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深夜前的五分钟》说说对一些细节的理解(剧透)

影视台词 > 影评 > :《深夜前的五分钟》说说对一些细节的理解(剧透)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深夜前的五分钟》说说对一些细节的理解(剧透)的正文:


   挺烧脑的一部电影,看了结尾后,觉得回来的是若兰,继而深思若兰为什么要假扮如玫,回顾电影的细节,处处皆伏笔。说说电影的一些细节吧,按事件实际发生的顺序,由于只看了一遍,可能有不少差错和疏漏,见谅。
  
  1.影片开头穿红衣服的小女孩提出与穿蓝衣服的小女孩互换衣服,目的是把打碎窗户的事嫁祸给穿蓝衣的小女孩。
  2.阿良被街头如玫的巨幅广告牌吸引,盯着看了一会儿。
  3.阿良与“若兰”在游泳池相遇,“若兰”主动搭讪,并要求阿良陪她买东西。阿良选了一个钟,“若兰”说钟是作为订婚礼物送人的。
  4.若兰如玫两姐妹约阿良会面,阿良知道了如玫收到订婚礼物的是如玫。如玫提醒阿良中国人一般是不会将钟作为礼物送人的。
  5.阿良、若兰、如玫、天伦四人聚会,如玫表明对姐姐若兰的羡慕:是若兰先对演戏感兴趣,先认识了她的未婚夫天伦,作为自由撰稿人拥有更自由的生活;还对阿良说姐妹俩都很了解彼此,经常互换身份模仿对方谁也认不出来。
  6.如玫性格热情外放,与天伦、阿良跳舞。若兰心生不满,冲出包间,阿良随其后。若兰向阿良吐露心声:孪生妹妹抢走属于她的生活,她有时分不清自己是若兰还是如玫,希望如玫能够消失,又说是不是自己消失了就好了。
  7.阿良与若兰相恋,讲述自己为什么喜欢让钟表慢五分钟,并送了若兰一块自己制作的表,表是和自己的表一样慢了五分钟的。
  8.阿良与“若兰”约会,在商店门口“若兰”被人群认成作为模特的如玫。天伦及时解围,与“若兰”动作亲昵(吻额头等),告诉“若兰”她现在也是名人了上街要注意。
  9.穿着一件红衣服的若兰通知阿良自己要毛里求斯,转身表情暗含深意。
  10.两姐妹发型相同、打扮类似,在毛里求斯游玩。在一个教堂里,两姐妹祈祷如玫能够幸福。若兰趁如玫不察用阿良送给自己的表换了教堂里的十字架项链。
  11.游艇发生事故,“若兰”死,“如玫”醒来后看到守在病床前的阿良和天伦,把手伸向天伦。“如玫”对阿良说十字架项链是若兰送给她的,保佑不会游泳的她能够逃生。
  12.“如玫”与天伦结婚。天伦在与“如玫”相处的点点滴滴中觉得眼前的“如玫”是若兰,并让阿良辨认。阿良发现“如玫”家里放置的那口作为订婚礼物的钟准点(对比自己调慢了五分钟的表),确认活着的是如玫。天伦仍不相信,坚持活着的是若兰。
  13.天伦与“如玫”一家吃饭,饭局前挑衣服时天伦说自己送过如玫一件红衣服,“如玫”表现得毫不知情,后来姐妹俩的母亲表示在若兰的遗物里发现了一件同样的红衣服。如玫的父亲在天伦对“如玫”的身份表示质疑后试探性地叫“如玫”若兰,“如玫”回应难道你们希望活下来的是若兰;天伦与“如玫”争吵,“如玫”质问天伦是不是从来没有爱过如玫。
  14.“如玫”与天伦矛盾激化,两人离婚。“如玫”与阿良走近,向阿良展示头上的伤疤,称伤疤是被若兰推得从秋千上摔下来造成的。
  15.“如玫”阿良常的游泳池游泳,被阿良救起。她对阿良说终于验证了自己不会游泳,确信自己是如玫。
  16.“如玫”在钟表店读了葡萄牙诗人的诗句。(只记得一句,“在你的自我里是安全的”什么的。)
  17.“如玫”又了一趟毛里求斯,把十字架与手表换了回来。之后钟表店把手表放在阿良的工作台上,表是准点的。
  18.在若兰给阿良的信中,写道她不需要快五分钟,也不需要慢五分钟,只是那一刻就好。
   看到活下来的“如玫”重返毛里求斯换表,还给阿良的表是准点的,可以推定活下来的是若兰,因为若兰在与如玫一起教堂以表换十字架项链的时候,如玫已经先一步祈祷完毕离开;在若兰寄给阿良的信中,可以明白若兰其实并不想让表慢五分钟,在还表的时候将表校准,反映的是若兰的心理,而这份心理如玫是不会有的。这其实是若兰终于放弃假扮如玫,并通过这种方式知会阿良。
   既然活着的是若兰,那么她为何要假扮如玫呢?在四人聚会后的那次情绪宣泄中,若兰表达了对如玫的不满和忿恨,希望如玫能够消失,又说是不是自己消失了就好了——怎样能使如玫消失,又能使自己也消失呢?我的理解是,若兰在长期的压抑中形成的扭曲心理让她产生了疯狂的念头:杀死如玫,自己假扮如玫替代她。
   孪生姐妹长得太过相似,妈妈用给她们穿不同衣服的方法区别她们。按照常人的思维,姐姐若兰应该穿蓝衣服,妹妹如玫应该穿红衣服。影片开头穿红裙子的如玫与穿蓝裙子的若兰交换衣服,为的是把打碎窗户的事嫁祸给若兰。阿良看到活下来的若兰头上确实有疤,说明小时候是如玫把秋千推高导致若兰掉落秋千。若兰先对演戏感兴趣先行认识了天伦,最后却是如玫成为了模特演员天伦的未婚妻。这一切都让若兰对如玫心怀忿恨。
   而另一方面,如玫也羡慕若兰作为自由撰稿人能够享受作为公众人物的她得不到的自由生活,故经常换上若兰的发型和衣服扮作若兰的样子行走在大街小巷感受自由。阿良初见的若兰,其实是假扮若兰的如玫。因为一个人模仿另一个人,无论外形神态如何相似,本身的性格却是难以改变的。正是因为如玫骨子里的热情外放,才使得她在游泳后主动借拿毛巾与阿良搭讪,又以买东西为由相邀。阿良在此前就曾被广告牌上的如玫吸引,自然无法拒绝有着相同外貌带着相同特质的如玫,而若兰也曾看着如玫的广告牌说过尽管长着同一张脸,给人的感觉却是大不相同。另外送钟是很不合礼节的行为,在场面上与妹妹维持和谐融洽关系的姐姐怎么可能把钟作为订婚礼物送给妹妹呢,所以只可能是如玫假借若兰的身份让阿良选礼物送给自己,就算是钟也不介意。在后来几次与阿良的碰面中,如玫提醒阿良一般人们是不把钟作为礼物送人的、表达对若兰自由生活的羡慕、说姐妹俩经常互换身份模仿对方,其实是在暗示阿良:是她如玫先认识的他而非若兰。
   若兰在与阿良见面后也喜欢上了阿良,看到如玫毫不避讳地与阿良跳舞,既嫉妒是如玫先遇见阿良,又担心之前如玫抢走天伦的历史会重演,一直压抑着的怨怒终于爆发,利用阿良先前的误认与他交往。若兰面对阿良比如玫面对阿良时要沉静许多,女方由主动转为被动,这是两姐妹的性格差异使然。如玫也会时不时地假扮若兰与阿良交往,在商场门口被路人认出的那次就是如玫假扮了若兰,假若兰对天伦自然亲昵的举止以及作为名人上街要注意的告诫并无异议。
   关于穿着红衣告知阿良要毛里求斯游玩的是若兰还是如玫,我更倾向于是若兰,因为若兰的遗物里也有一件这样的衣服,还有就是她转身背对阿良时阴郁诡谲的眼神——若兰要借这毛里求斯之旅,让自己和妹妹都消失。
   姐妹俩在毛里求斯时的发型、穿着风格非常相近,这样就不能使外人区分死的是姐姐还是妹妹。若兰在教堂里叫如玫一起祈祷如玫能够幸福,就是祈祷在如玫死后自己假扮的新的如玫能够获得自己一直艳羡的幸福。她取下手表拿了十字架项链,是希望得到救赎、向过的自己告别,也是为了让阿良不能根据手表认出自己。后来她对阿良说十字架项链是若兰送她以保佑不会游泳的她能够逃生、在阿良面前强调自己不会游泳,也是为了让一直以为若兰会游泳如玫不会的阿良确定自己是如玫。她在苏醒后握住了天伦的手与天伦结婚,是想体会那份被妹妹抢走的本属于她的幸福。然而,父亲和天伦的言语行为让她感到家人其实也很关怀若兰、天伦并不是她想象中那么爱如玫,她对如玫的怨恨消减了一部分;再次与阿良相亲相近让她体会到自己对阿良的爱意并未消逝;当她读到葡萄牙诗人的诗句,她决定要做回自己。于是她再次前往毛里求斯放回十字架取回手表,得到了救赎,找回了属于若兰的人生。
   以上仅为个人理解,过程有些阴暗,好在结局光明,欢迎讨论指正。影片中反复出现女主站在钟表店里的钟前,在钟声响起时捂住耳朵,通过钟面看自己,并用手罩住自己脸的画面,想必有其深刻意蕴,然始终不能参透,还请高人解惑。

《深夜前的五分钟》说说对一些细节的理解(剧透)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深夜前的五分钟》说说对一些细节的理解(剧透)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深,透)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