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摩纳哥王妃》影评:选择与放弃

影视台词 > 影评 > :《摩纳哥王妃》影评:选择与放弃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摩纳哥王妃》影评:选择与放弃的正文:

  为妮可.基德曼而看,岁月流逝,容颜渐老,一颦一笑,举手投足,她仍是我心中的女神,其风姿与当年无异,甚至更甚一筹。《飞越地平线》里,她有着婴儿肥,容颜娇嫩,一头红褐色细细的卷发,犹如天使一般,美极!那时的她有少女的柔弱与纯真,待到《小岛惊魂》,已然是一位迷人少妇,兼有少女的娇柔与妇人的成熟,甚是妩媚动人;如今,《摩纳哥王妃》,四十多岁,满身优雅,演技亦经岁月累积更为精湛。
  妮可.基德曼一向善于把喜怒哀乐演得透彻,让人获得充分的感受,在此片中,这点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为自由和梦想抗争时,她微微扭曲的表情尽显内心失望与痛苦;几次抗争失败后立于窗前,其眼神空洞,表情凝滞,全身木然不动,有枯叶落地之感,仿佛被风随意吹弄,那样干枯无力,尽展内心绝望。
  这部电影与其说是表现摩纳哥王妃格蕾丝的迷人魅力和巨大影响力,及其拯救摩纳哥免于战火的种种智慧和美德,不如说是关于一个女人在婚姻中的抉择和改变。
  好莱坞影后嫁入摩纳哥王室,从此进入一个与此前格格不入的环境,她开始与新环境的磨合,历经几番折磨,终于适应并且能够掌控。电影详细描绘了这个过程。
  首先,是国籍不同导致的文化差异,格蕾丝是美国人,摩纳哥位于欧洲,美国人大胆开放,欧洲人谨慎保守,美国人冲动热烈,欧洲人沉稳冷静,格蕾丝因公然拒绝建立“第三方”而被认为顶撞试图控制摩纳哥的法国政府。格蕾丝的丈夫,摩纳哥的国王,试图强迫她有所收敛,反引起争吵,抗争无果后,格蕾丝带着绝望与伤心来到牧师家里。
  其次,是婚前的梦想与婚后现实的差异。结婚几年,格蕾丝一直是那个好莱坞影后,怀着对电影和演艺的热爱,做着少女梦。直到摩纳哥危机到来。而我是否能设想,假若摩纳哥一直风平浪静,格蕾丝会一直把这个少女梦做下,一直生活在公主王子幸福快乐的通话中,有美貌,有事业,有名望,有深爱自己的丈夫,可爱的子女,美满的家庭,生活无忧无虑,无波无澜。一切都不需要选择,不需要忍痛割爱。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梦也是会醒的。就像我们普通人进入婚姻后的种种不适,远嫁他国成为王妃,能有这么些年做梦的日子,已经是上天恩赐。当梦醒时,势必伴着疼痛与绝望。好莱坞影后与摩纳哥王妃不能兼得,选择哪一个,另一个都是剔骨之痛;自己从小接受的文化与如今的文化圈矛盾重重,没有归属感,就连与亲生父母,都无法交流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自以为甜蜜美满的婚姻,渐渐脱落童话般的外表,暴露出里面种种真相,妥协和牺牲;眼前这个男人与自己争吵时,那种可怕与强势,是之前从未看到过的,也是从未想过的,甚至直至面临眼前仍难以相信。
  可这就是现实,也许也是婚姻。因为人生不可能得到那么多,人也不能那样贪婪。每一个选择都需衡量再三,然后下定决心,忍痛割爱。这实则是自我与婚姻的较量,看是爱自我多一点,还是爱婚姻、孩子和眼前的男人多一点。无论选择哪方都没有对错。格蕾丝选择了摩纳哥王妃。选择摩纳哥王妃,就必须隐藏自身锋芒,接受现实,适当妥协。一切改变都基于这个选择,她开始收敛自己,从谈吐到举止,开始了解摩纳哥历史,摩纳哥及其背后整个欧洲的文化,开始学习被周围认可的礼仪,开始用迂回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学会了这一切,又用这一切保护她的丈夫,她和丈夫的国家,和这国家的子民。一切都源于对婚姻的珍视,她才能感觉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女人很卑微,却又很伟大,她们的坚韧能胜过男人。男人生来就因传统价值观和舆论背负了太多外在的东西,养家糊口,事业有成,刚毅不倒,使得他们表面上坚不可摧,内心却非常害怕失败,一旦失败,很容易一蹶不振。影片后半部,格蕾丝丈夫颓坐在椅子上,愁容满面,带着挫败和愧疚,对格蕾丝说:“这不是我想给你的。”我相信在最初,他的确想给格蕾丝她想要的一切,在婚后的几年里,他也一直这么做,可人生总有无法掌控的事情,人力有限,没有继续兑现承诺并不能抹杀当初许诺时的真诚。未来无法预料,所谓诺言,只是这一刻,待彼此的真诚。
  格蕾丝最终将自己的选择做到尽善尽美,与许多婚姻中的女性不同,她并非被动适应,而是积极努力地掌控,并且最终成为那个驾驭的人。

《摩纳哥王妃》影评:选择与放弃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摩纳哥王妃》影评:选择与放弃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摩,放弃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