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星际穿越》爱是穿越所有维度的唯一矢量

影视台词 > 影评 > :《星际穿越》爱是穿越所有维度的唯一矢量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星际穿越》爱是穿越所有维度的唯一矢量的正文:

  好友看了星际穿越的5号首映发来一句“吊炸天”的微信,刚好工作上有个拍摄临时变动,6号 的时候就忍不住和好基友跑看了
  
    
  (在观影的时候也是很希望有一个技术宅朋友坐在旁边帮我解释一下天体物理的知识。所以在一些很专业学术的片段是连蒙带猜的看。这个片子等中文字幕出来的时候还是要再刷一遍。)
  
  INTERSTELLAR 中文名是星际穿越,港译星际启示录。
  
  前者科幻大片之感不言而喻。而香港的译名更有着科幻片背后蕴含的哲学。(我学物理的朋友总告诉我物理即哲学,哈)
  
  所以就不得不提到Stanley Kubrick
  
  在映前访谈,诺兰几次提到<2001太空漫游和库布里克, 相信影迷们也用致敬和比较这部电影的东西已经做出很多资料了。(我个人除了人类寻找启示,人类值得拯救,时间是造物慷慨的馈赠和一些无声背景下的的太空飞船在光明黑暗里旋转的外观让我想到库布里克之外,其他真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但我觉得共同点还是,他们都是在讲科幻片本来的意义。人类好奇未来,同时也惧怕未来,科幻是在思考和想象下的产物,标志这某一个时代的论点。)而这个时代,我们不再像之前一样讨论谁造就了我们(比如异形,普罗米修斯)人类的祖先和存在的意义。更注重于我们人类会终止于什么时候。
  
  电影中有一句话:“Mankind was born on Earth. It was never meant to die here.”
  
  星际穿越的故事架设在未来的某一天,和当下的世界看上并无不同。诺兰十分机智的并未具体化这个未来的年份。地球在人类的发展中最终走向了尽头,人类开始悔恨20世纪重视科技给世界带来的可怕影响。当教科书上开始承认阿波罗号登月行动也是一场骗局的时候,这个大环境已经和当初不一样了。因为极端气候,食物的匮乏,地球需要更多的农民。而不再是工程师。而我们的主角就是一位工程师,如今卸甲归田在种着茫茫一片玉米海里,守着自己的旧房子和家人。
  
  “我想给本片注入一点阿波罗精神。 诺兰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伴随着NASA的航天项目长大,那时人们向往太空,不懈探索,如今却固守地球,令人沮丧——这部电影不仅关于爱,也关于导演希望全人类都坚持的梦想,探索、开拓、冲出太阳系、冲出银河系,人类不该葬身于地球。 ”(摘自Villain!SYG影评) 
   
  INTERSTELLAR 完整剧本几个月前就流出了,最后的影片和流出的剧本版本的内容相差甚远。(流出的是JN的版本,诺兰后来大量改写)电影弱化了“末日时代”地球在荒芜时刻人类的革命。本是很期待看到以废墟作为战场,国家地域个人之间的斗争。但是电影部分的完成度也非常高,相比之下,其实我更喜欢诺兰最终给大家呈现的这个末日。
  
  Cooper(主角)像往常里的某一天一样参加孩子学校的棒球赛,警报响了,远处是巨浪一般的沙尘暴,而人类表现出来的是疲倦和习以为常。诺兰给出的末日是一个带着绝望有缓冲的过程,并不突然如人类死于一场大爆炸那么干脆。在这样的恶劣大环境下,人还是要继续“生活”因为是别无选择的。每天的日子还是会继续只是好或坏的区别。
  
  我最喜欢的一幕是Cooper带着孩子开车在路上,轮胎突然漏气了(墨菲定律),他让儿子充当起“男人”的角色换车轮,此时天上一架飞行器吸引住了他和她的女儿的注意力。Cooper全然不管那只漏气的轮胎,毅然驶进了玉米地里。车像颠簸在一片海里,光透过巨高的玉米叶子被切割后让车内一家三口的渴望的脸忽明忽暗。
  
  Hans Zimmer 此时的音乐宏大而又绝望,塑造出一个无能为力的氛围,这个部分画龙点睛了全篇,人类在地球毁灭前离开,在茫茫宇宙里寻找启示,得到救赎。(这段音乐主题也在后面的高潮里继续用到。)
  
  我第一次哭是在ACT1的turning point当Cooper决定离开自己的家和女儿(离开玉米地)他和自己的女儿是没能好好道别的,当车在扬起的一片尘埃中消失不见的时候,女儿破门而出,还是决定与自己的父亲道别,却没有了机会,这是他们的第一次错过。
  
  也就是带着这样一种不圆满父亲离开了地球,将自己个人于这个地球的联系(血缘)抛在了一个洪荒里。
  
  我们带着主人公第一个目的:找到人类能生存的星球,回家。
  和女儿的:等父亲回家(父亲答应她在她长到父亲的年纪时,父亲就回来了,这之前好好耐心等待。)这个人与人之间不算矛盾的目的进入了ACT 2。
  
  而在大多科幻片在这个时候就会走蹦因为故事里没有矛盾,人物的动机单纯,所有的行动发生的原因都是因为事件发上在他们身上本身,主角在应对事件发生而反应,失了原有的主动性。
  
  在大部分好莱坞剧本中能促使主人公有动机,保持主动性继续推动全剧本故事发展无非三种:Man against nature人对抗环境(对抗自然),Man against another man人对抗人,或者 Man against himself人对抗他自己。
  
  在剧本和人物的架构上,诺兰显然是十分出色。因为INTERSTELLAR 包含了以上全部。
  
  ACT 2从人对抗环境开始讲起,穿越虫洞到达第一个星球,有了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这个ticking clock,将寻找sample的这部分戏设计的紧凑精彩。把等待飞船烘干的时间段,用来展示男主和女主(女神,安妮海瑟薇)的内心世界。
  
  ACT 2的turning point 失一名队友,回到飞船的时候,地球已经过了23年了。男主人公在看着一段段孩子发来的视频的时候,在短暂的几分钟里看见自己的孩子长大,生儿育女,恍如隔世。而最终他看见了一直不愿意与他说话的女儿终于出现了,因为他曾答应她在女儿长大父亲相同年纪的时候就会回来。可是那天是女儿的生日,她终于长到了父亲离开家时候的年纪,可是诺言没能实现。
  
  这个时候女儿(地球时)的动机从“等父亲回家”变为“试图理解父亲没有归期的离开是不是等同于抛弃。” 从原来的单一反应转换成了一个矛盾。一旦有了这个,女儿便有了主动性,她决定NASA工作。
  
  ACT 2的midpoint(第一个高潮)便是被我许多电影同行诟病较多的一个阶段。其实有点复杂,我们分误会和真相两个部分来看。
  在故事中点,介绍我们唯一一个反派,马特达蒙的角色,(名字我忘记了)
  
  第一个真相是:本来就没有A计划(寻找到新星球,接现在地球上的人类过)只有B计划(带着精子卵子or受精卵,在找到新星球后孕育)而显然B计划是等同于抛下了其他的同类。这个真相蜻蜓点水了一下人性主题,救赎需要牺牲一部分人拯救一部分人,但是这个“选择”是由谁来决定的。
  
  第一个真相跟着第一个误会:(地球时) Brand博士世了(老死)他在死之前终于向已经做了他助理的主人公女儿Murph承认计算是有漏洞,计划A是并不实际。博士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角色,讨论生存的渴求。他常提起“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女儿此时追问博士,自己的父亲上天前知不知道计划A是假的,如果父亲知道,他们相当于父亲骗了他且抛下了她和家人。但是博士在最后一口气之前并未告诉她答案。
  
  第一真相和第一误会改变了此时主人公的目的,从原来的找新星球救人类 变为 回家,和女儿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即使地球会毁灭,也比现在生离死别要好。
  
  第二个真相是马特达蒙的角色承认当初向地球发出的,发现新的适合地球人生存的星球的信号,让NASA派人过来的指命是因为自私。
  此同时,诺兰发挥最擅长的交叉剪辑。外星上,主人公与反派对抗,差点死在陌生星球。地球上,末日已经来到,世界笼罩在黄沙之中,人类准备逃离,女儿想要说服自己的哥哥也要离开,哥哥却不愿意。
  这里就有了“人对抗人”的戏份。
  
  许多学电影的朋友和我一样觉得这个部分是有些生硬的,首先是反派角色的刻画太表面,诺兰虽然也是用了他一如既往的“灰色地带”来解释善恶和正义是非,(比如黑暗骑士里的小丑)这里马特达蒙的角色也是一样,他并不是绝对的反派,这是在宇宙里,两个作为地球老乡的人在陌生的星球带着相同的使命,而个人思想不同造就处理事件的方式也是不一样,主人公并不想成为英雄,他一开始也没有有要拯救全人类的意思,(如果他当初没有发现NASA基地,也许一辈子就在玉米地里了)马特达蒙的过往生活和经验让他成为一个身负使命的人,(虽然电影没有说他为什么成为他,开一下脑洞,也许他从小就想成为宇航员,长大了想要解救全人类)他的照片被挂在NASA的办公室里,是一个英雄化身一般的存在。而这两个貌似不冲突的动机,在外太空就被放大。成为水火不容的一个矛盾。
  
  刚才说的“灰色地带”的表现在此时也是十分明显的,马特达蒙一走三回头,边离开边说他看不下了,一直说着自我催眠的话,他需要这些他也许从小拿来当真理的话(我们在拯救人类,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继续自我催眠,才能让他走下当英雄。
  
  然后就到了ACT 2 转ACT 3的turning point,也是我除了车爆胎开玉米地里之外最爱的一场。
  
  第二个高潮,(宇宙时)马特达蒙抛下大家飞向空间站完成对接。男主和海瑟薇追在后面试图说服他放弃。而马特达蒙不听劝阻在借口没有完美对接时候就开了闸口,被分为了碎片。空间站也收到了破坏,在宇宙里“摇摇欲坠”男主Copper决定要在此种极端环境下完成对接。(地球时)女儿Murph 烧毁父亲的玉米地,这是一个她自己对过和父亲的直接做告别的象征。因为她看见了“生活”看见了“人类”终于从醒悟,她仍然是在这个末日中寻求生存的一个。她必须以这样极端的方式,强制让自己的哥哥也离开。
  
  这里的对剪比先前的要顺畅很多。
  宇宙里空间站在黑暗与光明中旋转,碎片像是尘埃一样一层层散,犹如破茧重生。
  这个时候Hans Zimmer的音乐(主题与玉米地那段相似)又重新将一切推向顶点。人类渺小卑微,在绝望中挣扎努力改变命运。
  
  地球上黄沙漫天,玉米地燃气的熊熊火焰在地平线上,一片末日之景。
  Murph的男友在楼下催促着她赶紧离开上路,沙城暴越来越近了。而她却在要彻底告别前犹豫,她相信父亲并不是会抛下她的人,她试图在自己的旧房间里寻找线索,解释小时候见到的“GHOST”和留下的摩斯密码。
  
  在遥远的宇宙,Cooper顺利完成和空间站的对接,却出于燃油的考虑,与海瑟薇的舱体分离,让海瑟薇代替他继续前进。而自己却坠入黑洞中。
  
  本片最后一个高潮是当Cooper进入到一个五维空间里,(三维+时间和重力)这个空间是女儿房间。了解到时间的线性。因果论,人类即自己的祖先。最后通过手表的指针(也是时间和重力)来制造摩斯密码和女儿沟通。
  
  结尾的部分对我来说是十分圆满的。COOPER有了机会和自己的女儿道别。女儿最终选择和自己的子孙注目下离开。她告诉男主寻找海瑟薇。
  
  诺兰的INTERSTELLAR用非常硬核的科幻讲述了一个温柔的故事。
  
  爱是穿越所有维度的唯一矢量。在宇宙里什么都不再是绝对的,时间会发生弯曲,空间也是一样(虫洞)这些都无法保证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和同步。只有爱这个力量,在人类的心里,同步了人和人之间的联系。而爱和记忆是不会消失在宇宙里的。
  
  末日来临,人类离开地球,在宇宙中寻求启示。
  也许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救赎者。我们最后救了自己。最后cooper重新上路,继续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她。
  
  安妮海瑟薇终于在第23次(20几次吧,具体忘记了)探索后发现了新星球,孤独的孕育着人类的新生命。
  
  又回到一开始提到的那句话:“Mankind was born on Earth. It was never meant to die here.”电影一个以离开为主题却讲了归来的故事。
  
  电影像诺兰在采访里提到的,他期待的是观众在感受电影后所产生的emotional responses 而至于understanding层面的东西 就让不同过经验和知识背景的观众群深挖吧。
  
  所以,对我来说星际穿越的感受是一流的,故事画面音乐演技都是一流的。诺兰又一次成功的“get under my skin”
  
  作为一个电影专业学生,当你看到这部的电影的时候,会有一种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那部电影”的感觉。就好像老一辈时常谈论公民凯恩,2001太空漫游一样。所以我建议大家看,和陌生的人分享一部3个小时的电影时间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电影院的体验和你在电脑上ipad上是截然不同的。
  
  总结一句就是推荐大家看,且建议IMAX观影体验更佳。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有typo存在可能,专业知识科学部分很吸引人很有趣没有深入讨论,需要二刷和看中字版本。)
  (二刷请叫上我)

《星际穿越》爱是穿越所有维度的唯一矢量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星际穿越》爱是穿越所有维度的唯一矢量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星,矢量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