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超级市民》长镜头下的台北:迷失于此,却选择留下

影视台词 > 影评 > :《超级市民》长镜头下的台北:迷失于此,却选择留下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超级市民》长镜头下的台北:迷失于此,却选择留下的正文:

  这是一部让我眼前一亮的影片,连续的长镜头宛若冷峻的视角,没有下意识的频繁剪接,没有强调情绪的过度特写,一个机位可以持续超过一分钟,摄影机被架在城市的一隅,导演躲在其后,冷眼旁观着众生万象。
  《超级市民》里朴素的长镜头,把我带回到高三的艺考岁月,那时的我正沉浸在杨德昌、贾樟柯的写实主义作品中。有个老师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形容长镜头的力量:那种纪录片般的写实感,往往凸显更深层的忧虑与情怀。密密麻麻的招牌横在街道两旁,公交车、机车和行人熙熙攘攘地挤满道路,雾蒙蒙的空中依稀可见圆山饭店巍然屹立。八十年代的台北,与九十年代的大陆有几分相似,现代化的兴起,意识形态的冲突,贫富差距的加大,让城市生活的安全感与信任感逐渐丧失。骗子、通缉犯、妓女、街头混混,在台北的城市边缘悄然滋生。
  眷村,国民党退守台湾后为迁移来台的军人及其眷属所建的房舍,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已变得破败不堪。黑压压的平房如同贫民窟,歪歪斜斜地挤成一片,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团团包围。低矮的屋檐下,曾是台大教授的油漆工蓄着邋遢大胡,坐在煤炉边摇着竹扇,煞有其事地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然后如同桃源隐士般悠然抬头,看见的却是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风华不再的退伍老兵靠卖血持家,如今的工作是在殡仪馆为死人吹喇叭,多么黑色幽默的讽刺。眷村之外的高楼间,妙龄少女成为街头混混,吸毒又堕胎,高贵冷艳的摩登女郎,真实的身份是发廊小姐。看似无关的一群人,在冷峻的长镜头下逐一登场,而串联他们的线索,便是主人公的“寻找妹妹”。
  《超级市民》中,淳朴的台南少年李士祥和贪婪的市井小偷落雷,一起寻找走失的妹妹,但最终并没有找到。这让我联想到巴西电影《中央车站》中的“寻找耶稣”,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和一个冷漠无情的单身女人寻找男孩爸爸“耶稣”,耶稣,实则隐喻战乱中丧失的信仰,两人寻找耶稣的际遇,也是重拾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的过程。《超级市民》的“寻找妹妹”同样是一种意象,只不过,《中央车站》中的“耶稣”虽未被找到,却留下了一封信,让人们相信“他还活着,他会回来”,而《超级市民》中“妹妹”的下落则充满了讽刺意味,落雷在李士祥的逼问下道出实情:“她当了发廊的高级妓女,你别找她了,没准她过得好着呢”。
  《中央车站》的结局是温暖的,小男孩与单身女人怀着彼此找回的信仰,踏上了各自的征程。《超级市民》则陷入迷思,找了半天,信仰成了娼妓,末了,准备离开的李士祥却突然跳车,选择留在台北陪伴落雷。因为对他而言,二人的情谊是真的。这或许便是东西方文化对“信仰”与“人情”的不同诠释吧。
  李士祥明知自己不适合台北,却依然选择留下,因为他和落雷的真情难以割舍。都市宛若黑洞,被吸入其中的人往往无法自拔。细心想来,我所生活的城市又何尝不是呢?如今的上海一如台北,人们奔走、迷茫于此,难寻初心却未曾离开。至于留下的原因,并非只是为了生计,更多的缘由在于,我们割舍不下这座城市与内心深处的联结。或许是因为一个人,或许是因为一段故事,与都市万象相伴相生的迷途过往,让我们深陷其中,也因此爱上了这座城。

《超级市民》长镜头下的台北:迷失于此,却选择留下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超级市民》长镜头下的台北:迷失于此,却选择留下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超,留下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