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匆匆那年》只能说歌比电影好听

影视台词 > 影评 > :《匆匆那年》只能说歌比电影好听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匆匆那年》只能说歌比电影好听的正文:


    如果过还值得眷恋,别太快冰释前嫌,谁甘心就这样,彼此无挂也无牵。我们要互相亏欠,我们要藕断丝连。看着歌词放佛可以联想到沸沸扬扬的锋菲再牵手,旷世之恋,惊呆了多少圈内圈外感慨爱情的朋友,燃起了多少人狂呼再一次相信的爱情热火,但是,拜托,青春期的爱情没必要每部都以另类的男女主角开始,不是离异的家庭,就是受过特别事件的自闭少年,以堕胎开始爱情的转折,不是面对怀孕的措手不及,就是拿这个祭奠青春最后的坟墓,然后以N年后的絮絮叨叨来惋惜,最后结束,好吗?那么就来说说匆匆吧:
    宣传手段
    张一白导演自己也说了,他成不了电影大师,他牛逼就牛逼在拍着商业片的同时还能插入点文艺,所谓的文艺离艺术其实也是很远的。如今电影在大陆已经进入喷井式爆发阶段,且导演的门槛也面向多样化的外界,票房的主要贡献力量是主创们的号召力和网路上的宣传手法的招揽力,当然不可否认受众的中坚力量应该就是80后,所以出现了很多标志性的80后事物,当然包括匆匆里的灌篮高手,还珠格格,还有那个林嘉茉送给陈赫的自编手链,除了影视和独特的玩具和零食,抑或谁都记得的升国旗仪式。最直观的就是时代性的标志性事件,如世界杯,魔术对湖人的那场经典的比赛,甚至911事件或者中国申奥成功。这个插入应该就是所谓的文艺感,而其他的文艺感就是演员了,倪妮也算是个不错的带有文艺气质的女演员,再找一个个性独特的王菲传唱匆匆那年,而王菲已经兼具商业和文艺双重性质,那么前期的工作就都OK啦。
    不管别人说选角上多么的失败,反正彭于晏的演技和坏坏感还是值得称颂和走心的。郑凯的赵烨也是印象深刻,入木三分。电影是改编的艺术,就不跟原着和电视剧比较啦,毕竟电影作为90分钟内要讲完的表现形式,很多情节只能舍,很多表现形式只能捉人眼球,只能哗众取宠,必须让你这90分钟都带感,不然就不会有人买这个票,这个影院。所以像方茴和陈寻的在一起,让人觉得那句选方茴做新的宣传委员作为开始太扯淡了,而却也印证了那句在一起的时候总是那么不经意,以为会一直在一起,不曾想过分离。到分离才发现那么的痛苦和折磨人心。
    角色感觉
    说实在的彭于晏的肌肉居然在我心里抵不过陈赫那句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看报。自从陈赫在跑男里的怂样深入观众心后,不经让人对演员这个职业开始有点定义,原来他们要成名,就该找到一个角色演自己,那么曾小贤就是陈赫,贱男。当然,陈赫的客串就是商业用途的,增加笑点,增加欢乐,增加朋友间的耳口相传,是一种最好的调味剂和噱头。当然最后那个苏副行长的俗气样,以及老婆和大行长的一幕更是对如今金融业的一种善意的调侃。呵呵,最近我们推出了一个基金,你要不要理财,这是我的名片,以及最后的我还要加班,这是为如今金融业的芸芸众生出了一口恶气么,还是看着电影形式的表现而越发悲哀呢。呵呵,反正喜感是陈赫与生俱来的。
    其实林嘉茉这个角色在小说里应该是很让人喜欢的,但是电影里的林似乎少了很多感觉,或许是篇幅有限,或者是演员的问题,更或者是角色自身的限制。总之,带来的定位感不深,相反还是郑凯同志的老婆更令人瞠目结舌,真是想不通导演这么给郑凯一个老婆是几个意思,是反讽还是突出现实的骨感,实在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是想说明郑凯已经是个土豪,连女人的欣赏能力都弱了呢,还是想博人眼球哇,总之感觉有点莫名其妙,或许导演的心思只有导演自己最明了,但是完美的80后总是不愿意看见这样的结局的,时代发展到现在,像郑凯这样的男生才是90后女生的最爱吧,什么高富帅都一边站,备胎逆袭才是时代的主旋律。
    爱情主线
    如果细细品味陈寻与方茴的爱情,或者说弯曲地解读。其实是这样的,方茴太纯了,而陈寻太显眼了。陈寻是爱方茴的,爱得纯洁,爱得犹如至宝,他把方茴想的太仙,于是要用不同于别人的爱情谈一场他和方茴的爱情,这样的高高在上,在遇见和自己趣味相投的毕夏时,暂时失了生还能力。于是陈寻就这样沦陷了,成了半个渣男,如果不是那句孩子是我的,估计众多的女性观众是要骂死这个负心汉了。
    而方茴在他们的爱情里,其实是没有陈寻努力的,因为陈寻太过优秀,方茴一开始就处于自尊心脆弱的一面,这一面是更需要被爱护的,需要更多的安全感的,但是陈寻的太自我在意使他一开始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随着事情的发展,方茴不仅没有进步或者努力,反而变得更加变本加厉,可想而知他们已经越走越远,当然这种努力或许可以从杉杉来了的薛杉杉的进步中慢慢体会,爱情怎样在最后处于平衡和坦然,不管是地位还是喜爱的程度。
    当然这个过程陈寻也是错失的,所以他们就这样错过了,错过即好,什么不麻醉堕胎纯粹是增加看点的,但是方茴想糟蹋自己或者方茴不知道怎样才能忘记陈寻,而所做的一切愚蠢的努力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表现在银幕的一次镜头突然的切换,模糊的一次失身,这种方式还是很突兀,不能让人接受,用一句流行无比的话就是,贱人就是矫情,这女人不是一般的作。但是这样的青春失恋,总是要留下点痛感的,这样方能刻骨铭心。
    整体感觉
    影片的画面很美,每一瞬间拿出来都是高质感的相片,暖暖的光线多次出现在林间小路,课桌椅之间以及方茴的秀发和美颜之间,这一点和一生一世都是有得一拼,毕竟电影看的就是画面,画面美则眼睛亮,看的人舒适感也强,这是一种不错的倾向,反正小清新的一半都是在看标志的风景,以及更标志的热门男女演员。故事讲的也还算流畅,除了七七这个线索记录器突兀了那么一点,以及最后是方茴的妹妹这个梗太老了点,差点还让我以为是方茴整了容回来寻找从前呢。很多人都在批评张一白导演只会放个GIF图片,拼凑成电影来骗票房,我倒也不这么觉得。反正商业片就是这样的,可以吐槽可以嘲笑,用人热门主题曲红火。这是近来大陆几亿票房的标志性成功例子,毕竟那种新锐导演探索性的尝试,观赏性真的不强,反而这样的片子看了之后让人言之凿凿,侃侃而谈,何乐而不为呢。
  听了一早上的《匆匆那年》之后,晚上心血来潮就一个人看了电影。第一次一个人看电影,整个影厅几乎都是情侣们,坐在两对情侣中间还是会觉得有些尴尬,不过早晚要适应的。
  
  上一次看张一白的作品还是三年前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很多人看了之后觉得三观尽毁,当年电视剧版的那些纯情甜美竟然在13年后被张导自己亲手毁掉。也许张导只是想告诉我们,年轻时对爱情存在美好的幻想是好的,但是长大了也要好好的看清这个世界的现实。还好,第一段故事的结尾还会让人心存希望,而第三段故事中杨铮的多年坚守也让人依然愿意相信爱情。
  
  三年后的《匆匆那年》,依然是一部被人说是毁三观的作品。我是带着改造三观的心态看这部电影的,却没想到在一切落幕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竟然很能理解那些事情,真不知道是该感到高兴还是悲哀。
  
  你还记得她吗?
  深深爱过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忘记的,不管岁月变迁、世事更替,那个人总会藏在自己心里最柔软的角落。每每想起,或爱、或恨、或伤心、或遗憾、或愧疚、或悔恨,但最后都只能是一声叹息。所以,当然会记得她,也许比任何记忆都要更加清晰,就像除不尽的野草,只一阵春风,便又可以野蛮的生长。
  
  你发过誓吗?
  刻在树上的那句"永远在一起"其实也是刻在了心里。曾经我们喜欢把一切都用永远来衡量,甚至觉得一句永远也不足以表达对彼此的爱恋,但总会从某一时刻开始,我们发现真正能成为永远的只是那些曾经的瞬间。最终,那些刻在心里的誓言都被无意或有意的忘记,就像那句刻在树上的找不到的"永远"。
  
  你的誓言实现了吗?你努力过吗?
  那些没有实现的誓言,最后都变成了一个个无碍的遗憾。而那些实现了的誓言,也只是成了我们曾为感情付出过的一个个证明,仿佛有了这些证明,我们就可以就此心安,就可以安慰自己说:"至少我努力过。"但真正付出过全部努力的人又有几个呢?在感情的长征路上,有太多的逃离和背叛,也许真的是这条路走得太辛苦,怪只怪这本就不是一个感情至上的年代。
  
  你后悔吗?
  "后悔"也许是世界上最让人感到无力的一个词语,说者无力,听者更无力。人们总是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执拗的前行,即便后悔也不愿承认,仿佛承认了就像是否定了自己。但被否定的,真的是真实的自己吗?陈寻说:"我想从这里重新来过,和之前不一样的重新来过,因为,我后悔了。"这一刻,他不是在回答任何人,而是在回答他自己,他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内心:如果时间可以重回到那年,我愿抛开所有现实和功利的阻碍,我愿坚守那份纯粹的爱情,因为我现在真的后悔了。
  
  
  其他片段
  
  "方茴。"
  "怎么了?"
  "没事。"
  "方茴。"
  "干嘛?"
  "没事,我就是想叫你的名字,然后听你答应我的声音。"
  陈寻一遍遍的叫着方茴的名字,方茴一遍遍的答应着。当爱还在,那声回应就像冬日里的三寸日光暖暖的照在心上,而当爱已不在,再多的呼喊也换不来那声熟悉的回应。
  
  陈寻说:"方茴是陆地,自己飞得再高再远,还是需要回到陆地休息,而沈晓棠则是那只可以和他一起飞翔的鸟。"他既希望能拥有一片可以休息的陆地,又希望能拥有一只能伴他飞翔的鸟。正如张爱玲说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李碧华说的青蛇与白蛇。欲望太多会使人变得贪心,而贪心会使人变得自私,变得不懂珍惜。世界上那么多的人相遇、相知、相爱,却不能相守,其实只是因为人们不能不顾一切、不懂珍惜。
  
  方茴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姑娘,她爱得太纯爱得太深。高中毕业散伙饭,乔燃对方茴说:"我能不能抱你一下?"方茴拒绝了。在《信仰》的歌声中,她用对爱情坚贞而虔诚的信仰守护着她和陈寻的爱情。她跑向陈寻,
  "我们以后会一直在一起吗?"
  "会。"
  "会结婚吗,会生孩子吗,会一起晒被子吃早餐吗……"
  "一定会。"
  而当最终面对残忍的现实,她的做法近乎病态,也许她只能通过伤害自己才能让自己不那么疼。我想,人在极度无助和绝望的情况下做出任何夸张、扭曲、极端、不合常理的反应都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越是理解越感心痛。
  
  方茴是一个骄傲的姑娘,但再骄傲也抵不过对陈寻的爱。所以,在酒精摧毁了那些伪装的坚强后,她苦苦哀求:"陈寻,咱们不分手行么?我有什么不好,我都改,行么?你不是说要我跟着你一辈子吗?你不要我了,我怎么跟着你一辈子啊……"那双含着泪的眼睛,真的不忍再看。
  
  女孩问陈寻,还有什么话想对方茴说,他看着镜头,说:"方茴,你好吗?"当女孩已离开,他低下头,重复的念,"方茴,你好吗?"正如他当年喜欢她的时候,喜欢在人群中反复念着她的名字。
  
  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

《匆匆那年》只能说歌比电影好听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匆匆那年》只能说歌比电影好听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匆,好听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