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海女》影评,追忆如潮,成长中的小海女

影视台词 > 影评 > :《海女》影评,追忆如潮,成长中的小海女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海女》影评,追忆如潮,成长中的小海女的正文:

  该剧故事由“故乡篇”和“东京篇”两大部份组成。前半部份“故乡篇”以东北地方三陆海岸岩手县中的虚构城市“北三陆市”为舞台,内向的主角跟随母亲到北三陆,然后追随外祖母的脚步,成为一名海女。主角不知不觉间在当地的在地偶像。后半部份“东京篇”则描述主角回到东京,加入了聚集全国47都道府县的在地偶像的偶像组合“GMT47”后的奋斗故事。此外,在故事后半,将会加入跟在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震灾有关的情节。电视剧原文名称“あまちゃん”除了“小海女”(海女ちゃん)的意思之外,还有“不成熟的小孩子(甘ちゃん)成长起来”的意思。
  
  1 东京?还是在乡下?
   有人觉得大城市好,有人觉得还是乡下合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些大城市是闯荡的,有的四处碰壁之后,又回到家乡,有的继续奋斗。
  就像剧中所说的那样:
  不喜欢家乡的人,到了东京也不会喜欢东京。
  喜欢家乡的人,到哪里都喜欢。
  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你自己。
  小秋的爷爷说的一句话很经典:我周游四海,就是为了证明,只有家乡才是最棒的!
  
  2 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个很复杂的课题。比学校教育更难。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秋的父母对她就不怎么上心。在学校她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没有朋友伙伴。她自己都说,连经常欺负同学的人都不屑于欺负她这种人。她很自闭,每人跟她说话谈心,她就和路边的猫打招呼,每天为自己看到的植物写诗。
   她身上的天性被父母禁锢了。然而,在那年夏天,那片宁静的海,一切都被改变了……
  
  
  3 海女
   在“故乡篇”里,故事很简单,就是小秋放暑假和妈妈一起乡下的外婆家。意外的是小秋爱上了这片大海,喜欢上了潜水,从而倔强的决定,和外婆一起做海女。观光协会和北铁站长也顺势,打出“北铁之女”和新“海女”的旅游招牌,振兴当地经济。
   按照以往的套路,故事在这里就算完了,小秋完成了自己的成长,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海女。也算结局圆满。不过编剧话锋一转,把焦点引向东京。让小秋和小唯一起东京当明星做偶像。
   看到这里,观众应该明白了:海女,不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精神。
  
  4 梦想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梦想的权利。
  热血励志似乎是日剧当中经典主题。小秋开始只是想在老家做一个海女,每天陪着外婆捞海胆。后来因为小唯,她变了,开始和小唯一起东京,憧憬当一个明星。
  “那个又土又阴暗,协调性、存在感……“这是妈妈用来嘲笑小秋的话。小秋一听这句话,马上会变成那个没人喜欢的小秋……
  后来小秋一路奋战,那些曾经贴在小秋身上的不良标签逐渐褪掉,忘却。
  
  5 向经典致敬
   一场日本80年代的致青春!
   有很多向经典致敬的桥段。本人虽未经历那个时代,但是当听到从电视机里播放那些80年代的流行金曲时,心里和经历那个时代的人们一样激动。传奇不老,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在此要感谢饭团字幕组的所有成员用心的翻译和精心详细的注释,不然片中很多模仿着名艺人、经典电影的桥段我们都看不懂。
  
  6 乡音魅力
  日本有47个县,除了冲绳外,其他区别不是很大。对不懂日语的人来说,想分辨出岩手县和东京标准语的区别,那是相当困难的事。
  在“故乡篇”里面,因为大家都讲岩手县方言,所以也听不懂这方言的魅力何在。
  到了“东京篇”,90多集的时候,我渐渐听出一点岩手方言和标准语的区别了。但是只限于心领,还是无法完全言说的这么一个层面。
   岩手方言多数以“哒”、“呗”结尾。略微有点点大舌头。相对比较嗲的东京标准语,显得憨厚幽默。
  嗟嗟嗟。——表示惊讶。这是本剧次数最多的方言之一。
  嗯哒……。——表示同意,标准语说“哈伊”。都后面这句话说的频率比“嗟嗟嗟”还高。
  
  
  7 日式冷幽默
  编剧和导演都是喜剧天才。台词方面充斥了大量谐音、双关语等日本语言独有的笑梗。
  在剧情安排上面,导演对笑料的把握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中国式的幽默最常用是抖包袱,相声术语,开始做铺垫,最后抛出笑点,引人发笑。在本剧中,导演先把笑点给你,让你由微笑到大笑。比如勉叔给渔协会长的茶里放辣椒粉。小安部给喜屋武放七位粉等片段。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日式吐槽,其实吐槽一词就是出自日本。很多外国人说日本人不懂幽默,其实是他们不懂日本式的幽默。日本人的幽默比较冷,属于冷笑话一类的。
  比如小秋骑着自行车从灯塔奔向大海。落尽大海被捞上来之后,花卷阿姨(片中最爱吐槽的一位)说,你当自己是外星人(ET)呢,想骑着自行车飞天啊?
  大家用不解的眼神望向她,她说,我就是吐槽一下而已,懂得入。
  当然我这样写出来感觉一点不好笑,必须借助当时场景才会更有效果。
  
  
  8 完美演绎
   什么是完美的表演?这个角色,除了你其他人都没法替代,就是完美表演。
   8.1 天野秋 ——能年玲奈
   “清水出芙蓉”的扮相,“天然雕饰”的演技。
   能年玲奈完美的表现了一个孤僻女学生向海女,到万人迷的偶像的蜕变。她饰演的小秋说话带着独特的岩手乡音,呆萌可爱,纯真善良,倔强阳光。就像片中勉叔和种市所说的那样,小唯是月亮,小秋是太阳;大家都想看到小唯的微笑,而小秋是给大家带来欢笑的人。
  
   8.2 天野 夏——宫本信子
   俨然一位老戏骨。宫本信子饰演夏婆婆,气场十足,最为海女协会会长,十分具有领导气质。无论在外还是在家里,都是核心般的存在。
  
   8.3 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
  天野春子是全剧当中最难演的角色,尤其是当了妈妈的春子。她既有年少时不良少女的叛逆,对小秋又有严格深厚的母爱,对夏婆婆更是充满敌对和渴望和解的种种复杂情绪。另外春子是个唱歌非常出色的女人。这一切都被小泉今日子全部驾驭。
  
  8.4 黑川正宗——尾美利德
   黑川是小秋的父亲,开始他对小秋很严厉,对老婆春子言听计从。在家里妈妈说正事,他在一边装糊涂,是个家庭气氛调节剂。装扮圣诞老爷爷的桥段,饱含深深父爱,感动了所有人。小秋的呆萌风格明显是继承了爸爸。
  
  8.5 铃鹿弘美——药师丸博子
  药师丸博子很早以演员身份出道,是日本影后级的女演员。铃鹿弘美的身份设定和她很像。
  看她的饰演的铃鹿弘美,对工作极其认真,而在生活上却一无所知,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总感觉她就是本色出演。演得和自己一样,让观众倍感真实。正如小秋第一次当主演,在上镜前她对小秋所说的那样,在摄像机前,把原先所学的那些表演知识技巧都忘掉吧!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返璞归真”吧。
  
  此外,本片的年轻演员选择很用心,不仅达到了形似,而且表演神似,如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中)、有村架纯(青),黑川正宗的演员,大向大吉——杉本哲太(中)、东出昌大(青),甚至扮演观光协会会长菅原保的演员等。其中我特意查找了小泉今日子年轻时代的照片,和村花的相似度达90%。唯一有区别的是扮演大吉的年轻演员东出昌大,比杉本哲太帅多了!故此片被不少观众誉为“神选角”。
  
  
  9 弦动我心
   9.1《追忆如潮》
  片中传唱最广的歌曲,堪称本年度最佳主题曲。铃鹿弘美的成名作,天野春子,小秋和小唯的出道歌曲。小秋和小唯的组合名字就叫“追忆如潮”。
  小秋和小唯的版本,像清晨的大海,伴着日出和鸟儿的欢叫,显得朝气蓬勃,充满生机。
   小泉今日子版,像午后的海滩,阳光明媚,波浪起伏,让人浮想联翩,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激动不已。
   药师丸博子版,想午夜的海洋,静谧深沉,海风徐来,柔情无限,听得令人心醉。
   另外在2013年日本NHK红白歌会,《海女》剧组重聚,三个版本共同演绎,场面甚为感动。喜欢听的一定不要错过。
  
   9.2《回老家吧》
   片中太卷社长为GMT5出道所作,可这歌词分明是给小秋写的嘛!最终周里面配上这首歌,绝了!
  
   9.3《心为你动》
   每次小秋梦到和种市学长约会,都会放这首歌做背景音乐。歌德说了,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9.4《南部潜水员》
  潜水土木科之歌,老师和学生唱起来十分让人热血激昂,还必须用拳头打拍子。小秋一唱这歌立马秒变女汉子。
  
   9.5《永远心怀梦想》
   每年7月1日海捕开始,北三陆海女协会都会在广播里放这首歌。可以说是“海女之歌”。同时也是夏婆婆年轻时代的流行歌曲。
  
  9.6《日历上已是12月》
  太卷社长旗下人气组合美横女主打歌。台上的光荣与掌声,台下的心酸与汗水。
  
  9.7《Ghostbusters》
  歌曲很带感, 这首歌是1984年美国经典喜剧片《捉鬼敢死队》的主题曲。没听原唱之前,我以为这首歌只有一句歌词,后来才知道大吉站长每次只会唱这一句“Ghostbusters!”
  
  
  
  10 炉子先生
   (本段涉及剧透,为避免影响观影效果,建议看完全剧后再读。)
   剧中人物很多,为什么单表炉子先生,是有原因的。本剧各方面堪称完美,唯有炉子先生足立洋处理不足。
   “炉子先生”是小唯的哥哥足立 洋的外号。因为跟爸爸(足立 功)不合,每次吃饭都自己躲在火炉旁边,因此得了这么一个外号。
  炉子先生和小秋性格及家庭环境有某些相似的地方:没有朋友,不爱和身边人说话,在家里不受欢迎。所以开始俩人大有惺惺相惜之感。
  炉子先生是个典型的暖男。小秋溺海,他在了望台第一个发现,并拉起警报,救了小秋一命。之后北三陆电车举办“北铁之女”选拔,因为小秋刚到北三陆,很不起眼,甚至一度被人说成丑女。在众人的嘲笑下,足立洋勇敢地投给小秋一票,并且激动地说:“我可是小秋的第一个粉丝,第一个!”虽然最后妹妹小唯夺冠当选,而小秋连前五名都没进,但是小秋心里暖暖的,毕竟谁都希望身后有人支持。
  之后,足立洋拍了很多关于小秋的视频,放在北三陆旅游官网上,大家被小秋的积极阳光的形象、率真乐观的性格打动,点击率甚至超过了小唯。小秋的成功,炉子先生有很大功劳。
  如果剧情这样下,那小秋和洋会理所当然的在一起。
  遗憾的是,半路杀出个学长——种市浩一。小秋一下子被这个帅气高大的前辈迷住了。也难怪,迷恋帅气的学长是大部分学生少女的花痴通病。
  经过一系列的故事吧,最终种市和小秋走在了一起。而炉子先生却被晾在一边。个人觉得这是本剧的最大缺憾,或者说是一块短板。
  我一直对足立洋抱有希望的。一直到第25周,我心想完了,还有两周,炉子先生逆袭的不可能了。
  如果我是编剧,结局之前,我会把足立洋和种市浩一写得旗鼓相当,两人竭尽全力追求小秋。小秋犹豫不定,两人在小秋心里好比天平两端,至于最终选择谁,留一个开放式结尾。(观众借此也可以踊跃讨论两个帅哥的选择。)
  然而最终结局是种市以绝对性优势压倒足立洋。因为学长的戏份太多了。而炉子先生戏份少得可怜,可谓虎头蛇尾。
  《海女》里面主要人物都经过了一番成长,每个人的结局都很完满,只有足立洋最悲催,越写越杯具。相对于其他人丰满的故事线路,炉子先生这条线描述的确实有些单薄。
  其实小秋和谁在一起不重要,关键是每个人物线路都应该平衡。跟学长在一起也没什么,毕竟学长人也不错。可你总得个足立洋一个伴吧?没有,最后炉子先生还是单身一人,既没有明确地说放弃小秋,也没热血地表决心继续追求。
  看看春子、黑川和大吉三个人的关系处理的就很好,最终大家都得到了一个美满的结局。
  炉子先生和小秋,种市学长和小唯,这才是正确搭配,结果最后炉子先生和妹妹小唯都落了单。(小唯告诉小秋自己交往的那个奇葩男友,一听就知道是在说谎。而且小唯警告小秋,自己对种市学长仍然心怀爱意,身体里那个开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开。)
  最后小秋还在车站对足立洋说:“你顶着这张脸站在月台上,谁见了你都以为你要卧轨呢!”唉,把人甩了也就罢了,还挖苦别人。你这玩笑开得也真是……
  洋确实为小秋付出很多,前面的救小秋一命,为小秋赢得大量人气就不说,还为最为总负责人,费心费力地帮小秋建造了小秋的梦想原点站——海女咖啡店。反观种市学长做了什么呢?他不过是凭借了在东京的地理优势,做了小秋烦恼压力的倾诉对象,大有乘虚而入之嫌。加上小秋本来对学长的好感复燃,两人关系也就顺水推舟般发展起来。
  记得小秋设计好第一款渔网手链,桂枝阿姨把它先戴在炉子先生手上,大家问,为什么先给他戴?桂枝阿姨说,因为他的脸上最没福气!编剧你这样吐槽,明显是跟炉子先生的命运闹着玩啊。
  
  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小秋东京前,手上戴有5条手链,到最后断了4条,也就是说实现了4个梦想,还有1个梦想没有实现。最后一个梦想是什么?这可能是编剧给大家制造的一个悬念。如果拍SP特典的话,希望能把剧中的短板补上。
  
  嗟嗟嗟!

《海女》影评,追忆如潮,成长中的小海女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海女》影评,追忆如潮,成长中的小海女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海,海女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