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超体》关于本片的几点分析

影视台词 > 影评 > :《超体》关于本片的几点分析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超体》关于本片的几点分析的正文:

  一、从头屌到尾。每一次的对敌接触都能有新的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形式
  二、关于早就看到过的一条事实,在影评的评论区各路撕逼大战中看到了其比较靠谱而系统的说明:
  
  关于“大脑开发比例只有…”之类种说法是 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大脑神话”。源自神经生物学发展最初期,对实验的一系列错误解释。
    
    类似“大脑利用率”这样说法的基础,是1920年左右Karl Lashley所作的一系列实验——这个我一会儿详细讲。
    
    这类实验已经被广泛证伪。但是由于其商业价值巨大(例如,奸商们可以打着“开发大脑”的旗号骗钱)所以流毒甚广,至今仍有影响。这个谎言与太空中能看见长城的爱国主义故事从某种意义上非常相似。。。
    
    在1920年Karl Lashley进行他的记忆实验的时候,人们对脑的理解完全是空白(想象一下,在1891年,neuron这个词才第一次被人们发明……)。科学家不知道脑的功能区划,不知道左右半球的关系,甚至不知道神经递质的作用或原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Karl Lashley提出了一个假想概念叫“Engram”,用以指代脑中负责存储记忆的单元(可惜这个假想概念现在看来全站不住脚,我甚至找不出它的标准中文译名……如有朋友知道请告诉我)
    
    Karl Lashley 先训练小老鼠钻迷宫找食物,之后切掉小鼠的一部分脑皮层。再对比小鼠钻迷宫的效果。换言之,如果某次实验,恰好切掉了小鼠的engram,那么小鼠就会在迷宫里迷路了。
    
    于是Karl Lashley切啊切……他渐渐发现了一个脑区,对小鼠走迷宫的效率影响最大。而且在这个区里细分下,切在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切除的比例——切得越多,小鼠越傻。
    
    根据这些实验,Karl Lashley下结论:engram就在这个区域里。而且,就算切掉一半,小鼠依然能正常活着,这说明小鼠对于脑区的利用率非常低。这个结论听起来很新鲜,一传十十传百,传到楼主同学耳朵里的时候,就变成了“人脑利用率不足5%”了。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渐渐知道了负责显式记忆的区域,根本不在Lashley切的那块大脑上。而是在一个叫做“海马体”的,很小很小的一个脑结构中。而且脑的主要功能也不是走迷宫——我们看、听、说、运动、思考甚至睡觉,都是脑来进行整体控制的
    
    那么Karl Lashley找到的脑区,究竟是干什么的呢?在当代神经生物学术语里,人们管这个区域叫做 初级视觉皮层——是负责“看”的脑区。如果这里有一块受损,我们视野里就会相应地产生一块盲点。受损区域越大,盲点的尺寸也就越大。
    
    Lashley切得越多,可怜的小鼠的视野范围就越小,当然钻迷宫也就越慢。但是从这样的实验,直接推到5%的利用率(当然,也有谣传为10%20%1%之类的),可谓谬之千里。
  
  三、鉴于表现手法新颖、出乎意料。为了防止记忆深刻看的没有惊喜,不推荐两年内看第二遍。否则会造成像前阵子没多久就第二遍看《野蛮人罗纳尔》那样的前后观感落差。

《超体》关于本片的几点分析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超体》关于本片的几点分析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超,分析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