屁!最后,未免显得自己偏袒,皇帝还是将主帅位置给了潘国丈,杨家当先锋,潘家既然死了儿子,就用战争功劳稍微弥补。机会给了,就看杨家能不能把握住。嘿,斗争。
  
  
   果然,潘国丈公报私仇,陷杨令公于两狼山险境,坐而待毙。佘太君梦惊坐起,连忙求教于白头老翁鬼谷先生,得到一张字条:当知天命难违,七子六子回。这张纸条在后来反复出现,犹如一道符咒决定了每个人的宿命,即使浸染了大郎自我牺牲的破谶之血也难以挽回。类似《风云》的“成也风云,败也风云”之后,这样的桥段已经是别人玩剩下的,再细读之,“六子”指的不是六个儿子,而是第六子,“回”也不是指生还,只是单纯“回来”的意思,中国人真实打哑谜的高手啊,让人不自觉地联想起街边的算命先生,无论事实是什么,总能把它绕回到之前的预言上,所以千万别看不起那些算命先生,放在古代,稍微扮得仙风道骨一些,找个童子当跟班,个个实打实的都是高人。
  
  
   带着母亲的嘱咐,七子出发了,故事也终于正式拉开了序幕,说不得,如此场景总让人感到无比激动,想想当年徐克的七剑下天山不也是这样马蹄飞奔,尘雪飞扬吗?更何况他们还是偶像帅哥的集合,尽管注定以悲剧结束,但七兄弟一条心的悲壮出征无疑挑逗着观众脆弱的小心脏,一场看着偶像们一个一个接连死的悲催之旅现在开始。
  
  
   杨大郎郑伊健率领的杨门偶像天团怎么看都抹不《古惑仔》的味道,尽管身披铠甲,装备齐全,所有人神色肃穆,步步进发,一遇敌兵,变雷霆万钧以一手烈火天降,利剑般突进包围圈,果然够胆色,够气势,为整个故事打入第一剂也是最后一剂强心针。在两狼山,杨家将率领众将士与辽兵短兵相接,上演了极为惨烈的突围大战,不得不说,现代的特效和拍摄技术的确将宏大的战争场面表现出来,大型投石车的横冲直撞粗暴地炫耀着强者的权威,到处都是闪烁的铠甲,奔走的士兵,凄厉的呼喝,狂飙的鲜血,短镜头的切换无疑增加了紧张的气氛,也弥补了演员武打功底的不足。所幸,七人六骑最终突围而出。
  
  
   之后,杨令公不愿连累儿子,自尽于李陵碑前,夜雨如注,此情此景令人心酸。杨六郎背负父亲,与众兄弟快马兼程,为阻拦追兵,杨家将一个个死,先是杨大郎一线天孤身阻敌,力尽而死;杨二郎不忍弃兄,马踏而亡;四郎、五郎烽火台阻击,与敌一同跃入悬崖;杨三郎芦苇荡对箭决斗,被耶律原一枪刺死;再加上之前杨七郎在寰州城外被潘仁美下令射成刺猬,果真是“七子六子回”——只有第六子回来。可惜,那张字条的真正含义,佘太君不明白,杨大郎不明白,观众也是到了最后才明白,所以说,杨家人真实彻底地被字条给坑了,不过将所有罪责都算到这张字条头上也是不对的,之所以会有这些所谓卜卦预测的行为,完全是为了给当事人对未来的一种心理安慰,就算杨家人真的明白字中含义,也不会深信无疑,因为有希望在,绝不可能因为这张突如其来的破字条而放弃救人的,只能说是天意弄人了。
  
  
   作为一部群戏,如何在短短两个小时既要讲好故事,又要刻画人物,无疑是一个需要仔细考量的工作。故事很简单,七子救父一子还;人物以敌我区分主要就是杨家父子和辽方将领,光看造型服装兵器就能加大正义邪恶的分际,不言自明,说到兵器,这也是区分人物重要手段,想想若是杨家将都拎一杆枪冲锋陷阵(书里的就是这样),感觉是多么单调,最后当杨六郎杀死耶律原背着哥哥们的兵器,怀抱着父亲的尸首回到大宋时,悲怆感油然而生,睹物思人,失血肉的冰冷成为了最后的归宿。

《忠烈杨家将》一张纸条引发的悲剧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忠烈杨家将》一张纸条引发的悲剧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忠,悲剧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