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鸟人》基顿的嘲讽

影视台词 > 影评 > :《鸟人》基顿的嘲讽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鸟人》基顿的嘲讽的正文:


  《鸟人》是一部混乱的电影,正如基顿饰演的主角的思维,但是斩获奥斯卡,却实在是实至名归。
  迈克尔基顿是出演《鸟人》主角的最佳人选。因为基顿曾经出演蝙蝠侠,并且大获成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蝙蝠侠,如果说克里斯蒂安贝尔是九零一代的蝙蝠侠,那么,迈克尔基顿就是上一代人的蝙蝠侠。迈克尔基顿和蒂姆波顿合作的蝙蝠侠是诺兰三部曲之前最成功的蝙蝠侠电影。在影片中,基顿作为一名出演过人气超高的超级英雄电影《鸟人》过气演员(影片中表明他仍有很大影响力),希望在百老汇的舞台上开始自己的戏剧之路,遂自编自导自演经过几次预演和最后的正演大获成功的故事。
  没错,故事就是这么简单。戏剧圈穷,电影圈富,这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但是好多知名的好莱坞演员都愿意纽约百老汇上演一演戏剧提高一下自己的逼格。百老汇历来以严格的眼光审视舞台上的演员,舞台下的导演和编剧,选角选导演选剧本百老汇都是极其挑剔,作为一个专业的话剧演员想爬到百老汇的舞台是极难的,所以百老汇似乎也就有了资本来说自己更为艺术,而且确实如此。百老汇和好莱坞的关系就像一位没落贵族和一位新晋的资本家的关系,互相的态度不说自明。正如电影里的唯一的剧评人评价来着好莱坞的男主,也就是基顿,只是个“celebrity, not an actor”,你也就是个名人,并非演员。也在暗讽你们这些好莱坞名人获得成功只是靠名气而非自身的表演功底,你在百老汇是不会成功的。
  影片里处处展现着对好莱坞的嘲讽,影片开头提到了基顿缺少一名男配角,就向经纪人要求找人,提到了一大串名字包括:迈克尔.法斯宾德(万磁王), 伍迪哈里森(饥饿游戏), 杰瑞米.雷纳(复联鹰眼),经纪人告诉基顿,这些人都有档期,而且当说到雷纳时,经纪人说他在演复联,基顿说:”fuck,they put him in a cape too?”TMD,他也穿上斗篷了(意为出演超级英雄)?这波人有几个共同点,都出演过超人气的超级英雄,也都通过这些电影获得了超级多的钞票,同样,他们也是现在超级英雄电影浪潮的受益者。好莱坞就是这样,这要能够赚钱,片商就会毫不考虑的制作拍摄。基顿之所以会批评这个浪潮,是因为基顿有资格这样做,也是为电影人敲一敲警钟。基顿在和蒂姆波顿合作拍摄两部蝙蝠侠(《蝙蝠侠》《蝙蝠侠归来》一贯的波顿暗黑风格)大获成功之后,在筹措第三部时,有人提出蝙蝠侠能不能不再这么黑暗压抑,多一点色彩,这样基顿意识到蝙蝠侠的麻烦要来了,所以他拒绝出演第三部蝙蝠侠,之后的方.基默出演的蝙蝠侠还算令众人接受,但是灾难还是不可避免的到来,乔治克鲁尼出演的第四部蝙蝠侠差点毁掉他的演艺生涯,最终也使华纳公司再也没敢制作蝙蝠侠系列电影,直到诺兰三部曲,然而这时已经是21世纪。
  这种超级英雄的电影拍得再好,在专业人士那里始终是上不了台面的,我不相信《复联》《钢铁侠》会获得任何奥斯卡提名,即使是诺兰三部曲和新超人比较严肃的超级英雄作品,也无法跳出漫画英雄这个荒诞的根本,从基顿的口气字里行间都能听出他看不上超级英雄电影。当今超级英雄电影似乎是被重视过头了,有些演员可能会被这一时的成功迷惑,因为一旦你出演钢铁侠,你就很难再在观众心中跳出这个角色,小罗伯特唐尼现在似乎有点陷入困境。这也是克鲁尼为什么会表示自己出演蝙蝠侠起到了“曲线救国”的作用,促进了自己演艺生涯的发展,虽然第四部蝙蝠侠差点毁掉他,但是使他顺利的跳出蝙蝠侠的套子,现在我们想起乔治克鲁尼会想到《急诊室的故事》,而不是蝙蝠侠,而提起唐尼,你会想到哪个作品?
  同样,基顿对所谓艺人们的嘲讽依然没有结束,女儿和他吵架的时候说,“who the fuck are you,you hate bloggers,you mock twitter,you even don’t have a facebook page,its you who don’t exist.” 你特么是谁啊,你讨厌博客,你取笑推特,你连facebook都没有,好像你根本不存在一样。但是没想到基顿赤身裸体跑过时代广场的视频却大火了一把。“人气和名气”是个莫名其妙的东西,基顿作为曾经火过的和过气的演员是明白的,名气只是个稍纵即逝的东西,并不值得追逐。但是基顿却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走上百老汇舞台出演戏剧: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个过气的演员?还是为了艺术?为了对戏剧的热爱?证明自己还能够影响世界?当基顿几次预演都出现问题,基顿的内心更加不坚定,越来越思考这个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基顿进行自我思考已是不易,他也借此再问广大的“演员”们:你们反思过自己是靠什么成功的么?
  这部电影的技术层面非常了得,采用一镜到底这种难度极高的拍摄手法,有评论者说“形式开始大于内容,可以明显察觉到剧本的写作是为了这种一镜到底的模式而创作的”,这是一种炫耀。我认为或许导演在剧本上故意为了一镜到底进行修改,但是一镜到底必然需要剧本的配合,而且一镜到底难度很大,导演完全有炫耀的资本,由于我观影经验过少,只看过一些一镜到底的mv,这是我第一次观看真正一镜到底的电影,对导演和摄影的能力和勇气深感钦佩。同时影片在大多数时间都伴随着爵士鼓点,也是充满了纽约气息,确实很棒。
  最后的高潮,基顿将道具枪自己偷偷换成了真枪,在舞台上冲自己开了一枪,基顿倒在舞台上,如果此时电影结束,期初我以为是最好的:基顿为了戏剧献出生命,用生命和世界抗争。后来一想毕竟这样太普通了,导演最后的设计是基顿一枪打碎了自己的鼻子,观看影片的时候“wtf”,其实这是有深意的,影片的一款海报是飞鸟侠的侧身,最突出的就是那会鸟喙,也是鼻子状,基顿一枪打碎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鼻子,也是一直在自己脑子里说话的飞鸟侠。最后的结局是基顿的戏剧获得成功,可是这种成功是基于什么获得的,通过最后的一枪,导演和基顿此时也没忘嘲讽一下百老汇:你们说好莱坞的观众就喜欢商业大片中暴力血腥的无脑场景,可是结果你们也是因为我怒撒一舞台“鼻血”你们才接受的我,你们“文化人”不也这样么?
  《Birdman》是当今少见的杰出电影,能斩获四项奥斯卡颇有分量的大奖就已经说明了它的优秀程度。

《鸟人》基顿的嘲讽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鸟人》基顿的嘲讽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鸟,嘲讽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