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上海小姐》中的后殖民主义情结

影视台词 > 影评 > :《上海小姐》中的后殖民主义情结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上海小姐》中的后殖民主义情结的正文:


  《上海小姐》是奥逊?威尔斯1947年一部自编自导自演一部电影,讲述的是几个“人渣”之间尔虞我诈,最后集体走向可怕的疯狂和灭亡的故事。
  
  有趣的是片名——“上海小姐”,除了女主人公在身份背景中模棱两可地提到过上海以外,就剩下影片结尾处中国戏院一个段落带有浓重的异域风情。可是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又似乎与主题毫无关联的“上海”,怎么会作为片名出现在最中心最主题的位置?本文就对这个问题以及其中内涵从影片本身出发细致梳理一遍。
  
  海洋中的荒漠
  这部影片毋庸置疑是一部典型的黑色电影——硬汉、蛇蝎美女、暴力、死亡、疯狂、阴谋、带有德国表现主义味道的视觉造型设计,甚至主人公自述性的旁白都是典型黑色电影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这样一部讲述阴谋、暴力、疯狂的爱情和死亡的电影却用一个大海的场景进行开场,伴随着激扬的音乐,字幕在银幕上闪现——等等!这个开场完全不黑色啊!情绪如此的高昂,仿佛就要随着风浪飘扬过海到达远方那美丽的圣山!好景不长,随着一个巨浪向镜头方向涌来,音乐转入沉郁的变调,影片正式开始,画面上出现的是洛杉矶这个阴沉怪异的都市景观。综合整个影片来看,这段开场的背后带有浓重的寓意效果。作为电影这门艺术,其银幕上展现出的所有元素(包括视觉和听觉)都是带有浓重的符号指向性的,这些指向性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就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所以孤心苦诣除了要表现其画面和声音所展现的外在形象,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要探究这些外在形式背后所蕴含的组合意义。再回到刚才说到的开场。我们拆分来看这个开场具有哪些外部展现的元素——大海、激扬的音乐,大海在西方这个海洋文化主导的意识形态中,往往所指向的精神气质是激越的,向上的,向往更加宽广更加自由的伟大,甚至是殖民主义的。纵观现代西方发展的历史,工业文明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其不断面向大海向海外拓展掠夺殖民地,殖民扩张在西方意识形态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心理影响。大海这个视觉元素意象本身带有多种解读方式(实际上所有的视觉元素符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在其单独被提出来的时候往往只具备其能指意,其所指意必须在一个完整的系统表述中才能确立产生)——自由、富饶、广阔、危险、孤独等等,这些众多的所指意中只有某些是和影片紧密相关联的的,也就是说必须要看过片子以后重新回头来看待这个开场中的大海。答案昭然若揭,这里的海洋意象在影片中所指必然指向的就是西方殖民主义精神的一个承载舞台。正如影片三十分四十七秒开始,Michael所讲述的一段关于黑暗深海中鲨鱼之间互相蚕食的寓言故事一般,整个海洋为我们这些“凶残的野兽”提供了一个最根本的表演场所。
  
  在茫茫大海中漂泊、探险,对于一般人的认知总会是一个非常诗意浪漫的事情。可作为这样的一部伟大的黑色经典总不会满足庸俗的好莱坞对于所谓“一般”的平庸追求。所以当我们影片的主要角色因各种绝对自私的理由聚集到一起,并且拥挤在同一条船上狭小的空间中的时候,某些事情随着各怀鬼胎的人心发生了非常微妙复杂的化学反应。Michael一开始被Rosalie所迷惑,在登船的段落已经开始感到畏惧和犹豫,但依然稀里糊涂、半推半就地上了船。而Rosalie也极力的蛊惑Michael,她最大的希望是利用Michael来摆脱自己的丈夫。
  Bannister作为Rosalie的丈夫,从里到外都充满了作者对他的厌恶和讽刺——瘸腿的矮子,阴险狡诈,岁数大得可以当Rosalie她爹。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影片中却是最有钱,最有权势的一个人物,他那大得夸张的鹰钩鼻子底下隐藏着一个又一个虚伪的谎言。这一船的疯子中最最疯狂的要算是George了,他满面“死相”,神经兮兮,小眼睛中闪烁的除了疯癫还是疯癫。就是这样的一船疯子,我们还能指望什么所谓的“在加勒比海的明媚阳光中享受奢华和自由”呢?
  
  威尔斯在这里把我们所有对世界的幻想打破,同时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个世界是由罪恶和金钱支撑起来的,而支撑罪恶和金钱的原始动力却是人无止境的疯狂与贪婪。在海上航行的段落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对话戏。钱、钱,又是钱,Bannister利用钱和权力向Michael进行要挟,希望在他身上也能够产生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他说出一套自己近乎无可争辩的逻辑——他自己是个瘸子,如果没有钱,他就不会有这样舒适的生活,如果没有钱他也不会得到美人,同时导演特意安排了一个典型的有色人种女仆在身边附和(我们同样可以把这些小细节看做导演表现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精心设计)。然而Bannister攫取金钱的手段往往是充满仇恨的你死我活。
  
  女人躺在船甲板上轻声的歌唱,她的歌声仿佛迷醉的哀怨,回荡在这个闷热的热带海洋上空。这个夜晚没有风,George的脸上满是汗水,怪声怪气地坐在那里,仿佛一具浮肿的尸体。窒息,是的,就是窒息。在这个空间中,海洋停止了波动,所有的人都被欲望和疯狂所困,海洋再也不是一个海洋了,它是一片荒芜的“沙漠”。正如Michael所讲的寓言故事一般,这个“海洋”没有一滴水,满满全是鲨鱼,这些鲨鱼将搁浅在“沙漠”之中,在接下来的血腥味道刺激下的疯狂中相互撕咬。
  
  城市中的丛林
  城市是殖民主义最直接的得利者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伟大、繁荣、辉煌壮丽?或许吧。肮脏、丑陋、光怪陆离?任何一种印象都是附着在创作者观点和视角之上的。
  
  当开场时的大海随着一个浪花消散以后,影片正式把我们带入一个城市的景象。这个城市的画面出现就让人心理上产生不了好感。昏暗的光线中一艘轮船悲鸣着驶入港口,看起来更显得老旧、疲惫,而城市黑色高大的建筑物犬牙交错如巨兽之齿撕咬着天空。所有的视觉元素都在向我们铺垫一个概念——城市并非人间天堂,而是一个地狱的倒影。在这样一个非凡的人造森林中又会生存着怎样的生物呢?于是随着男主角旁白的喃喃自语,我们的女主角首先入镜。她坐在马车上,面光照亮了车厢,仿佛仙子降临人间。哦,千万不要让假象给欺骗了!这个女人模糊的身份背景(她自己亲口说是来自基辅,之后便四处流浪,可以肯定几乎一生都在“赌”自己的运气)不但给她罩上一层神秘的女神光环,同时也在这层光环下掩藏了更多深不见底的危险暗流。而男主人公开场时的独白就已经将两人的关系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心理学层面剖析——男人总是被女人的神秘光环所吸引,同时又无比担忧被女人利用、欺骗;女人最深层的恐惧是害怕男人把她打死。这一系列的心理层面到底和殖民主义有怎样的联系呢?殖民主义环境下生存的人,往往要四处流浪,或者开辟、掠夺新疆土,或者在各个贸易区中往来交易(说白了就是投机倒把)。就致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暧昧而不稳定的交易关系,男人用命换来了生存壮大的资本,在于陌生的神秘女人形成关系时,必然内心有着无数的担忧和焦虑,而女人在体力和社会地位都不占主导的情况下,要想夺得生存地位,必须耍尽无数花招来从男人手中获得权力,于是这种近乎于丛林野生动物一般的生存法则便在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下确立形成了。当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到后殖民主义时代,一切的幻想便在现实面前粉碎,可那种内心狂暴的冲动依然驱使着人们相爱、相杀。
  
  在这个丛林法则控制之下的世界,无论爱情还是利益的争斗,都有着赤裸裸的血腥味道。当所谓的“爱情”降临在男主角儿身上的时候,他作为一个积极主动的追求者向女人搭讪便在一瞬间将自己的地位进行了置换。因为他迷恋她,所以他必然会对她俯首帖耳,因为他对她有疯狂的欲念,所以她可以把他当成棋子任意摆布!谁是猎人,谁是猎物,在丛林中永远是一个阴阳置换的哲学问题。这个逻辑不只是在男女之间得到印证,更是在Michael,George,Bannister和Rosalie之间利益与阴谋之间的争斗得到更具体的印证,并且是贯穿整个影片的一个核心主题。想想拍摄这几个人在热带丛林旅行的段落吧,为什么镜头反复展现那蛮荒热带丛林中的野生动物?那些动物不正是对这些城市丛林中的“野生动物”的一种最最形象的映射么?对了,你也千万不要忘记在水族馆中Michael和Rosalie秘密约会时候的情境,他们对话的时候每个人的背后出现的无不是章鱼、鳗鱼之类丑陋、凶残、阴险的海洋生物。这些在视觉上带有浓重表现主义寓意的元素以最最恰当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观影人的情感,在精神层面对每一个人物所蕴藏的凶猛、丑陋予以暗示。然而男女主人公却背对着危险丑陋的生物如视无物,更说明了他们对危机视而不见的盲目。 (www.diudou.com)
  
  何为城市人?何为乡下人?又何为野蛮人?何为文明人?我们真的能够以物质基础来判断我们内在的高低贵贱么?我想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得出一个漂亮的回答——“劳动是不分高低贵贱的”,这个好似放屁一样的口号语录在现实层面根本就是个屁!
  
  反观我们的城市和影片为我们所展现的城市文明,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依靠掠夺、阴谋和贪婪构筑起来的“物质文明”核心,根本就是一个毒瘤!它在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的后殖民主义时期所有的法律、制度已经成为笑话,没有人再对这个世界充满神秘的敬意,每个人都在利用其中的任何一点儿漏洞进行利益上的攫取,其结果只能进一步加速走向唯物质崇拜的消费主义。George骗取保险金的方法近乎疯狂荒谬,但在更加荒谬的法律制度上又成为一个可能性。Michael莫名其妙的卷入其中上了法庭,这段法庭戏非常有特点,整个过程完全是一出闹剧——法庭下旁听的各色人物,小丑一般,他们扮演的是不明真相的群众,愚蠢而且无知,让人厌恶;法庭上,Bannister的自问自答,法官的昏聩老朽,都好像在跟我们开一个无耻的玩笑。最后当Michael明白了Bannister主动给他辩护无非是想要100%确保他被判刑杀死的事实的时候,Michael脱身的方法竟然是用最最原始的暴力把这个虚伪的制度中心给捅破了。法律和制度在这个如同金刚一般强壮的男人为生存而拼命斗争的手中,仿佛纸糊的模型一般崩塌摧毁!文明和野蛮、诡诈和直爽,一切虚伪的装扮都无法掩饰其内在的腐朽和溃烂。
  
  消失的殖民地
  终于,我们转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影片的题目“上海小姐”这里来了。
  
  Rosalie的出场本身就非常突兀,仿佛从天而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她流浪过世界很多很多地方,却在“上海”这个地方突显出她的某种神性。为何是上海?为什么不是纽约?不是伦敦?甚至为什么不是河内、老挝之类的地方?上海这个地方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这部影片是在1947年拍的,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二战已经结束两年,整个世界正在逐渐从二战中回复,而第三世界国家很多地方依然处于战乱之中,当时的中国就是处于内战状态。中国的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便成为西方国家对遥远神秘的东方进行大规模殖民的一个前沿阵地。在那个殖民主义最为兴盛的时期,航海技术已经高度成熟,丰富的资源和神秘的东方文化也同样吸引着大批的殖民者进驻此地,上海从此开始了一段疯狂的发展。这里高楼林立商贾云集,繁荣同样伴随着腐败和落寞,最最时兴的商品、最最时兴文化娱乐都在这个遥远的殖民地前沿如海上浪花般绽放!算了吧,浪花终究是浪花一切的繁华都随着狂飙突进的发展又瞬间衰落。上个世纪初开始,殖民主义逐渐走向了尽头,一场又一场的殖民地革命和一次又一次的世界大战对于过畸形的繁华进行着清算。当殖民主义走向了后殖民主义时期留给殖民者和殖民地的,就是那无限的伤痛和宿醉般的颓废与彷徨。
  
  当Bannister的船队带领我们游览热带海洋各个殖民地风貌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一群“有钱”的白人深入丛林在别人的土地上吃喝玩乐,却又在别人的土地上互相撕咬陷入疯狂,这就是无尽的流浪带来的痛苦。George站在热带海滨城市强烈的阳光下,满面汗水诉说自己的“死亡”,这“死亡”不正是象征着殖民地的死亡么!这“死亡”不正是象征着白人的衰落么!
  “上海”,这个词对于白人又是具有怎样的感情啊!在这里流浪,在这里发财,又在这里迷失了自我,终于在殖民地的泥坑中越陷越深。“上海”再也不是一个地理位置的名词,它变成一种精神状态的象征,象征着一种陌生化,象征着一种新的自由,象征着一种新的自由最后的衰落,更是象征着后殖民主义时代殖民地与于殖民者直接的一种暧昧关系。“上海”这个“婊子”,多情、神秘、脆弱却又充满危险,永远无法信任。如此,Rosalie成为“上海”这个象征概念中最典型的代言者!
  
  Michael打碎了所以“法律”的闹剧以后,慌乱中逃向了唐人街的中国剧院。在这个对于Michael来说充满异乡人的空间环境中,杂乱混沌不知所云的语言混合着怪异的舞台戏剧表演,他完全被抛弃在一个陌生的异乡。他从一个旧的荒唐的体制中惝恍逃跑以后,竟然进入了一个更加陌生,更加绝望的地方,在这里他就是一只走投无路的孤兽。回想西方的殖民史,难道不正是Michael此时的境遇么!而尾随而至的Rosalie在这个“异乡人”的环境中竟然游刃有余。原本的殖民者最初的愿望是要带着自己的文化同化“他者”的,此时目的和结果之间就发生混乱的倒置——殖民者自己在精神层面成为了被殖民者,就连殖民者自己的语言也被“污染”,从此“故乡”成“异乡”。
  
  “上海”,“上海”,一个曾经多么遥远,多么繁荣,多么神秘的存在,她的光芒会照耀在所有在海上旅行中疲惫的水手粗糙疼痛的双手上;她的光芒会照耀在所有失故土而孤独流浪的美丽尤物无依无靠的内心中;她的光芒也会照耀在所有经历伤残却依旧奋勇挣扎着,不惜任何代价夺取、守护自己用鲜血换来的地位与金钱的人们的那颗黑色的心脏里;同样,她的光芒也会照耀在这世上所有的疯子、傻子、阴谋家、变态狂扭曲腐烂的尸体上!并且这光芒将不会随着时间消退,她的光芒将在每一个为之跪拜的人身上如核辐射一般癌变,直到一切都化为尘埃,消失在后殖民主义绝望的传说中。
  
  镜子中的自我
  疯狂的欲望和求生的本能终于带领影片中的人物疲惫地跑向了终点。在经历了一番精神病般的折磨后(游乐场中鬼怪屋段落),终于,几个主人公重新聚集在一起。这个空间充满了镜子,镜子中不停地反射出他们自我的镜像。
  
  “我们可以远走高飞”Rosalie充满期待的说着。
  “一个太阳升起的地方。你和我,还是你和George?”(太阳升起的地方——东方?)Michael冷冷地说着。
  “我爱你”。
  两个人就在这样一个只有自己和自己无数倒影的封闭死亡空间中谈论着远走高飞,谈论着“爱”谈论着遥远的异国的梦......
  
  Rosalie到底爱不爱Michael这个问题非常暧昧,她可能真的爱Michael,因为她非常希望Michael能够逃跑,带着她一起走;也可能不爱,因为他一无所有,而只是想利用Michael摆脱自己现在的窘困。可是到这个时候“爱”或者“不爱”又有什么意义呢?终于,我们在一切的终点所看到的只能是我们自己。事实上再也没有什么所谓的“东方”了,再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远走高飞”了。一切都只是头脑中的臆想。
  
  枪!子弹穿过一个又一个身影,它打碎的竟然只是自己的影子。终于,Bannister和Rosalie这对儿早就该死的殖民主义怪胎双双倒在“向自己射出的子弹”下。
  
  Rosalie临死是挣扎着,我几乎要从她的口中听到那句着名的临终遗言——“Horror!”

《上海小姐》中的后殖民主义情结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上海小姐》中的后殖民主义情结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上,情结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