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少年时代》成长就是一次次的相遇和离别

影视台词 > 影评 > :《少年时代》成长就是一次次的相遇和离别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少年时代》成长就是一次次的相遇和离别的正文:

  第87届奥斯卡颁奖礼终于结束,颁奖季中呼声极高的《少年时代》,最终只收获一个最佳女配就铩羽而归,虽然理查德?林克莱特制作这部片子的初衷,并不是奔着最高荣誉而,但是这样一部真正意义上“非凡”的电影,难道不值得一个奥斯卡吗?
  连续关注了四届奥斯卡直播,从没有一届像今年这样让我紧张又让我失落,就是因为有《少年时代》这部影片而已。也是因为它在奥斯卡上的“失败”,让我下决心要写一写它的“成功”。
  
  我并不是林克莱特个人风格的推崇者。“爱在”三部曲每一部单独拿出来,都未见得多么出类拔萃,但是林克莱特就是能做到每隔九年,召唤出来同样的两个主演,跟他一起完成在这个特定时间内的拍摄。电影表现出的时长拼起来是一整天,电影的绝对长度拼起来是十八年(甚至更久)。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拍摄体验,放到观众面前则是很奇妙的观影体验——就好像每隔九年就见一次面的老朋友,一起游玩一起聊天,聊着聊着就知道了彼此这十几年过的是怎么样的生活——于是我们看到,在《黎明之前》里还在聊艺术的两个年轻人,十八年后就变成了与你我一般无二,会因为生活中细碎的琐事吵得不可开支的老夫老妻。
  
  有“爱在”三部曲在前,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林克莱特能拍出《少年时代》这样的电影了——或许也只有林克莱特,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找一个微不足道的电影公司,找一群愿意每年定期参与拍摄的演员或者普通人朋友,架空电影制作人让自己成为真正的电影主宰,每年夏天如同夏令营一样拍摄人生的一个片段,甚至是边拍摄边写剧本的,就这么坚持了12年,最终完成了这部“不世出”的作品。
  这是一部有着明显传记色彩的电影:男主角梅森几乎可以看成是导演自己,帕特里夏扮演的母亲也是导演母亲形象的映射,而男主角的胞姐干脆就是由导演的女儿出演。导演曾经说过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想记录下女儿成长的这一段有意义的岁月,而最终的成片出来之后,可以看到这部传记式电影已经远远超过了传记的范畴,而恰如它的名字所言,这是“我们”的“少年时代”。
  “我们”二字之所以加引号,则完全是因为中国和美国家庭文化的不同,或许这会让我们的共鸣,少那么一些些吧。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有关人生的那些母题,应该总是一样的,有关时间,有关成长,有关相遇和离别。
  
  与《一天》的幻灯片式剪辑不同,《少年时代》因其独特的拍摄手法,根本就不需要刻意的时间提示,导演甚至是故意模糊了每个夏天的分隔,而全靠故事以及时间本身的力量来推动电影的行进,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啊原来又过了一年——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部电影是花了12年进行拍摄,那么观众在什么时候意识到“梅森是真的在长大”这一点也是个很有趣的问题。
  梅森是真的在长大,这个成长绝不仅仅是面貌上从六岁时候酷似小斯嘉丽变成十岁时酷似小伊桑霍克再到十八岁时酷似小恶魔提里昂那么简单。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梅森与他姐姐的不同,内向,敏感,躺在床上听着母亲和并非生父的男友吵架,然后寻求安慰同时又是安慰母亲一样的抱着母亲入睡。单亲家庭在美国和中国都不罕见,但是导演确实将梅森的家庭环境给了(也许)较为夸张的处理——在母亲和男友因为生活理念不和而分手后,梅森又先后遇到了两位起初都很完美却都沦于酗酒的继父,而正是这种家庭经历,让从小就内向的梅森最终长成了一个艺术家气质的大男孩。
  十二年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一点一点看到梅森是怎样成长的。第一次见到继父时的略带不安,是孩子的敏感让他似乎预见到了未来的走向;融入新的家庭需要时间,但是并不困难,多了两个哥哥姐姐,似乎让家庭更加温暖,继父的严格也是理所当然,直到他的酗酒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仓皇间逃离那间屋子的时候,年轻的梅森回头看了它最后一眼,满满的全是惶恐——他甚至都来不及说再见!导演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告诉我们这是一次“伤害”,但是从后面的经历我们就能知道这种经历给梅森带来了什么:遇到新的继父之后,他再也没有像上次一样把这个人认作是自己的“父亲”,也并非“朋友”,即使这个继父送给了他房间和相机,从他晚归后和酗酒的继父对话可以看出来,他已经把新的亲情从自己身边锁死,进门前那个“不想和你废话”的眼神更是说明了一切。这一次新家庭的分别林克莱特没有拍摄,或许就是因为对于梅森来说,那位战争英雄从来都不是自己的亲人。
  成长就是一次次的相遇和离别,在经历了母亲几次失败的婚姻之后,他自己也经历了一次认真的失恋,十七八岁的年纪,失恋正是当时。也是在这次失恋里我们看到,面对女孩时嘴上一直在逞强的少年,在面对父亲的时候表现出了怎样的郁闷。这就是成长之中的梅森,或许唯有面对同为男人的生父,才能展现自己不加掩饰的真实情绪。(因为母亲或许并不能够理解自己?)
  就是这样一次次的搬家、一次次的离别,让梅森最终成了梅森,那个孤独内向而又善良敏感的艺术家大男孩,或许不是每个观众都能从梅森身上看到自己成长的影子,但是应该每个观众都能看到,这个男孩的形象是如此前所未有的真实可触。这不仅仅是因为故事的充实和亲切,也是因为演员科尔特兰根本就不是在表演,这只是自身成长中的自然表现而已。
  事实上,除了帕特里夏和伊桑霍克这两个人是在展现着自己的演技,这部《少年时代》里群戏的其他演员,基本可以看作是对个人生活的自然展示,当然尤其是指梅森的姐姐。
  
  《少年时代》的好,也是因为它不仅仅展现了一个男孩的真实成长,更具有极其丰富的扩展的可能,在这部戏里,我们能看到许许多多的人生,在梅森的身边静悄悄行进着,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他的三个亲人。
  梅森的姐姐就是导演的女儿,罗蕾莱?林克莱特,也是导演拍摄这部戏的初衷。或许因为是自己的女儿,导演对她的要求比对主角更少,她身上的表演成分几乎就是零。所以我们看到孩提时热情洋溢开朗活泼的女孩,最终也慢慢长成了恬淡淑静的少女,这肯定不是导演的设计,而是罗蕾莱自己就是这个样子。很显然,那场父亲教育女儿如何在恋爱中保护自己的戏份,罗蕾莱的尴尬也完全不是出于演技,我们可以想象理查德和罗蕾莱之间发生过怎样的对话了,嘿。
  帕特里夏?阿奎特饰演的母亲是风头几乎压过梅森的存在(毕竟梅森的设定比较内向不够抢戏)。这位母亲并不完美,但是堪称模仿一样撑起了整个家庭,导演在这个角色身上倾注了对自己母亲的爱。其实如果没有最后一场离别戏份的爆发,这个角色也只是标准的母亲形象而已——只身抚养两个孩子,有过几次失败的恋爱和婚姻,通过学习完善自己成为事业有成的女人,然后将孩子一个又一个送离自己。可是在与儿子告别的时候,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就这么过了大半辈子,而下一次这种标志性的事件,或许就是自己的葬礼:“我总以为自己的人生会比这个多!”看到这里的时候,观众应该会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吧。
  伊桑霍克的演出则要比帕特里夏容易很多,基本是延续了自己在“爱在”三部曲的表现。但是你无须仔细看,也能看出时间在他身上留下了怎样的印记。一开始他留下女友和孩子,自己搞音乐,穷困潦倒,到后来自己说“男人也需要肩负起责任”、“生活也需要花钱的”,最后我们看到他在保险公司任职(可能还是非常赚钱的精算师),和另一个女人一起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也在成长,虽然比母亲要慢,但是大家都在成长。有意思的是最后伊桑霍克还带梅森听自己从前乐队战友的live,他一如既往的邋遢和穷迫,但谁又能鄙视他呢,他只是和父亲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而已。
  最令人惊喜的设计,出在一个路人的身上。或许那个修理工因为帕特里夏一句话而努力学习变成快餐店经理的桥段比较俗套,但是这个俗套的桥段在这部电影里出现,就有了别样的意义。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自己(梅森)是这部大戏的主角,在人生这部戏里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和我们一同前行,就像父母和姐姐那样,有的人我们只是匆匆路过,交流过只言片语,但是对于这些路人来说,他们也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因为与我们(帕特里夏)这些“路人”的短暂相遇,就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轨迹,这并不是说我们有多么重要,而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参演着其他人的人生大戏,重逢的时候他也许会告诉你我们的戏份,也许不会告诉你,也许根本不会重逢,但是这形形色色的人生,毕竟曾经是彼此交汇过——男孩的人生、大学教授的人生、音乐人的人生、修理工的人生、大学橄榄球手的人生,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少年时代》讲到这里,真正让这部电影的讲述有了无穷扩展的可能!
  
  成长就是一次次的相遇和离别,三小时的电影不是那么容易看进,但是只要看进,就很不舍得看到它的结束。但是导演对观众有着最大的善意,这种善意并不只是让观众看到一个正常健康成长的男孩——没有让他出车祸、吸毒、犯罪,没有在观众担心他会出意外的时候安排一次受伤——更体现在了影片的结尾。按照正常电影的节奏,这部戏可以在梅森高中毕业的家宴时候结束,可以在与母亲最后一次告别时候结束,可以在开着小卡行进在前往大学的路上时候伴着音乐结束,然而林克莱特像是“画蛇添足”的安排了最后一场四个大学生一起徒步的戏份,这场戏根本就不像是一部电影的结尾,因为梅森的人生远远没有结束。他到了新的环境,第一天就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面对着美好的峡谷夕阳,谈论着是我们要把握时间还是时间把握我们,这是一次相遇,而不是一次离别:很好,在电影的结尾,时间的河仍在继续默默流淌,我们仍在默默继续着彼此的人生。

《少年时代》成长就是一次次的相遇和离别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少年时代》成长就是一次次的相遇和离别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少,离别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