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逍遥骑士》看新好莱坞与经典好莱坞

影视台词 > 影评 > :《逍遥骑士》看新好莱坞与经典好莱坞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逍遥骑士》看新好莱坞与经典好莱坞的正文:

  “我与之交往的人只是那些疯狂的人,他们为疯狂而生活,为疯狂而交谈,也疯狂的寻求得到拯救;他们语出惊人,行为怪异,总是燃烧,燃烧,就像传说中那些闪着蓝色幽光的罗马蜡烛一样,剧烈且脆弱”这是杰克?凯鲁亚克1957年发表的小说《在路上》的一段话,文中那群对现代工业社会充满迷茫的叛逆青年,他们迷恋摇滚,爵士与毒品,追求个性解放,信仰神秘主义。这种激进的状态,在以《逍遥骑士》,《午夜牛郎》,《雌雄大盗》等影片为首的以叛逆青年为主人公的美国电影中尤为明显,《逍遥骑士》中,两个主人公留着长发,穿着奇装异服,带着毒品,骑着巨型摩托车四处游荡。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充满了60年代青年的叛逆与反抗,暴力与激情。
   上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是一个混乱的时期,二战结束后的美国信仰崩塌,那个年轻人主导的时代,富裕又悲伤。政治暗杀,妇女解放,毒品盛行等等,使得嘲讽、恐慌弥漫四周。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风气都在发生变化,年轻一代更是奋不顾身的追求个性解放。这一时期的美国电影与其所处的社会一样动荡不已,愤怒、暴力、批判既得利益者充斥于当时的电影中,挫败主题更是成为常规。《逍遥骑士》正是这一时期美国青年人寻求极端自由的体现,它不同于以暴力反抗社会的《邦妮克莱德》,而以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反叛社会。霍柏和方达,由于自身的心态与境遇,将片中的社会边缘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本片也是两人对自身命运的反抗,对社会不公的无声呐喊。《逍遥骑士》,以40万美元的投入赢得了2500万美元的票房,当时的美国电影尽管财政困难,却仍在拍摄大制作的奇观片成功的寥寥无几。在这个电影年产量已经下降到159部,票房收益只有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一半的年代,《逍遥骑士》,无疑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电影在那个时期,电影公司纷纷被大型企业收购,低成本没有大明星的独立制片对抗着美国主流电影的立场,笨重的制片厂产品让位较小较个人化的独立电影,在新的电影大亨眼中,电影与普通商品没有区别,他们也更愿意给年轻导演一个机会。1968年,海斯法典被分级制所取代,电影自此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坦白时代,尤其是在性和暴力方面。《逍遥骑士》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拍摄出来的。
   1969年的《逍遥骑士》,被认为是公路电影的原型。其作为电影类型片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将故事或背景设定在公路上的电影类型。它大多以流浪、上路为主题,表现了边缘人群对社会主流的抗拒。在公路电影中,年轻人将自己的放逐到陌生的路途上,经受种种人物、事件、冲突的考验,最后发生了性格和心态的蜕变。此片情节简单、朴素,具有通常意义上公路电影的元素和叙事结构。影片主人公怀特和比利,在倒卖毒品后,骑车离开了洛杉矶。他们最初的想法是参加新奥尔良的狂欢节,追求心目中的美国梦,最后却无价值的死于一场莫名其妙的事故。电影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所谓的新奥尔良狂欢节,主人公此行的真正目的,是通过一次体质外的旅行探索生命中久违的激情和自由。逍遥骑士因“追寻”而“回归”,因“真实的旅程”而发现了“虚伪的苟活”,因“逃遁”而发现了“自我”。基调充满了惶恐、否定、叛逆,它不仅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垮掉运动的经典符号之一,更是开创新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分水岭,反映了当时美国人对于“自由”的重新诠释。
   新好莱坞导演们用实景拍摄和捕捉不完美的现实来增强影片得真实性和可信性。此片与经典好莱坞的电影语法很不一样,明暗不均的光线、环境的噪音、镜头之间的硬切等等,均可体现。新好莱坞时期,人物价值观众出现很大改变,一系列的“反文化”主人公形象由此出现。人物完全站到主流文化的对立面,与传统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主人公大多是越轨之人或犯罪分子,他们的对立面恰恰是过护法、守法的正面角色。虽然“坏人”的结局一定是被惩罚的,但是国家的法律,社会道德反而成为了真正被谴责的对象。影片最后一段交错的镜头中,两个主人公带着妓女前往墓地,吸毒后四人抱在一起鬼混。镜头在不同的场景中伴随着呓语般暧昧不清的呢喃快速切换。女性的裸体姿势即是耶稣受难的姿势,同时又像是圣母玛利亚的样子,救赎与堕落同时出现,而出世的伊甸园与入世的乌托邦,均无法拥有。正如与他们结伴旅行的律师乔治所说:“他们害怕的不是你,而是你代表的东西”、“不,你代表的是自由……谈论它和实现它是两码事,真正的自由是很难的,特别是当你被在市场上买卖时,所以别告诉人们你是不自由的,他们会以杀戮和做恶来证明你错了。”
  他们对自由正义的诉求表现为一种乌托邦主义,并使其与寻找个人真谛结合起来。新好莱坞电影还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连续体和多年一贯的平铺直叙的情节因果线式连接,借鉴欧洲电影表现手法,新好莱坞电影导演自由处理时间和空间,在摄影机运动,声音以及剪辑技巧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从影片最后的剪辑手法中即可看到。
   二战结束之后的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势头迅猛,新型都市的形成催生了新兴工人阶级,他们逐渐产生自己的政治文化需求。此外,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体验还没有结束,美国的青年人既对现实怀疑又对未来绝望,存在主义和东方哲学在青年人中获得了空前的市场。片中主人公懦弱而被动,存在即痛苦,他人即地狱,他们的死毫无意义、毫无理由。世界是没有秩序与逻辑的,美国青年人不甘心成为中产阶级的保守生活,他们急于摆脱传统的价值观,主张从旧的体质和主导文化之外寻找个人的价值和权利。他们追求真实的自我和精神自由,其社会学根源可视为弱势群体对社会主导文化的抵制与叛逆。60年代的美国青年们向父辈致敬的英雄旅程,在这个时期,变得如此不合时宜。新一代的美国英雄生不逢时,信心倍受打击,明白了所谓的“美国梦”:骑着马、嘴上叼着烟、腰上别着枪,雄姿英发的牛仔们,风尘仆仆地向西部蛮荒之地进发、寻找机遇与冒险的故事,对现在来说,也不过是南柯一梦罢了。青年观众在电影里看到了身边的现实,看到了美国社会革命和革命者的失败。打不倒的英雄神话被粉碎了,“美国梦”一觉睡醒。
   新好莱坞电影在旧类型片的基础上脱胎换骨,它是从旧好莱坞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充分利用旧好莱坞传统样式的种种美学手段,对欧洲电影加以吸收,给美学上、经济上停滞不前的好莱坞注入了新的生命。这一时期的美国电影与始于纷争,终于传统价值观的回归。那个时代的悲剧,已然涅没在历史长河中,它让好莱坞电影结束了20年的衰减,繁荣至今,它,永远长存。

《逍遥骑士》看新好莱坞与经典好莱坞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逍遥骑士》看新好莱坞与经典好莱坞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逍,莱坞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