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神探夏洛克》看作一件艺术品

影视台词 > 影评 > :《神探夏洛克》看作一件艺术品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神探夏洛克》看作一件艺术品的正文:

  读《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已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虽翻阅数次,而今已成依稀印象。因很多名着改编电影都让笔者大失所望,加之听过不少原着死忠党朋友的差评,神夏便一直被搁下。直到近日朋友推荐,才又激起好奇。不料,一看,竟沉迷于此,无可救药。
  
  那么,神夏的魅力究竟在何处?
  
  无疑,缜密的推理是最大的吸引,看多几次便会发现自己遗漏许多信息,在每个单独的案件背后又有一条隐秘的线索;剧情的刺激是最大的看点,每个案情都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名着的效应是最大的号召,不少人是因为原着的精彩而选择看电视剧的,没有读过的多少也耳闻福尔摩斯的大名;用心的制作是最大的优势,虽然两年一季三集,但是画面效果极好,很多画面采用黄金分割比例,且背景音乐为营造气氛增色不少……关于这些方面,此处毋庸赘言。
  
  若说影视作品是艺术品的一种,那么,笔者想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先回顾一下通俗艺术与严肃艺术的区别。一般认为通俗艺术不大关心当代社会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纠缠于日常小事,或完全杜撰,内容浅俗,没有重大的严肃的人生内容。在形式上则千篇一律,固守规则,或为吸引眼球,在外表上哗众取宠。侦探小说被列作通俗艺术之典型。事实上笔者确实发现读过《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后,再看很多悬疑片和侦探故事,都能寻到其蓝本。而且,无论是原着还是神夏,商业价值不一定是初衷,但也是目标之一。
  
  但时隔一个多世纪,这部侦探小说的电视剧版能再次风靡全球这么多年,那必有其与一般通俗艺术不同之处。
  
  首先是关于心理距离。原着的心理距离是自然而成的,因为福尔摩斯生活的年代距今已经有一个多世纪。而神夏的距离无疑是有意拉近了,至少时间上如此。而且BBC还做了一些“衍生品”,夏洛克的演绎推理网站,华生和茉莉的博客等,这些也让虚拟的角色显得更为真实的存在,从而也拉近了空间的距离。
  
  然而神夏迷人之处是它似乎在身边发生却又高于生活。这大概得益于福尔摩斯本身的形象塑造。不完美的形象会显得更为真实,如夏洛克高功能反社会(高智商低情商)的极端表现。这样的人大概在现实中你不会喜欢他,但是在一个虚拟世界中却有着一股神秘的吸引力,明明觉得他傲娇得讨厌却又被他的洞察力与推理能力折服得五体投地。
  
  第二是关于对现实生活的处理。若说通俗艺术是不关心当代现实重大问题的,那么神夏或许是一种超越。在神夏中,牵涉到很多方面。侦探故事的案件本身是来源生活的,也许可能是日常小事,但也可能是现实重大问题的反映,比如权力的斗争,比如对金钱的贪婪。难道这些不是人性丑恶的反映么?而原着能够成为经典的一个很重大原因也在于,福尔摩斯机器般冰冷的外表下所涌动的正义感。
  
  神夏忠于原着的精髓却不被其束缚,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探长对华生说过一句话:“Because Sherlock Holmes is a great man. And I think one day,if we're very, very lucky, he might even be a good one.”确实,神夏忠实了原着福尔摩斯的形象,但是也进行了突破。这是夏洛克从great man成长为good man的过程。尽管他总是说以破案来寻求刺激,然而其实他偶尔流露的温情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其实多么在乎这个世界,多么在乎他身边的人,只是他努力压制自己罢了。
  
  对感情与理性的处理是我欣赏这部剧的地方。大概是因为这个时代背景变了。不再是十九世纪科学的烈火熊熊燃烧的时候了。在整个哲学界从对自然哲学的追寻走到对科学的反思。理性不是至上、全能,要为知识划界,为信仰留下地盘。笔者确实认为,夏洛克形象丰满之处,正体现于“为信仰留下地盘”。如果他仅仅在乎破案的刺激与快乐,那么又和莫利亚提有和区别呢?如果他的脑子真如他所说的只装满与工作有关的东西,那他又为何要站在正义的一方呢?明明知道care会成为自己的压制点,感情解决不了问题,那又何必要care呢?
  
  一直相信夏洛克与华生是挚友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大多数人眼中是很难理解的,就像很难理解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友谊一样。当两个人在做一项伟大的事业时他们的友谊就有了另外一种境界,友谊本身与共同追求的目标高于其他利益关系。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喜欢刺激,又有共同的信仰——关心世界,因而华生便不仅仅是一个用以向观众展示夏洛克思想的配角,其形象同时得到了丰满,在剧中他有了另一层存在的意义。
  
  第三,是关于形式方面。如果说通俗艺术形式千篇一律或哗众取宠,那笔者以为神夏在这方面把握不错。若硬要说“哗众取宠”,那肯定是有的,不然如何引起众多腐女们的浮想联翩?但笔者认为“卖腐”作笑料未尝不可。作为一部悬疑片,步步惊心,偶尔卖一下腐卖一点萌,讲点冷幽默,调节一下气氛,松弛有度。
  
  另外,在形式上和原着也是有所不同的。原着基本上是华生的视觉,看到的是假象,等待夏洛克自己最后揭秘。而剧中有以华生视觉出现,也有以夏洛克视觉出现。有时需要观众自己揭秘。另外,剧中除独立案件外背后有一个串联的主线,这也是对原着的超越之处。最后,整部剧是多媒体的结合。除电视剧本身外,还有网站和其他视频等衍生品,以补充一些细节,使电视剧本身更完整而不过分冗长,并且能更好地完善人物形象,这也是一种相当成功的做法。
  
  说了这么多赞词,也谈谈神夏对笔者的一些反思。
  
  神夏的最大不足——只是“或许不足”,是把观众智商想得太高了,以至于有些线索太隐晦,不少地方需要读者自己推理。虽说严肃艺术总是曲高和寡的,神夏也没有必要逢迎观众口味。确实,如果神夏这样做的话,案情简单线索明了,或者照搬原着的“假象—真相”直线模式,反复咀嚼就无味了。然而,线索隐蔽、信息零散的弊端是,观众关注点大多放在了关于感情、无关推理的地方,如卷福和花生或艾婶的关系。而且由于线索不明显,特别是第三季,看似推理较弱,感情过重,似乎引起了不少观众的不满。毕竟反复琢磨的人仍在少数。精品往往很难被大多数人理解,然而影视作品在通常的情况下又是面向大众的。如何调和二者矛盾,大概也是影视作品最大的困境吧。
  
  神夏的第二个“可能”不足是上文提到的心理距离问题。作为电视剧,能够在忠于原着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甚至是细节的基础上完全融入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不得不说是很成功的。不过笔者想,会不会是太近了一些?以至于,大多数粉丝会一边狂喷又一边为神夏的某些“煽情”画面泪奔。或者,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常会被抛出,比如“卷福最后到底救了艾婶没有?”“卷福最后一枪爆了新闻界大boss的头真的好吗?”而忽略了作为一部剧的美感。救没救艾婶不重要,无论是梦境还是回忆,和窗户的雨幕交接,虚实交错的画面体现了夏洛克心中复杂的感情,这本身就是极美的效果。神夏是一部电视剧,距离现实太近会让人们太容易落回自身人情世故的圈套,以自己的情感反观这部电视剧,因此偏离了剧本身。这带来的结果是,电视剧尽管容易得到大批粉丝,却在整体上的美感被忽略。
  
  神夏给笔者最后一个反思是,固然影视作品由于其本身的形式,使得它很大程度面向普罗大众,即便做到神夏这样的水准也难免面临一些问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电视剧不可以尝试突破。神夏造成广泛影响力的一点是,能够较好地顾及到不同类型观众:能够过原着党的关;能够吸引没有读过原着的观众;能够经得起看无数次的骨灰级粉丝的反复推敲……与所有艺术品一样,影视作品也是只有经过精雕细琢才能打造精品。追求卓越与追求利益事实上可以并行不悖。但如果把商业价值作为唯一的目的,那么永远都不可能出现卓越的作品。
  
  笔者做一个大胆的结论,能把所谓的通俗艺术做出严肃艺术的品质,不仅是一种成功,更是一种生存之道。没有人懂得欣赏的严肃艺术必定会面临生存困境。而媚悦大众的通俗艺术则会让审美能力钝化。走向极端只会意味被淘汰。

《神探夏洛克》看作一件艺术品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神探夏洛克》看作一件艺术品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神,术品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