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纸牌屋 第三季》自由、欲望与婚姻之辨以及如何呈现

影视台词 > 影评 > :《纸牌屋 第三季》自由、欲望与婚姻之辨以及如何呈现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纸牌屋 第三季》自由、欲望与婚姻之辨以及如何呈现的正文:

  真正的自由是存在的吗?
  看到第十集的时候,我第一次想要停下来借助文字思考,之前的两季到现在,尽管这是我第一次认真看到底的美剧,但是从不觉得它能提供给我超越剧情的思辨。这或许因为《纸牌屋》一直是回避陷入某个特定的主题的,在故事中,编剧聪明地避开了正义与邪恶之辩,世事艰难、不折手段以它潜在的说服力征服了观众。但是到了第三季,编剧却越来越陷入到通常的俗套当中,同性恋遭俄国逮捕事件中,克莱尔与安德伍德第一次分别站在正义与邪恶、理想主义与现实的两端。
  当然,依靠编剧高明的情节,数次难测的转折,节制而非铺张地对于正义的渲染(真正对于克莱尔的赞美,只有畅销书作家临一转的那句“你做了正确的事情”),两位主角特别凯文史派西丰富多层面的演技,这场大戏终于不致落入俗套的对于正义的主旋律式宣扬中。
  然而,这场戏除戏剧元素仍是无聊的,因为它不能提供任何思辨,坚持了正义,so what?在这个情节所呈现的矛盾中,并未能展现世事如何纷纭、正义难以辨别、或正义本身的局限性等真正具有思想意义的命题,此类命题会因辩证而产生戏剧张力,观众会在逐步被引导中做出属于自己的伦理判断,从而深入到戏剧与思考中。但是,《纸牌屋》中的却不过是非A即B的是非判断题,这和小学思想品德课本一样没有意义。
  然而,编剧再次深入到了之前所避免对于婚姻的思考中,这一次他却成功了。除我不得不再次强调的凯文史派西的演技以外,我在之前两季的时候,从未觉得他如此迷人。或许来自他本人的同性恋气质(这不是我附会,在本剧中,他确实在每一季都呈现出双性恋倾向),特别在深夜与那位牛郎作家的暧昧互动中,他仿佛雌雄同体,在绝对的权威中参杂了阴柔,再附加同志式的主被动双重性(这一点在《春光乍泄》中,张国荣有完美的诠释,主动展现自我同时意味着被动等待征服,明明更加软弱却好像一直强势)。在二人的关系中,牛郎作家在袒露自己的往事同时,展露出完整的人格、有说服力的言辞,安德伍德既同情并欣赏他,主动释出了爱。却因此刻心理上的脆弱与需要安抚、感情上的羞怯,对比牛郎作家的坚定成为渴望臣服者。作家那句“每个人都有伤痛”不仅是安慰,更是对安德伍德此刻处境的解答,他伤害了克莱尔,难道自己没有受伤吗?这一句已足以令安德伍德爱上他。然总统之尊使得他掌握绝对的主动权。如此繁复细腻的层次透过凯文史派西舞台剧式强调转折性与深具说服力的演技,毫不矫揉做作,令我心折。
  除这一层演技,再除编剧的暗示性手法、恰到好处的节制台词以外,所以能成功实现针对婚姻的思辨,更在于他的叠加式戏剧结构:将道格与哥哥,安德伍德与克莱尔,安德伍德与牛郎作家三重人物关系同时纳入到一个叠像系统中。
  编剧有意将道格剪接于此,其实是为了从另一个侧面提出对于安德伍德克莱尔婚姻的质疑。道格认为,他选择了自由,放弃了婚姻制度。然而,哥哥的婚姻本身就是一种自由选择,在之后与其小孩的玩乐中,道格自己也体会到了这种选择带来的幸福。同时,哥哥进一步质疑,究竟你如此卖命工作,是自主的选择,还是被欲望役使?这个质疑犀利却未必能进一步深入,因为本身这个问题就是无解的。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超越自我的局限,生理与心理的,完成真正具有意义的自主选择。这本身已经以一种尺度、以答案的姿态在拷问人心。
  然而这一拷问却关涉到安德伍德与克莱尔,道格的命题具有双重性,首先,自由的本质,自由与欲望;其次,婚姻关系与个人自由。这两重在在指涉到总统夫妇。
  第一层来说,从这场具体的二人与俄国总统的无间道中,安德伍德此时已无选择,克莱尔无论有无上当,为了解决问题,安德伍德必须牺牲她,这就是俄国总统的条件。但是这个选择其实并非安德伍德个人想要做出的,是总统的职位所要求。他感到了权力本身在逻辑上的荒诞,看似权力由人掌握,其实是权力本身掌握了你,安德伍德看似选择了总统大位,却取消了自我的自由。
  再谈二人的婚姻,在之前的剧集中,编剧一直呈现着两人关系的特殊性,他们立场一致、深知对方、互相牺牲与成就。但这一部,二人却一次次争吵,有价值冲突,沦为寻常公婆。除此之外,克莱尔在这场婚姻中,无可避免地成为牺牲品。因为总统的权力掌握在安德伍德手中,她未必不知安德伍德本人无可选择,在哲学层面,他本人甚至就是牺牲品。但是从现实面考量,她能同情安德伍德,却未必能忍受自我被剥夺,单纯作为总统身旁的花瓶,她只有成为掌权者。这种对婚姻的质疑也许不适用寻常人,却能反面诘问道格的哥哥那类看似完美的婚姻关系,你们真的在这场婚姻中实现了自我?两个有主体性的人真的能一直保持统一立场,而不消弭自我其他的可能性?到了立场改变的时候,你也许可以选择离婚,但是离婚本身所否定的又何尝不是过的自己?
  这层思辨反过来也可以再次质疑第一个命题所确定的对于真正的自由价值的确立。每一次的自由选择是否意味着对之前的否定,既然一次次的自由选择都被下一次否定了,那么你如何能保证这一次是对的?难道每一次的自由都是错的?自由本身就是错的?或者,自由根本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自由所充分具有的可能性如何能具体纳入到一次选择中呢?选择本身,就是取消自由。
  除了这一主要的系统以外,安德伍德与牛郎作家的关系又以对照的方式挑战安德伍德的婚姻与权力,引观众在在发问?总统为何发乎情止乎礼?出于婚姻?还是出于总统地位的考量?在情欲萌动、爱意生发的那一刻,该如何选择?什么是自由?如果自由本身意味着责任、局限,那么自由本身岂非枷锁?
  
  文章到这里已经结束了,任何的总结都是拙劣的,套用上文的逻辑来说,任何总结岂非意味着对整个思辨过程的局限?然而,我还是愿意为克莱尔说一句话,不要责怪她不懂牺牲,因为安德伍德也不会让出总统大位给她。
  你愿意吗?
  ——写在看完第十集可以预言结局的时候
  
  ps.看了后面有一个错误,就是不是因为俄总统的要求,是安德伍德为了选举,有意逼迫克莱尔辞了大使的职位。
作者明鑫

《纸牌屋 第三季》自由、欲望与婚姻之辨以及如何呈现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纸牌屋 第三季》自由、欲望与婚姻之辨以及如何呈现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纸,呈现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