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阳光灿烂的日子》与时代、青春和解

影视台词 > 影评 > :《阳光灿烂的日子》与时代、青春和解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与时代、青春和解的正文:


  听老师讲起八十年代初期一些小说开始走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开始走出文革的阴影,谈一些永恒的问题,如爱、生存,甚至像张承志那样高扬红卫兵的理想主义旗帜时,我是有一些不理解的。我以为永恒的问题不能取代对政治的反思,那样只是逃避、退让,更不能用一种“理想主义”的名称来掩盖那个年代造成的伤痛。但是看了《阳光灿烂的日子》,才明白和解是需要的。
  那是一代人的青春,不能不与之和解。和解的故事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也讲,甚至有类似的五个好朋友的小圈子、被好朋友圈子抛弃的情节,但是,在《阳光灿烂》里,这个青春有太强的时代背景,是一个比《没有色彩》更加宏大的故事。
  其实真的有多宏大吗,其实那个时代背景真的有多么强烈,真的和我所长大的这个时代有多么不同吗?他们骂跟我一样的粗话,和我一样地悸动,对一个求之不得的女子念兹在兹,孩子气,吹牛,吃醋,无聊……正是因为他们是一个个和我一样的普通人,所以他们的和解才显得那么可以理解。可能只是因为一开始就知道了那是一个文革的故事,而“文革”在中国、在我们心中又有那样鲜明的色彩,才觉得那是一个特殊的、宏大的故事吧。
  确实有特殊的色彩。毛主席的画像、《国际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列宁在一九一八》……独一无二。可是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印记的,以后回忆起今天来,也会看到一些特俗的、难以理解的符号吧。
  电影反复地咀嚼真实与虚构、回忆的可靠与不可靠,似乎也是从八十年代的“现代派”小说那里汲取过来的,今天很多电影还在嚼这一套,甚至《盗梦空间》也有这种嫌疑。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把这个强调过多,它在当年新出现的时候可能很新奇、震撼,但是看多了也就没有意思了。可能我是不喜欢被作者玩弄的感觉吧,我依旧想要得到一些确定的东西。
  就把它理解为一个青春的故事吧。米兰问的那句,”你觉着这样有劲吗?“真是太犀利。马小军的大院生活、学校生活其实一直很没劲,就是靠那四个朋友,靠对你的幻想、思念、追求、陪伴才变得有劲的,你居然问他一句有劲吗。没劲的时候也要找一些有劲的事做。
  关于两个人物:大院门口那个傻子,也许他象征了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扭曲、非人化,他在改革开放以后变成正常人,骂车里的我们”傻逼“,恰恰说明了时代风气的变化,”我们“的青春变成了傻逼。刘忆苦,当年那么牛逼,马小军一边认可他一边嫉妒他,最终却在战争中变成傻子,可能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代的命运不可控,也表现了青春时的嫉妒等感情是多么渺小、可笑啊。

《阳光灿烂的日子》与时代、青春和解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阳光灿烂的日子》与时代、青春和解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阳,和解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