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美国国家公园全纪录》观后感

影视台词 > 影评 > :《美国国家公园全纪录》观后感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美国国家公园全纪录》观后感的正文:

  当蜿蜒的河流在眼前流淌,当寂静的山谷在镜头前回转,当泛黄的的老照片翻开了一页又一页,我脑中只浮出两个字:家园。
  是的,家园。这是我所能想到的与约塞米蒂山谷与黄石公园最贴切的称呼。想到这两个字的时候,我很清楚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也清楚自己与大洋彼岸的美国并无血脉联系。我想,我应当先对这一形容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首先,我必须承认,我依旧清楚地记得历史记载上,美国侵入北京城时并未对那里的人文景观心存怜悯,也听说华尔纳揭走敦煌壁画时,也未有丝毫的犹豫。然而,就我个人的观念而言,美国对中国人文的破坏,并不妨碍我对美国给予其自身领土内自然景观的保护的认可。
  然后,回到题目的两个字,何以为家园?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家园一词即指自己的家乡,是祖辈们生存繁衍血脉延续到自己的地方,是我们的根之所在。我们都是华夏之民,哪怕成吉思汗的铁蹄曾踏入欧洲疆域,可我们的家园从来就是脚下的九州之土。
  但是,这个概念可不可以更广阔一些呢?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已让我们对自己根源的理解根深蒂固。倘若回溯到更早以前,那时还没有信息的高速发展,还没有工业革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还没有铁器青铜时期的出现。那是人类最贴近自然的时候。或许,只有将时间定在那个时候,才能更好的解释这个星球才是我们最原本的家园。
  20世纪初,一位美国探险家曾经这样形容黄石公园:“在不同的国家里,无论风光、植被有多么大的差异,但大地母亲总是那样熟悉、亲切、永恒不变。可是在这里,大地的变化太大了,仿佛这是一片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地方……地球仿佛在这里考验着自己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我觉得这句话的形容恰巧也是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对这片土地这个星球而言,我们并没有国界之分,并没有种族之别,我们和其他的动物植物一样,都是她千千万万子女中的一个。只有在最贴近原始的自然时,才最容易感受到来自母亲的那种亲切感。
  当看到林肯签署了一项永久保护一座美丽的山谷和一片大森林的法案时,当旁白说到黄石公园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时,我突然有一种泪下的感觉,确确实实是想要泪下。未必真的会流泪,却有一种涌泪的冲动。有一种说法叫作喜极而泣,但这种感觉,并不能用喜悦或者兴奋来形容,它更像是一种长久的愿望终于得偿的如释重负,安稳了下来。在此处,你找到了归属感,仿佛漂泊已久的心终得安放之所。
  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矫情的人,这样说并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有兼爱之心,也不是刻意为了迎合什么。我个人认为,用心看待自然看待天成万物的人,都会将之视为家园。家园,这个概念不应只局限于生你养你的那片土地,不仅只是你国籍归属的那个国家,从情感方面而言,这两个字完完全全地跨越了国界。或许,也只有情感才能不论种族与国家。约塞米蒂山谷和黄石公园对我而言也是家园,不为别的,只因为她们是被好好保护下来的景观,是最贴近原始自然的地方。
  天生万物以养人,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生存繁衍,依赖其自身所有的资源,对其本身进行了改变与改造。人类自认是最高等的生物,万物之灵长,所以才得以主宰这个星球。我觉得,人类之所以能超越其他物种,在地球上建立起自己的家园,是因为人类具备了保护其发源地的能力和意识。只有当人认识到要与自然和平共处时,才能真正作为一个主宰者。
  我们都说自然法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都认定万物相生相克的关系就是弱肉强食,但我更愿意相信,强者是为保护弱者而存在的。因为要保护较弱的物种的生存,保护我们赖以繁衍的生命摇篮,所以才会有强壮的种族脱颖而出,在数千万年的时光里,成长为这一片水陆空的主人。
  我会认为在这一方面,动物比人更像是以一种“主人”的姿态在自居。原因很简单,长久以来,人类习惯了从自然中掠夺资源来发展自身文明与历史,以牺牲大地母亲的血肉为代价建筑起自己的基业帝国;相比较而言,动物却更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依赖天成的景观与气候,如何使自然环境成为其繁育之地避难之所。
  时至今日,人们已习惯了说“人与自然”,很简单地将人和自然分离开来,动植物山谷原野被划入了自然的范畴,而人已独立于自然之外。可能这种说法比较断章取义,但你难道会说,如今我们也属于自然之中么?
  当然,我不是要说这种划分不好,恰恰相反,虽然我不愿意被划归在自然之外,但这种划分方式确实有助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因为将二者分离,所以人类的居住地一般也不在自然风光最甚的景区,于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才能被降到最低。这个“最低”的定义,是排除了人类刻意地破坏毁坏原始森林与山野、偷猎野生动物滥伐树木而言的。
  人类长期以来就有掠夺的天性,对外族对别国的一切,自然的也好,人文的也好,只要不属于自己,贪婪的本性就会驱使其将之占为己有,得不到便破坏掉。正如开始时说到的,英美等国家给予中国的侵略伤痛,是真实的历史。而人对大自然的掠夺,也是不容辩驳的事实。
  当美国侵略来的时候,我们认为那是野蛮人的行径,因为他破坏了已有的景观资源,掠夺,毁灭;但当其划出保护区设立国家公园将时,这样的作为确实足够绅士,因为人们终于意识到自身不该剥夺自然,哪怕其初衷夹杂着商人的逐利心理,但后续事情的发展还是往好的方向在前进。
  国家公园建立的最初,人们为国家公园的控制权而斗争,为国家公园内的行为规范而斗争,甚至为国家公园的存在意义而斗争。这样的斗争建立在利益与制度之上,关乎声名与权力,人们还不能摒弃长久以来衡量世界的观念。
  从这样的形势来看,我觉得,将自然环境交付国家来管理,无疑是最合适的办法。私人企业或组织的作为,总会与其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往往就会有从中获利的想法,而行为也许只比想法慢了一步。如果将自然环境交付于私有机构,对其的保护被过分商业化了,同时图利者又不会太多地顾及资源本身,我们很难想象这带来的后果。
  对于国家而言,自己所有的资源是不需要再行掠夺占有的,仅仅一项法案就可以决定几百乃至几千平方公里联邦土地的归属。如若这一片领域在其掌控之内,他就能尽其力给予最好的保护。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自然风光,美国设立国家公园,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将其展示于人前。
  国家公园,赋予的定义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它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它在为原始与独特自然资源的提供保护的同时,也给了民众一定的教育意义,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这些天成的景观与资源,也让很多人将这里作为了实现梦想的地方。
  片中镜头记录下的每一个场景,定格出来都是一副极美的画。我们习惯了以“画作”这种创造出的人文美来形容自然的迷人之处,但其实自然的魅力远不止目之所及心之所想。那如同创世纪之初的自然风光能给人最大的震撼,她拥有最原始的野性但又以最温柔的秀美姿态显现出来,让人感受到最贴近灵魂的召唤。我想,或许不用多高端的单反,不用任何摄影技巧,随意选取一个景象,拍下的照片都足以媲美艺术家笔下的油彩。
  作家和历史学家华莱士?斯特格纳曾说过:国家公园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构想。
  国家公园的构想,就像美国充满竞争诉求和推动力一样,也在不断的被讨论、检验和改进。最终的结果,必定是这个国家基本原则的体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志向与牺牲,而这其中,甚至也包含了最可耻的错误带给人们的警示。
  看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会想,如果没有北太平洋铁路公司在幕后的默默推动,黄石公园的命运是否会有所不同,那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是否将一直默默无闻,是否这片广袤土地上的惊艳之处都终将成为找寻金矿的途中燃尽的烟花。
  但也许,过程会有所不同,结果却终会一致。因为人类一定会意识到自然之于己身的重要性远胜于经济的增长和文明的推进,历史可以重演,文明可以重建,唯独这星球这自然,我们没法重塑。正如奥姆斯特德所说:“在一个像约塞米蒂这样的地方,后代人的权利远比当代人的欲望重要。”随着时代的推进,人类终会认识到这些。我觉得,这就像是造物主在创世造人之处,加诸于人类灵魂深处的潜意识,等到某个时间,它就会苏醒。
  威廉?克罗农说:“我认为,当我们进入国家公园时,我们能感受到时间的无穷感和亲切感。无穷感是指时间的浩瀚,是指造物过程的持续性,也就是宇宙在我们面前展开的这一过程。而亲切感是指与游园的家人、伙伴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是父母首次带我们游览国家公园的体会。而当我们为人父母时,也会将这种体验传给自己的孩子。这是几代人之间的情感传递。是对这片国土、对这个国家的热爱的传递。这也是国家公园的真正意义。”
  这段话应该就是美国民众普遍心态的反映,当大多数人都带着这样一种态度国家公园并收获相应的感想时,就注定了那样的结果。
  历经坎坷曲折,这些自然景观,这些山谷与河流,最终被作为美国人的公共财产得到管理,并为让后代享用而得到保护。美国利用国家公园保护国家的自然、文化和历史遗产,并让全世界通过这个视窗了解到其国土上壮丽的风貌、自然、独有的历史财富以及整个国家的荣辱忧欢。
  约翰?缪尔曾说:“只有走进大自然,我才能真正地融入它。”格雷特尔?埃利希认为,我们生下来就迷失了,直到我们除我们自认为的这个外壳,抛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将自己暴露在自然界伟大的力量之中。那个力量会重塑我们,就像重塑约塞米蒂的岩石一样。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以自己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为傲,入梦前的思绪也会在寂静的山谷与原野徘徊,在第一缕朝霞染出色彩前,忘掉纷扰与喧嚣,投入到恬淡安适的灵魂归宿。
  
作者Minoan

《美国国家公园全纪录》观后感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美国国家公园全纪录》观后感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美,后感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