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美国狙击手》所有的母亲都憎恶战争

影视台词 > 影评 > :《美国狙击手》所有的母亲都憎恶战争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美国狙击手》所有的母亲都憎恶战争的正文:

  古希腊大才子阿基米德写过一个剧本,那故事是,“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在好莱坞,有个人在六十多年的电影生涯里,仅仅用阿基米德大叔的一个剧本,反复撬地球,便获取了一生的辉煌。这人就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不管你喜欢与否,都会承认他的成就,他没有“不做英雄好多年”的低潮期,以绝对忠诚于英雄主义的热血精神,戏里戏外都把一个人的传说坐实了,他一直在宣讲,一个人做英雄才是真的英雄。
  
  当今,在好莱坞做到大佬的位置,像伊斯特伍德这样,能导能演,主要的戏剧角色千篇一律,反而稳固住自身形象与个人风格的并不多见,视觉疲劳在这位耄耋老人这里根本不是问题。不过一提起他,百分百能在脑子里勾勒出他的“独角戏”,最最重要的是,他的故事及他的角色都给人以超强的侵略意图。
  
  他从不掩饰个人英雄主义,年轻时他做银幕英雄,老了,他要找个年轻人演绎出像自己一样的英雄,怎么着他都是那个“唯一”的英雄。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他像黑胡椒,煎牛排,炒羊肉卷,小鸡炖蘑菇,只要放一茶勺黑胡椒,黑胡椒会霸占你整个味蕾,再没有别的味道了。但对爱黑胡椒的人来说,吃的就是这个味道。
  
  于我而言,这位西部老牛仔的作品色香味不能统一出平均值来,黑椒牛排我喜欢,但小鸡炖蘑菇里的胡椒味就不是我的菜。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由伊斯特伍德执导的《完美的世界》很对我的脾气,但为他老人家的光影人生做回顾总结的《老爷车》是我不太喜欢的作品。之后的《曲线难题》我仍不喜欢,但回到《美国狙击手》,喜欢的味道又找回来了。
  
  事实上,我看伊斯特伍德的电影,总希望有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反派横空出世,最好打不死而且一定要逆袭。他能够打入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的内部进行策反,给英雄洗洗脑,从灵魂处把他改造成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凡人,打破众星捧月的简单模式,看伊斯特伍德拿复杂的人性怎么办?若英雄下不了神坛,又不能使他接受超人也可以罢工的道理,那就只能把英雄打得一蹶不振一败涂地了,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拿走英雄的小命,就想看看伊斯特伍德敢不敢正视“失败”。
  
  《美国狙击手》满足了我的想象,大反派出现了,而且是除了上帝没人能毁灭的大反派,是神秘莫测的人性,是有模有样的战争,还可以说那是把战争当娱乐活动来玩的帝王们。总之,我看到了功亏一篑的大英雄,或许是原始欲望与自私人性的胜利者,但绝对是把悲剧辐射进亲朋家庭的失败者;也听到了贺拉斯悲情的诗歌,“在战争中,流血的是年轻的战士,流泪的是年迈的母亲,所有的母亲都憎恶战争。”
  
  另一个值得肯定的是电影纪实背景下做出来的改编剧本。被伊拉克叛乱分子称之为“拉马迪恶魔”的克里斯.凯尔,是美军海豹部队狙击手,自称狙杀了255个目标,其中160个得到五角大楼官方证实,得过各种勋章,被战友爱戴,也被战友憎恨着。参军之前是个专业的牛仔骑手,骁勇好斗。杀敌保卫国家是他的人生信仰,伊拉克前,娶了老婆,后来又有了两个孩子。风云人物的另一个悲剧剧本,狙击手的人生最终竟也结束在了子弹上。
  
  我在想,看不看电影,关于克里斯.凯尔的传奇故事都在维基、百度放着,点点鼠标便一目了然了。神奇的是,电影依样画葫芦,毫无新意地复刻下了克里斯.凯尔四次前往伊拉克参战的履历表,在几乎没有丝毫可发挥的塑性里,竟然能演绎出戏剧化的节奏弹性。这电影看着倒是有了莫名的“新鲜感”。
  
  看表面,换汤不换药,《美国狙击手》依然是典型的伊斯特伍德式英雄“主旋律”电影,有一个可以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还有一个可以造英雄的“时势”, 抛家舍业牺牲一切,是为维护正义为守卫文明为保护战友为“祖国母亲”。可是这一次的“里面”似乎多了一种老牛仔鲜少坦露的弦外之音。英雄的最后一枚大勋章是棺盖上的星条旗,难道英雄喝了这碗酒,踏上不归路,把所谓的小家所谓至亲的人抛进风雨飘摇的不安定里,只能等价置换出裹尸用的旗帜吗?
  
  伊斯特伍德用落叶悲秋的氛围注解了比国家利益比英雄主义更有价值的“反战”思想,这在伊斯特伍德的电影里并不多见的,以往他也会杀死自己创造出的英雄,但出发点不同,死也是为了定格主人公的伟岸。而《美国狙击手》里的死是事实,也是一种“因果”。我是觉得,主人公变得“伟光正”变得不可爱了。实质是守卫国家利益就能提升个人的荣耀。然而,由好战转为不清不楚、左右摇摆,这是一条不太显眼的叙事主线,是打出的一个问号。
  
  当然,“死亡”绝不是电影剧本硬生生网友原创投递出来的,这在原型人物凯尔的人生里不可回避。不过,在剧本里与狙击动作戏的比重相当的“台词”里,是随处可见伊斯特伍德与编剧为战争挖的坟墓的。参战时热血沸腾地把敌方送入鬼门关,逃离死亡线的伤兵残卒生理与心理都有千疮百孔的战争坟冢,这些无法恢复成正常人的退役兵,每一个都是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炸弹。这其实是无需多言的事实,但在伊斯特伍德的电影里听到,好像成了意外的礼物。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觉得布莱德利.库珀随时随地都在充分利用着他的发电机,油的、滑的、精明的、小气的、悲摧的、神经的、风流的、木讷的,各种外包装,可你还是能感觉到他是一颗风流倜傥的花心大萝卜,对着花枝乱颤的春心不断送秋波。这当然是恭维。但话虽如此,还是要认可接二连三被奥斯卡提名的实力。从《乌云背后的幸福线》里改头换面后,到《美国狙击手》,他把握角色的分寸更加精准了,契合了英雄的主题,他也是这整部电影的大英雄。与提名奥斯卡的史蒂夫.卡瑞尔不分伯仲,路子都相似,都是人物传记,化妆术一流,形神具备。
  
  整部电影我最喜欢沙尘暴那场戏,类似热感应成像的混沌画面把“美国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模糊地记载在了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模糊的事实才是最客观的真相,没有绝对的结论。这是我所理解的“绝妙”。或者,电影那么处理根本没有任何意图,单纯是为了制造值得推敲的逃生环境。还有不瘟不火的几处巷战,看得没那么激烈,反倒突出了“狙击手”。铺垫虽做得直白,但也有可取之处。逃出战火却死在手术台上的士兵,他是激发凯尔斗志又浇灭他希望的一个好棋子;患有创伤后压力综合症的“凶手”前后呼应着出现两次,也算交代清楚了结果。
  
  也许是我的价值观决定了我看故事人物的视角,我并不觉得克里斯.凯尔是真正的英雄,这个人就是国家机器的一个零件,机器在旋转,他便在旋转,冷冰冰的,仿佛捂都捂不热。因此我看《美国狙击手》的主旋律味道便是淡淡的,便更愿意感受电影传递的悲情,传递出的无奈与死亡。
  
  被伊拉克叛军处决的老百姓,死在美国大兵手里的伊拉克平民,被击毙的伊拉克奥运冠军狙击手,同样失了生命的克里斯.凯尔,我看到他们从这个世界无声无息地消失,而人类的文明并没有被扞卫,毁灭“真理”的战争随时等待着扣动扳机的手。伊斯特伍德的新英雄传奇里,只留下摆脱不掉痛苦回忆的母亲与孩子。

《美国狙击手》所有的母亲都憎恶战争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美国狙击手》所有的母亲都憎恶战争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美,战争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