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匆匆那年》比电影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故事

影视台词 > 影评 > :《匆匆那年》比电影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故事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匆匆那年》比电影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故事的正文:


  其实最开始电影刚上映的时候,身边的同学蜂拥的看而我只是笑笑了了。
  因为首先年代与我相差甚远,2000年的时候贫僧刚上小学而主角们已是高中大咖,代沟固然是有的。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老衲我20年的生命中还没有谈过恋爱,凭借以往《致青春》《同桌的你》的观影经验很难与我引起共鸣。但前段时间与导员闲聊时提及这部电影,并且这段时间陈赫、张子萱的新闻满天飞让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好奇。
  首先先说一下电影本身方面的吧,演员的演技也真心呵呵,魏晨同学近似是一条直线的说剧本,几次莫名的爆发真心挺不忍说,但这与彭于晏一嘴的港台腔相比,似乎已经不是任何问题了。生在大陆长在大陆的我们在看一部以自己当年为主题的电影的时候,演员却操着一口港台腔,我们要怎样说服自己这就是一部在写“我”的电影啊。这里有很多人又会说了我们看的是“青春”,但别忘了我们看的是电影,把自己带入角色是一个演员的基本职业操守。往大了说这也可以说是“青春”电影的通病吧——打着青春的旗号,用着各式各样的小鲜肉演员来吸引粉丝创造票房却忘记了观众最需要的亲切感与代入感。
  扯远了,而拍摄手法上回忆与插叙相结合,整体结构、剪辑都很一般,不算太出彩,也没更大的失败。但是这个电影的节奏太平了,几乎可以猜到下一段情节讲的是什么。也许这和广电总局“青春题材的影视作品,可以出现早恋剧情,但是结局不允许最终在一起”的规定有关吧,大家在看之前就知道男女主角是并不可能在一起的。这算是“皇帝的新装”——中国一大“剧透”特色吧。而本片的主角们呢,陈寻与方茴作为本片当人不二的主角却戏分显得不是很足,明显能看出来导演是想在刻画主角这对苦情鸳鸯的同时再刻画郑凯、张子萱这对备胎,早恋加暗恋。但是导演啊,“备胎”们的地位怎么也不能超越主角吧,亦或是导演你总不会告诉我这部电影有6个主角吧?而陈赫呢,他代表的角色想要表达什么呢?风云的篮球队长到落魄的银行业务员?人生大起大落?真心想不通。
  而倪妮,这小妮子一直挺稀罕的,这部电影里明显定妆定的的挺“磕碜”的。但是说实话这种安安静静的女生确是我最欣赏,也是最喜欢的女生类型。有两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第一个是画黑板报时夕阳扫过倪妮精致的侧颜时,实话实说那一刻我真的心动的,这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款。第二个是在影片最后倪妮一袭红裙在桥上的淡然一笑,那一抹淡然又一次的叩开了我的心门。这两个镜头是这部电影摄像的最高峰,运用自然的阳光,很简单的很直接的告诉了我们心动的感觉与最后的释怀。
  而本片另一个不得不说的点就是植入的广告。怎么说呢,苏宁易购,优酸乳,大众。。。不是说电影里不能植入广告,但是也不能植入的这么生硬啊,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了。
  接下来,谈一下最吸引我的也是我认为最应该细细品味的——影片背后的故事。在看本片的前三分之二时,觉得自己快睡着了。但是当那句被无数人饮用过的“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出现时,就像惊雷一样脑子里轰的炸开。不由自主的仔细回味了最开始两个人表白,在一起。。。种种情节。虽然我没恋爱过,更不用提早恋,但一直用“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来安慰自己。可是看到这里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甭提跑了,境界连走都还没有达到。爱爱恨恨这种纠缠不清的折磨人的感觉也许真的只有爱过恨过的人才能真正的领悟与理解。
  当我看到方茴为了报复陈寻和一个花花渣男开房时,我脑子里第一个念头是:这姐们儿真TM牛逼,这让我不禁想到高晓松写过的一篇“假如自己是个妞”的YY小文,小文中高晓松同志写到高小妞的初夜会仍在一个陌生男人的床上,但这和方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紧接着的第二个念头就是方茴为什么那么蠢,爱情这东西不是赌气,不是报复能解决的事。就这样任性的把自己交给了一个渣男这是作践自己哪怕是交给乔燃呢?当然这也仅仅是没经历过爱情的我在无痛呻吟抑或说YY。但作践就作践吧,竟然还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结果呢,一炮就中了,这也就“理所应当”的给了陈寻顶包儿的机会。但是当方茴说出不用麻药时,这一切的一切都转化为对方茴的心疼。对爱的追求给了她爱的勇敢,对爱的失望给了她切肤的痛苦。为了爱情她努力过,在酒桌上她喝得大醉恳求着陈寻不要离开她,质问着他当年的诺言。但这一切的一切却又给了她那样沉重的打击,而她选择不用麻药又何尝不是要永远记住这份痛苦。
  后悔?释然?77一直都在问陈寻你后不后悔,陈寻说着不后悔却又在唱歌时默默哭了。他在想着重来,如果他在球场上看到了方茴、如果他说了“我爱的是你”而不是“我不知道”、如果。。。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陈寻后悔了?在77马上就要巴黎时问陈寻想对方茴说什么,陈寻说了“好久不见,你还好吗”。看着俗套却想一想如果陈寻没有后悔过又怎会在77听不到的时候重复?后悔后若没有释怀又怎会仅仅说出这两句?在影片最后,当会计学原理里“不悔梦归处,只怨太匆匆”打出时,我特点了下面的英文翻译:I don`t regret having such a wonderful dream.方茴写这句话时的心情应该不仅仅是I don`t regret这么简单,想想看在那一刻方茴是不是已经释然了呢?她已经爱过,恨过,经历过,曾经的伤痕累累到桥上红裙的那一抹笑。
  爱情这东西,也真的是唯有自己经历。看本片时我一直在心疼方茴,心疼这个文文静静的女生。也一直对陈寻到了大学的渣男行为而愤恨,一直心里想着如果要是我,我会如何如何。可恰恰就是这个“如果”,哪有那么多如果,即使有你我也不可能是第二个陈寻,也不会遇到文静的方茴。我们只会写自己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故事,而我们故事的剧情也许就是平平淡淡的,没有那么多的狗血。但经历过的人总会告诉我们种种,但种种除了会赚取无知少女的眼泪,或是得到某些大牛的一句“傻逼”以外,带给我们的会说什么呢?自己没有经历过,爱过,恨过又有怎么会释然。电影背后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爱情?渣男?备胎?我想告诉我们的也许是什么是永远,永远是曾经一起的时光,是努力过,后悔完,自己释怀后的永远。
  我没看过《匆匆那年》的小说原版,在此也不敢对于原着与电影作品相比较。而本人是一颗玻璃心,所以近期也没有拜读原着的打算,但我始终坚信“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每个人对于爱情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我这个爱情的门外汉不敢妄加评论,但哭过、笑过也罢,悔过、怨过又怎样,爱过、恨过,释然过就好。还是那句话比电影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故事,比爱情重要的是经历过的永远。
  不悔梦归处,只怨太匆匆。

《匆匆那年》比电影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故事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匆匆那年》比电影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故事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匆,故事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