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春光乍泄》春光?孤独?悲剧?时间

影视台词 > 影评 > :《春光乍泄》春光?孤独?悲剧?时间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春光乍泄》春光?孤独?悲剧?时间的正文:

   (一)春光
    今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完整看了第二次《春光乍泄》。
    下午的时光就像电影的名字一样,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空气里都透着花的香味。
    原本打算看《泰坦尼克》3D的。看着窗外的无限风景,觉得这样美好恬静的一个下午应当看一部更值得的电影。显然,《泰坦尼克》尽管是个好片,却是个意义可以穷尽的电影,它的内涵与感动最多两遍就可以完整列举。而《春光乍泄》虽不是巨片,却是个意义无法穷尽的电影,每次看都有新发现和收获。所以,我选择了在家看粤语版《春光乍泄》。
    虽然整部电影的情节已经非常熟悉了,尤其是何宝荣的每一个镜头已经在这一个月的反复温习中清晰刻在脑中,但之前切割性地观看还是影响了对影片的整体理解或感觉。这一次,我跳开对何宝荣的偏爱,以黎耀辉或王家卫的视角完整看完这部电影。
    客观地说,尽管电影和导演对何宝荣、张国荣不公平,但这无疑是王家卫最出色的电影。
    
    (二)孤独
    整部电影从情节上看以黎耀辉的故事为主线讲了三个人的故事: 黎耀辉、何宝荣、小张。黎耀辉与何宝荣怎样缠绵、斗气、吵架,最终分开,小张怎样以自己的青春、执着以及回归使黎耀辉找到了飘泊的心灵应当停留的地方。而影片之所以备受赞誉,更在于王家卫借着黎耀辉和小张的经历与心情描写了97香港回归前的心态:即使逃避到离香港最远的南美、逃避到世界的尽头,最终也要面对时间跨入1997这一现实。
    这些所有的一切,在我看来,都是在讲一个故事:一个孤独的人在寻找一个可以回家的地方、一个温暖的怀抱。
    对黎耀辉来说,何宝荣受伤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光,因为他哪也不了,因为他受了伤形成了对他百分之百的依赖。想着家里有一个自己爱的人在等着自己,脸上不用笑出来心里也是开心的,小张从他的声音就能辨别出来。有何宝荣在,那个小屋就是一个温暖的家。
    对何宝荣来说,黎耀辉是他撒娇任性的对象,是他感情上欲予欲求的提款机。他总以为,无论自己以多么离谱的方式折腾对方,只要说那句“不如我地重头来过”,黎耀辉的防线就会全线崩溃,回到自己身边。
    对小张来说,仿佛只有不断地丈量未知的土地、走到世界的尽头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但当他从地球最远端回到家里吃下家里的汤圆馄饨时,才明白,他之所以能有胆量走那么远,是因为始终有一个地方可以回。
    王家卫的电影里,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
    黎耀辉是孤独的。他受不了何宝荣的任性离开了他,尽管他最终到达了瀑布,但他明白,瀑布之下应该站着两个人。这盏瀑布灯是电影里最精彩的道具。旋转的伊瓜苏大瀑布下面站着两个人的身影。本来,生命中这样极致的美丽和激情应该和自己的爱人同享,而不是一个人孤独地品尝。
    何宝荣更是孤独的。他肆意挥霍着黎耀辉对他的爱,最终黎耀辉离他而,他失了一直承受自己无理任性的黎耀辉,也就失了感情的底线。何宝荣离开黎耀辉,黎耀辉虽然痛苦,但最终却能在小张身上找到新生。而黎耀辉的离,彻底掏空了何宝荣。何宝荣倒在沙发上哭到全身抽泣是张国荣在影片中的最后一个镜头,也让我的心被掏空。
    与两个主人公类似,香港也是孤独的。以人的孤独情感来比喻香港回归前的心态是一种非常形象的通感比喻。97之前的香港处境仿佛后娘将养了多年的孩子还给亲娘,这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孤独的:后娘不再给奶吃了,但近百年的影响已经渗透到香港人的血液,虽不属同一宗族,但在文化与认同方面却更趋一致;亲娘虽然与自己血脉相连,且承诺了种种好处,但毕竟分开太久了,双方都显得陌生,都需要时间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港是没有归宿感的。她往哪里靠都靠不上,两个娘都不亲。
    而王家卫之所以选择到南美思考如何面对97香港回归的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从地球上看离香港最远的地方就是南美,他想知道自己在离香港最远的地方来看香港,会是怎样的角度和心情。《春光乍泄》里也因此多了一段把香港的画面倒过来拍的镜头,王家卫借着黎耀辉的嘴说出了远在地球另一个角落看香港的一种普遍心态:布宜诺斯艾利斯与香港分属地球两端,站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看香港整个是调转的,97回归后香港的一切会都被颠覆和调转吗?这种恐惧心态是当时每一个香港人回归前心态的真实、普遍写照。
    选择南美思考香港回归问题,恰好还回应了整部影片关于孤独的主题——在五大洲里找,没有比南美更适合解读孤独主题的大陆了。我这一成见也许是由于《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所致。南美是最热情奔放、最浪漫同时也是命运最多舛、最具有革命斗争气质的大陆。南美是我最向往的地方。在我的脑海里,南美是孤独、自由与奔放的代名词。无论是探戈、森巴还是足球,都是野性与激情表达的极致形式。阿根廷更是南美最让人瑕想连篇的国家,仅仅是潘帕斯草原几个字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了。王家卫在《春光乍泄》中显然采用了大量南美元素,或者说阿根廷元素:柔媚入骨的探戈舞、激情的博卡主场与街头足球。
    
    (三)悲剧
    在这次完整看《春光乍泄》之前,我非常不满意影片的结尾:黎耀辉、小张与王家卫,甚至香港都找到了心灵归宿,或者说面对问题的心态,而独独何宝荣被烂在千里之外的地球另一端了。我因为这样的结尾而无法原谅王家卫对待何宝荣与张国荣的不公平。
    但当再一次完整地仔细把整部电影看完,从电影的成功角度,我确实无法过多苛责王家卫对何宝荣角色的处理(对张国荣的处理仍然是不公平的):如果没有何宝荣被烂在异乡的悲剧性结局,所有的人都找到了心灵归宿,所有的人都有恰当的心态面对孤独,那影片拿什么震撼人心呢?
    就像《霸王别姬》里虞姬必须死、程蝶衣必须死一样,陈凯歌对李碧华原着的结尾改动无疑是《霸王别姬》具有穿透时空的感染力的重要原因:只有悲剧才能深入人心、真正打动人,这也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想靠纯粹的喜剧来打动人的几乎没有。
    为了增强艺术感染力,王家卫对电影的处理也不能变成大团圆结局,或者说各自找到心灵归宿的结局,必须有人为电影的艺术感染力作出牺牲,而最合适的角色无疑是何宝荣——他最柔弱、最惹人怜爱,他颤抖的哭泣能让观众的心与他一起颤抖;而黎耀辉是不能以悲剧心态收场的,因为他身上还肩负着表达香港如何面对回归的心态问题,王家卫要给出一个不能说是积极但至少不是完全负面的答案。
    当然,这样的结局安排也许还有演员本身演绎的原因,如的灰所言,王家卫同时拍了梁朝伟与张国荣的哭泣镜头,但在最终剪片的时候,正面的哭泣镜头只给了张国荣,梁朝伟的哭泣只剩下小张带到南美大陆尽头录音带里那两声哭泣的声音了,并没有给梁朝伟任何一个哭泣的镜头,从这一点来看,在演技上梁朝伟已经输了。
    
    (四)时间
    影片另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或者说王家卫所有的电影具有的共性主线就是时间。
    影片中镜头不只一次拍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快速奔驰的车流,其中最显眼的是不停向前的时钟。王家卫所有的电影都会不停地给钟表以特写镜头,即使《东邪西毒》无法以时钟表达也换成谷雨惊蛰一类的节气代替,以告诉我们时间正一分一秒地流逝。
    时间流逝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时间对我们来说,是见证我们生命和青春存在的证明,正如《阿飞正传》里旭仔让苏丽珍和他一起看着表数过的一分钟一样,那一分钟见证了他们是那一分钟的朋友。时间同时又会无情地将我们紧紧抓在手中的宝贵的东西夺走,一如青春、一如爱情、一如生命。《春光乍泄》中的何宝荣,在挥霍完黎耀辉的宠爱与甜蜜时光之后,面对他的是心灵与生命被彻底掏空的孤独、寂寞;《东邪西毒》里的欧阳锋,年少时远离心爱的人闯荡江湖,等时光将思念变成皱纹与白发,回到白陀山才发现自己爱的人已经嫁给了自己的哥哥…..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们自己。
    他们每一个人,包括王家卫,包括我们自己,都被同样的问题困扰: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应当怎样渡过?以怎样的姿态生活,才能平静面对不停流逝的时间?
    今天下午到晚上,我一直不停地回想生命中已经流逝的那些分秒,以及那些分秒里错过的人、感情与感动。这些所有的回想都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自己,想看一看时光另一头那个最初的小女孩是什么模样。她也曾像何宝荣那样,挥霍过自己的青春与感情;也曾像欧阳锋那样,等时光逝才明白最珍贵的已经永远失。
    我明白我为什么喜欢《春光乍泄》、喜欢王家卫的电影了,因为里面关于时间流逝带来的痛苦全是我们真实的青春与心情。
    在今天下午美好的春光里,我重遇了《春光乍泄》。
    这次重遇让我泪流满面,让我知道我年轻的时候错过了他最好的时候、错过了在大银幕上看像《春光乍泄》这样电影的黄金时期,也错过了生命中许许多多美丽的人和事。年少的时候总是不懂珍惜,当时间已成灰烬,才明白,我们一生中真正值得过的,也就那几天、几个片断。
    美好的年华应当配美好的人和事。这是《春光乍泄》和王家卫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作者antique

《春光乍泄》春光?孤独?悲剧?时间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春光乍泄》春光?孤独?悲剧?时间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春,时间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